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稅打擊的是誰?偷漏稅者、高收入人羣和承諾代繳稅的甲方公司

最近,影視股市行業不太樂觀,前陣大火的《鎮魂》播出結束又面臨下架,趙麗穎是否懷上馮紹峰的孩子也讓群眾的眼光再次對準娛樂圈。受崔永元曝光范冰冰“陰陽合同”事件影響,影視行業稅收話題也一直在持續發酵中。

7月13日,國家稅務總局印發《通知》,貫徹落實中宣部等五部門關於治理影視行業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偷逃稅等問題的要求,並下達各級稅務機關加強影視行業稅收徵管。

影視稅打擊的是誰?偷漏稅者、高收入人群和承諾代繳稅的甲方公司

不過半個多月,已經傳出有影視宣發公司因為補交上百萬稅款面臨倒閉的消息。寒風颳過,會不會也殃及一些池魚?也有某影視老闆“喊冤”,“只是公司名字上有著‘影視’二字其實還沒做相關項目,就被嚴查了。”“身正何懼被查。”一位業內人士義正言辭道。

影視行業稅收嚴查,最終受打擊的是誰?對於業內大多數從業者來說,稅收嚴格管制下他們又是怎樣的心態?補交上百萬稅款背後是偷逃稅嚴重還是稅率過高?《首席娛樂官》(ID:yuleguan001)採訪了影視投資者、影視創作者、文娛產業律師、明星(編劇)工作室等相關領域人士,從反饋中瞭解到一些現狀和問題。

影視稅打擊的是誰?偷漏稅者、高收入人群和承諾代繳稅的甲方公司

稅收調整還未有新規定,大多數持觀望態度,但已有影視公司面臨項目毀約風險

“影視行業稅收嚴查事件,不是偶然還是必然的,這類事情在行業裡早就存在,大家暗自皆知,也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即使今天不發生,明天也會發生,不在這個人身上,也在另外一個身上發生。”編劇郭永飛談到,這次稅收嚴查對整個影視行業影響很大。

在國家稅務總局下達《通知》之前,霍爾果斯、無錫、東陽、上海青浦區都有企業優惠扶持政策。“原來國內有很多人在橫店開公司,上海青浦區有優惠政策後,有的演員、編劇、導演也會在這些有優惠的地方建立工作室,工作室收入在500萬元以下稅率為3%,收入500萬元以上稅率為6%,如果再做些經營活動成為公司後還會增值稅。”一位業內人士透露道。

現在不少影視群裡流傳有,國家稅務局通知全國園區的以下通知:全國凡涉及工作室名稱中含有影視二字全部改查賬徵稅,個人所得稅統一由原先核定徵收改為查賬徵收,即為利潤的35%。現建議所有涉及企業暫停開票,靜等稅務總局出文。

影視稅打擊的是誰?偷漏稅者、高收入人群和承諾代繳稅的甲方公司

關於業內流傳的這個通知和數據,著名編劇汪海林回應道,“有看到一些新聞報道數據,但還沒有看到正式文件,尤其是個稅方面也沒有明確信息,都是各種傳言,我覺得還是需要再觀察一段時間。”他認為,影視公司普遍被調查財務、稅務的情況,會更利於市場規範化,這次稅收嚴查,雖有國家稅務總局的《通知》,但具體數據還未正式下達,也有影視公司被鬧得人心惶惶。

比如,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趙虎律師就公開透露道,他的顧問單位很多是影視公司。這次稅收嚴查引發的“地震”,有的影視公司已經亂成一鍋粥,“不只是以前的項目需不需要補稅的問題,現在的項目業開始進行不下去了:很多項目已經簽了約,對方要毀約,因為根據現在可能的稅率要虧,還不如不做。”趙虎律師認為,這麼一番稅收嚴查下去,法院受案數量又要增加不少。

某影視投資人也向《首席娛樂官》反饋道,對於影視行業因為補交稅款倒閉的事也有耳聞,他的公司也受到了一定影響,“我們踏踏實實做項目,該交的稅一分不漏,想把公司做大做好,就不該做這些偷漏稅的事。”

