《風語咒》:點映觀衆稱更適合低齡兒童觀看?

《風語咒》:點映觀眾稱更適合低齡兒童觀看?

《風語咒》目前正在點映中,不少已觀看的觀眾稱,低齡化!大概是一個及格線的動畫片,如果說你有個小孩,暑假帶著小孩還可以。但說國漫崛起的話,自稱“國漫扛鼎之作”這個宣傳營銷也未免太扯起虎皮做大旗了。

《風語咒》:點映觀眾稱更適合低齡兒童觀看?

有網友說,國漫電影的宣傳總要靠“崛起”二字,這本身就說明當今國漫距離真正崛起還是有差距的。當然,從《大魚海棠》《大聖歸來》來看,目前國漫確實已經開始崛起了。畢竟是在這個不寬鬆的市場環境下做成現在這樣已經很不容易,但從已經觀看的觀眾那裡可以看出《風語咒》已經暴露了一些問題:

第一點,“借鑑嚴重”。影片中的各種設定,借鑑了不少其他動畫,比如俠嵐和俠嵐印的設定和《魁拔》中的妖俠、紋耀如出一轍。饕餮吃一群羅剎的設定,和《馴龍高手》的龍王和小龍的設定差不多。在結尾的時候,主角和饕餮大戰,老百姓們都伸手。這個跟《七龍珠》裡的元氣彈,人們伸手給悟空氣是一個意思。再說敘事的方式,一開頭為世界觀設定做的旁白解釋。也幾乎是照著《魁拔》模子抄下來的。

第二點,濃烈的頁遊風。國內的3D特效問題一直很大,比如我們的著名導演郭敬明《爵跡》就是一個標準案例。這個問題在《風語咒》中沒有得到顯著的改善。動畫人物在表達感情戲的時候,比如流淚,很像是一張張整容臉被玻尿酸針給打的變形了。

第三點,中國電影壞毛病,愛打情懷牌。俠嵐這個系列是一些年輕人兒時的動畫。那麼在製片方的手中很容易就拿來打情懷牌,瘋狂的激烈的暴躁的燃燒的不滅的爆炸的崇高的情懷。但是作為電影,在做故事的時候忘記做好故事本身才是對觀眾的尊重。這讓那些沒怎麼看過俠嵐的人很容易打出低分,這就容易導致口碑兩極分化。

《風語咒》:點映觀眾稱更適合低齡兒童觀看?

《風語咒》:點映觀眾稱更適合低齡兒童觀看?

《風語咒》:點映觀眾稱更適合低齡兒童觀看?

《風語咒》:點映觀眾稱更適合低齡兒童觀看?

《風語咒》:點映觀眾稱更適合低齡兒童觀看?

《風語咒》:點映觀眾稱更適合低齡兒童觀看?

《風語咒》:點映觀眾稱更適合低齡兒童觀看?

就目前來看,《風語咒》點映從觀眾的分析中,看得出這部片子口碑大概屬於一個三星的電影。2018年國漫能否崛起,徐崢的老婆作為出品人,能否和徐崢一樣,在這個暑期檔讓國內觀眾為之買單驗證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