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市愛路護路宣傳系列報導之榆社縣

榆社縣把宣傳工作作為平安鐵路創建的重中之重,以“管用實用”為原則,不斷創新方式方法,在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以“五式宣傳”為核心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宣傳工作模式。

一是網格宣傳式。以村院街巷和田間地頭為講堂,通過“拉家常”提升宣傳的實效性。以網格為宣傳單位,重點突出網格長鐵路護路“宣傳員”的職能作用,充分發揮其貼近群眾、溝通親和的工作優勢,在日常走訪中採取“面對面拉家常”的方式,在隨時隨地“叨啦叨啦、說道說道”的過程中講解鐵路護路安全常識和法律法規,做到了宣傳“常態化”。

晉中市愛路護路宣傳系列報道之榆社縣

二是固定宣傳式。以軟硬件建設和制度化宣傳為重點,通過模式“固定”提升宣傳的長效性。充分利用鐵路沿線橋樑、護網以及各類公共設施,以固定宣傳欄、文化牆、宣傳標語等形式普及愛路護路知識。有效整合現有的媒體資源,在《榆社報》開闢鐵路護路宣傳專欄,在縣電視臺開辦鐵路護路宣傳欄目,製作鐵路護路公益廣告和宣傳動漫片在黃金時段播出,利用視頻監控小喇叭全天候適時播放愛路護路知識,做到了鐵路護路宣傳覆蓋城鄉。

三是講解傳授式。以中小學生為重點,通過多種形式“講解傳授”提升宣傳的針對性。以法制教育課為載體將愛路護路宣傳教育融入到各類教學活動中,並通過主題班會、主題繪畫比賽、愛路護路徵文活動、“小手拉大手”互動等豐富多彩的課上課下學教活動進行宣傳教育,不但增強了中小學生的法治意識和愛路守法行為能力,同時發揮了一孩帶動一家、一校聯動百村的“蝴蝶效應”。

四是答疑解惑式。以座談交流和巡線宣傳為載體,通過“答疑解惑”提升宣傳的深入性。採取座談交流“答疑惑”、巡線宣傳“解難題”,解答群眾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涉及鐵路安全的疑問,重點針對群眾反映的護網破壞、橋涵積水、垃圾侵限等問題及時協調相關部門處理。

五是以案釋法式。通過反面教育和正面引導的方式,“以案釋法”提升宣傳的警示性。網格長、專職隊員和鐵路派出所幹警在春耕秋收、重要節日、寒假暑假和雨季汛期等時間節點,定期深入鐵路沿線農村、社區和中小學校,針對沿線群眾、中小學生以及施工工地流動人口,結合實際案例開展鐵路護路法律法規和安全常識專題宣講,以違反《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的現實案例為素材進行以案釋法,結合相關法律法規對各個案例進行剖析講解,採取反面警示和正面教育雙管齊下的方式,促進廣大群眾深刻認識維護鐵路安全的重大責任和危及鐵路安全的嚴重後果,真正做到了鐵路護路法律法規和安全常識入心入腦。

李勇強 張峰

晉中市愛路護路宣傳系列報道之榆社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