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荷花畫法,供畫友們參考學習!記得收藏哦


1、荷花的結構及相應的名稱 荷蓋呈圓形,邊口有彎曲、高低的波狀起伏感。新葉較小,初出水面時捲起呈角狀。小荷才露尖尖角,既形象又生動地描寫出了新葉的這種狀態。

2、花頭結構。 末開的花頭為花苞,像個圓球。初開的花瓣從苞裡最外一瓣先開放,然後逐一地由軸蕊向外開放,待全開後整個花朵向四周展開。花瓣的反背有明顯的花筋,即花瓣脈。

3、葉蓋的結構。 荷葉蓋很大,呈圓盾形,邊緣起伏如波狀隨風搖擺,姿態很優美。從各個角度可以看到葉蓋正、側、反、卷、垂的狀態。葉蓋的葉脈俗稱葉筋,從葉蓋的臍眼向四周放射性伸展,極有規律。

4、蓮蓬與荷梗的結構。 荷花凋謝前,花中心蕊開始長蓮蓬。秋天花瓣脫落,便留下蓮蓬,形狀似漏斗。蓬內長著蓮子,成熟後顆顆飽滿凸起。荷梗是一枝中空管狀長梗,其外表生毛刺。荷花、荷蓋、蓮蓬都長在梗的頂端,夏天干挺,秋後幹扁,並會曲折而斷。法葉是葉蓋的初長之葉,兩頭尖,捲曲成筒形,梗短而細小,很優美。

5、花頭的各種造型雙勾畫法。 雙勾花頭,初學者適宜用狼毫筆並以中鋒勾勒。雙勾訓練是以線條變化來理解和表現對象的結構、質感,所以運筆時要有起筆和收筆的意識。線條既要遒勁穩重又要自然流暢。勾勒前要觀察清楚花頭初放、正放、凋謝各個時期的形態。


6、花頭的正、側、背造型畫法。 在此過程中應該注意要認真觀察、練習並掌握花頭正、側、背不同方向的花形特徵。

7、應避免的錯誤畫法。 勾勒的線條缺少節奏感,用筆僵硬,線條如鐵絲。花瓣不分正背,排列太均勻。花頭造型結構錯誤。

8、葉蓋的各種造型及水墨畫法。 畫葉蓋落筆可以從外向葉中心畫,也可以從中心向外畫。落筆時要注意葉蓋的形狀和結構。如果同時畫兩葉正面,則前葉可畫深濃些,後葉可畫得淡些,以求拉開層次和空間距離。

如果要畫葉蓋的前半片和後半片,可以先畫出前半片再畫後半片,用墨為前深後淡法,也可用相反的方法。畫葉蓋的用筆內虛外實,畫葉子的邊緣處時為落筆處要實,葉子中心略虛,甚至可以留白,以突出葉臍和筋脈。

畫側葉時,可用淡墨直接勾畫出葉蓋背面的筋脈,也可用淡墨先勾勒出背面葉的形狀,再點厾淡墨色鋪畫,然後用深墨畫正面。但要注意正、背面葉要有大小塊面的區別,不能均等,這樣才能有正、背面的形態透視變化,才能拉開距離,有空間層次感。

畫翻葉、倒垂的葉,要掌握從荷梗的頂端去抓葉的走向。

9、應避免的錯誤畫法。 畫葉蓋時如果用墨用筆沒有濃淡、乾溼變化,會死墨一團,點厾用筆時平均排列或者鋪畫葉蓋的大小墨塊緊靠臍眼中心時沒有留白,就會形成葉子前後不分、結構不清的錯誤。

10、蓮蓬、荷梗、尖葉的水墨畫法 水墨畫蓮蓬時先勾勒出形狀。從透視角度看,蓮蓬有正、側、背及倒掛的姿態,形狀如代表團的圓錐體,它與荷梗相連成軸心,即荷梗頂端的方向就是蓮蓬軸心的方向。又由於透視的緣故,我們與蓮蓬之間有距離,不可能垂直看全蓮蓬為一個正圓,所以畫蓮蓬時就不能畫得太圓。蓮蓬的外形畫好之後,可在其圓錐體的側面用枯筆淡墨乾擦表現質感再用淡墨渲染出立體感。


11、蓮蓬、荷梗、尖葉的水墨畫法 荷花有些花瓣尚未全部脫落,連在蓮蓬圓錐體的頂端邊上,在畫面上也是一種點綴,會有秋色凋零的氣氛。

12、完整畫一幅水墨荷花之先勾後厾法。 第一步:在畫面的右上角勾畫出葉蓋的臍眼,緊接著勾畫出葉蓋下垂的筋脈。

第二步:用點厾法鋪墨畫葉蓋。蘸墨時墨色不宜太勻,先調好淡墨再在筆尖蘸上濃墨,從內向外偏鋒掃筆至葉蓋邊緣,再回鋒上提,筆往臍眼處漸漸收筆,提筆收起。



第三步:畫右下角半片正葉的方法同第二步,位置和適宜,下筆用墨時注意右下角留出空隙,要有透的感覺。用墨比上一片葉子淡些,分出層次。

第四步:畫好荷葉、荷花、荷梗後添上兩根荷尖葉,此步中需注意荷尖葉的姿態走向與荷梗、葉蓋的交叉關係。

第五步:點上花蕊之後,勾畫出葦草上的筋脈,點畫出荷梗上的刺及池面的苔點,完成畫面,最後落款鈐印。

13、完整畫一幅水墨荷花之先厾後勾法。 首先點完末筆之後勾葉時應注意葉蓋的造型,應注意葉蓋的臍眼要留出空白。

第二步:勾畫出臍眼及筋脈。

第三步:畫葉蓋背面,用淡墨厾畫出,下筆時注意筆意的結構要清楚。完成後,再接畫兩荷梗。

第四步:畫葉蓋倒葉的正面用墨略深些,下筆時注意葉蓋的朝向。淡墨與深墨交接處要留點空白。

第五步:勾畫出翻葉上方的一朵荷花,花瓣線條要流暢,注意花朵造型,接畫荷梗。

第六步:用中墨勾畫出蓮蓬,再接畫荷梗。

第七步:畫上尖葉,使右下角畫面看上去有分量。尖葉造型的橫出要注意正好破原來兩根豎直的荷梗。

第八步:用中淡墨色畫上葦草的葉子,穿插在荷葉間,使其密處更密,空處更空,增加畫面的情趣。

第九步:點上花蕊,花瓣尖端用深墨點畫出,以醒目提神。勾畫出葦草上的葉筋,點畫出荷梗管上的刺,池面上浮萍用淡墨點出,交待氛圍。題款、鈐印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