香港導演、編劇、製片人劉定堅也表示,他所在的公司也收到了一些通知,“發票驗收比以前更嚴謹,不過也只是收到這個消息而已,目前這種稅收對我影響不大。而且在香港,公司利得稅跟個人所得稅一樣,基本在16%左右,國內稅不太瞭解,基本會交給專業的人士來負責。”

當然也有人指出,此次“影視行業稅務嚴查”行動,“陰陽合同”只是一個事件契機,最根本的還是從這場輿論發酵中更改對娛樂圈的徵稅方式,進而影響娛樂圈的稅率問題。

影視稅打擊的是誰?偷漏稅者、高收入人群和承諾代繳稅的甲方公司

影視行業作為高投資、高回報的行業,如果“積少成多”,這些能躲掉的稅收數據不可小覷。

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在2017年,單單橫店集團就實現營業收入733億元,上繳稅收達43.8億元,帶動橫店上繳的稅收佔東陽市稅收總額的近一半。期間接納影視劇組330個,國內外遊客1872萬人次。

而據華夏時報記者今年6月份調查霍爾果斯稅收數據顯示,單單霍爾果斯,影視公司數量猛增外,每年會有40億元稅收流失,而關於落戶浙江東陽,也有一個影視公司落戶10年節稅3000萬的說法,范冰冰李晨、劉詩詩、趙麗穎、王寶強等業內知名明星演員都有影視公司落戶於此。

影視稅打擊的是誰?偷漏稅者、高收入人群和承諾代繳稅的甲方公司

影視稅收嚴查,打擊最大的是誰?

影視行業稅收嚴查,誰受到的打擊最大?

因為崔永元曝光范冰冰“陰陽合同”事件,首先形象大打折扣的就是范冰冰本人和其相關影視公司了,不僅正在要上的代言被臨時取消,一些相關影視作品也無法如期上映,跟其相關的唐德影視、華誼兄弟等影視公司股價也處於下跌中。

汪海林認為,“‘陰陽合同’是有問題的,但主要的風險還是在於籤合同的甲方和投資方,現在演員都是拿稅後片酬的,這種逃稅的訴求和動機一般來自甲方,甲方想要少繳納稅款,演員如果配合就會出現這個情況,本來演員不需要出這部分稅款,但演員既然配合了也有責任。”以前影視主創片酬是在拿到收入後個人去繳納個人調節稅,現在國家《稅法》是允許簽約甲方代繳納稅款,基本主創拿的都是稅後片酬。

汪海林還談到編劇行業,這種“陰陽合同”現象主要還是十幾年前的事,現在很少有了。“主要我們也不是高收入人物,編劇對於影視行業稅收嚴查這件事,並不是很在意,我們的合約也比較規範,都是甲方公司代繳稅。”目前,國家稅務總局嚴查的,除了高收入群體外,主要嚴查的還是這些代為繳稅的甲方公司。

影視稅打擊的是誰?偷漏稅者、高收入人群和承諾代繳稅的甲方公司

尤其是在地方稅收政策利好的時期,無錫、天津、海口、東陽、象山、青島、霍爾果斯等地方都紛紛出臺了各種優惠政策,很多明星影視公司都開在這些地方,這也給了不少影視公司可以避免納稅的政策空間。

而據全國稅務總局下達《通知》調整,整頓的也多是這類地方優惠政策下產生的“偷漏稅”現象。“以前地方園區都有自己的稅收規定,不過現在這個階段這些規定已經失效了,現在國家稅務總局就是在抓這些事。”

資深律師董媛媛向《首席娛樂官》談到。

“對於影視公司沒有太多特定稅收規定,只是演員等作為個人,其設立的影視工作室收入,相比其他人的收入還高,但一直沒有嚴格按照個人所得稅法、稅收徵管法等規定徵收。”資深律師鄭小強也向《首席娛樂官》講解到這次影視行業稅務嚴查的根源。

畢竟明星天價片酬在這兩年早就傳得沸沸揚揚,雖有一些明文規定“明星總片酬不得超過總投資的40%”,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總會有一些“陰陽合同”來應對這種規定。這次范冰冰被推上風口浪尖,是一次偶然事件,也是解決這種問題必然會發生的一次事件,恰巧這個人是范冰冰而已。

所以一番嚴查下來,對於收入較少的編劇、導演工作室來說,打擊較大的還是高收入的明星工作室,而在《首席娛樂官》一番採訪下來,基本編劇、導演工作室在談起這件事上都相對輕鬆的多,明星工作室則“噤若寒蟬”,幾乎沒有人在這個時候跳出來回應此事。

影視稅打擊的是誰?偷漏稅者、高收入人群和承諾代繳稅的甲方公司

補交百萬稅收,是偷稅漏稅嚴重還是稅率太高?

