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車禍失去雙腿80後小伙經營修車鋪子如今事業愛情雙豐收

這天早上,一輛四面透風、油漆剝落的大貨車“噗嗤”一聲停下來,在吳堡縣宋家川街道辦張家墕村口的公路邊“熄火趴窩”。這時,今年34歲的殘疾修車匠張衛銘便開始了一天的營生。

風華正茂,遭遇人生重創

榆林|車禍失去雙腿80後小夥經營修車鋪子如今事業愛情雙豐收

右腿呈蜷曲姿勢,左腿蹬地,身體伏在滿是油泥的車輪上,一雙粗糙沾滿油灰的手扒著輪胎,一道道銀白如練的閃閃光柱伴隨著電焊機的轟鳴聲四下噴射......這是張衛銘修車的日常動作。

2004年,年僅20歲的張衛銘在騎著摩托去石沙墕村買配件的路上,被大貨車撞進了路邊溝渠中,幾天幾夜的昏迷後,他的左小腿被截肢!

就在此時,來自褡褳坡村的女子張豔雲成了張衛銘身心疲憊時停泊的港灣。妻子深情的愛,給他以力的源泉。張衛銘按上假肢的一年後,終於像正常人一樣走路了。

身殘志堅,譜寫致富新篇

榆林|車禍失去雙腿80後小夥經營修車鋪子如今事業愛情雙豐收

在此後十年間,小兩口逐漸走出了痛苦的陰霾,開始了艱苦創業之路。考慮到自身的條件不便乾重活,張衛銘經營起了自家的修車補胎鋪子,勉強維持生計。

夏季天氣炎熱,加上長期站立和行走,張衛銘的傷腿和假肢連接處經常磨出一層血泡。每天回家,他就用燒熱的打火機挖掉血泡,塗抹雙氧水消毒後,再用花椒水和鹽水沖洗,第二天照常工作。冬季天氣寒冷,腿部血液循環不暢,痛癢難忍,但張衛銘還是咬緊牙關堅持了下來。

張衛銘說,吃修車這碗飯,手藝、信用、人緣都很重要。凡是在他那裡修理的車,哪怕是一個小小的螺帽,只要他覺得能用就絕不換新的,給顧客省錢;只要是敲幾錘子就能幹好的活兒,他也絕不收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