一家影視宣發公司做項目,能拿到多少利潤回扣?比如今年《英雄本色4》導演丁晟曾控訴光線,這部電影項目的2774萬元宣發費和1000萬元補票款的明細,也是想了解這筆錢花在了哪裡?

光線之所以未痛快的給出明細,一是如回應所說沒必要直接跟導演彙報,另一方面也是在項目中拿到了多少利潤回扣也是一大“隱私話題”。

相比之下,作為新導演出道的李非的《命運速遞》交給宣發公司的費用則為400萬元,對比之下,影視宣發行業能拿到的宣發費用和利潤回扣也有著一定差別。而據傳出因為要補交百萬元稅款的影視公司,按照業內流傳的以營業收入的35%來補足的話,其營收不少於285萬元。

影視行業看起來繁華,但十部電影中有90%都是虧錢的項目。律師趙虎心疼道,“大多數公司在項目虧損的狀態還繳著稅。同時,這個行業還面臨著好萊塢、寶萊塢等影視項目的競爭,那邊的稅沒有這麼高,也沒有不合理。”

影視稅打擊的是誰?偷漏稅者、高收入人群和承諾代繳稅的甲方公司

編劇郭永飛也談到,在編劇版權稅收方面也略高,一般總稅收要交到總收入的40%。他給《首席娛樂官》算了一筆賬:

一個編劇原創一部作品,即擁有著作權,那麼他讓渡全部或部分著作權給甲方,所獲報酬是按稿酬計算的,適用的是20%的比例稅率,按規定對應納稅額還減徵30%,所以實際稅率是14%;如果是甲方原創的作品,編劇只是被聘用或委託改編,那麼他所獲得報酬,按勞務報酬交稅,2萬元以下為20%,2萬元~5萬元為30%,5萬元以上為40%。

尤其在資本進入影視行業以來,對影視行業影響很大,對原創編劇衝擊更大,“許多資方都是自己拿著一些所謂的IP來找一些不知名的編劇或者槍手來改編,之前我遇到過幾個資方,他們只談粉絲數據,不談故事內容。”郭永飛談到,他所熟知的很多原創編劇已經放棄了原創創作,為了生活,他們不得不去按照別人的意見,寫一些資本認為的“好的劇本”,這樣劇本在沒有自由創作靈感時,自然就失去了生活靈魂。

不過,資深律師董媛媛也談到,在影視行業收稅並不是過高,只是現在在稅收方面要恢復正常秩序而已。

35%個人所得稅徵收對象,主要針對的還是以演員等為主的影視個人工作室,而影視宣發公司百萬稅款的背後,除了漏逃稅款外,其實更大一部分在於逃漏稅所導致的“罰款”。

董媛媛透露道,現在身邊已經有不少影視公司稅務財務負責人到了上海園區,“按照個人所得稅35%基本在實行了吧,這個規定其實跟《刑法》一樣是強制性的,如果漏稅還得補交罰款。影視企業現金流本來就緊張,加上這個高額的稅費,其實大家都不知道怎麼辦,未來可能更多以人力演出為基礎的成本,沒有其他花銷,查賬徵收稅負在我看來,還是比較重的。”

編劇汪海林則認為,“如果真的存在這種不合理現象,稅法改革遲早會有變動,沒有接受不接受和公平不公平,還是按照法律規矩來辦事。”當然一個作品寫了十幾年,還是按照很高的稅率收版權費,確實有不合理之處。律師趙虎也呼籲,“支持依法納稅,但更希望立法者能改善一下我們的稅,別讓重稅扼殺了整個行業的前景。”

歡迎訂閱“首席娛樂官”,點關注不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