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廢除烏俄友好條約,是否烏克蘭和俄羅斯再也無法回到從前的密切關係了?

大東北的小豆包


鏡子破了,即使重圓終有裂痕。若讓俄烏兩回到從前的密切關係,除非他們遇到了某種極小機率的劇變,迫使雙方再次合併後才有極小機率相互獨立並保持那種從前的密切關係。但是這與大菠蘿廢除烏俄友好條約並無直接關係,如果僅是條約廢除,時移勢易可以重籤;但想恢復到從前的關係,不可能!克里米亞的主權問題在可預見的未來一直都是俄烏破鏡的裂痕。這是巧克力造的孽!

四年多前,巧克力鑽營美國對烏克蘭的顏色革命投機成功,被美國扶持當上了烏克蘭總統,讓他收穫並得以延續巨大的個人政治、經濟利益。 為此他上臺後立即迎合美國意志,積極與美方合謀籌劃烏克蘭加入北約,把克里米亞及烏東地區做為美國駐軍基地部署地,與美國合作絞殺俄羅斯。由於兩地人民不想成為美國絞殺同族兄弟的幫兇,更不想讓自己家園成為美俄對抗的戰場,先後宣佈獨立,申請加入俄羅斯,普京基於克里米亞對於俄國運的命門地位,搶先美國一步收回了這個至關重要的戰略要地,這就是巧克力所謂對抗俄羅斯就必須投靠美國的理論依據。

現在巧克力以名存實亡為由,廢除了《俄烏友好條約》,而這份“名存實亡”的條約中卻包含著確定克里米亞主權歸屬,和俄烏邊界劃定的條款,由此烏方主張克里米亞主權就失去了這關鍵的法律依據!而且目前由於巧克力的政治訴求的操弄,使俄烏對峙的激烈程度極可能引爆雙方戰爭,以雙方實力差距來看,戰爭結果不言而喻,但戰後烏方要恢復原始邊界也沒有了法律文書的佐證,只有全憑北極熊的意願了。

基於克里米亞等地,對俄羅斯事關生死存亡的巨大戰略意義,未來任何俄羅斯的領導人,無論任何利益的誘惑,再也不敢把這個北極熊的命門交給他人控制,巧克力給俄羅斯人上了一堂刻骨銘心的國運安全課。而未來的烏克蘭後代子孫記不記得巧克力這人物其人其事不一定,但克里米亞或者其它地方曾經的歸屬卻很難忘記,這將是很難消除的重圓破鏡上的裂痕。

因此老鐵認為,未來烏克蘭必然出現務實經濟發展,注重並善處理周邊關係領導人,極可能讓烏克蘭復興,使其成為地區經濟、人文、政治中心,但仍然沒有希望拿回克里米亞的主權和控制權,畢竟克里米亞是俄羅斯國家安全的命門,俄烏關係要想從拾昔日親兄弟的感情,老鐵現在還看不到。


鐵嶺鋒


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往,大都以國家利益為重,如果兩個國家合作有利可圖,那麼保持友好的合作關係比較好。如果兩個國家不能和睦相處,那麼就有可能引發兩國的矛盾衝突,合則兩利,鬥則兩傷。

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的烏俄友好條約是在烏克蘭庫馬奇總統時期簽訂的,當時的烏克蘭跟俄羅斯關係比較友好,所以在烏俄友好條約中俄羅斯承認克里米亞是烏克蘭領土。

但是現在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關係比較緊張,波羅申科總統執意要廢除烏俄友好條約,但是波羅申科的任期明年初就到了,能否連任現在還是未知數,估計能夠連任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在波羅申科下臺以後,他的繼任者是否還繼續奉行親歐美的路線,對俄羅斯採取不友好政策,現在還很難說。

如果下屆烏克蘭總統能夠明白自身的處境,跟俄羅斯鬥下去對自己非常不利,而主動同俄羅斯發展友好關係,那麼烏克蘭和俄羅斯還是有可能重新簽訂友好條約的。所以能夠決定烏克蘭未來的,必須要有一位睿智的總統,如果還是親歐美的寡頭政客當政,那麼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的關係就難有大的改善。

所以,兩國關係不是一成不變的,會隨著國際局勢、國家政策、國家領導人等發生變化而變化。雖然現在烏克蘭廢除了烏俄友好條約,但是等到兩國關係變好了還會再籤的。


銘蘇先生


烏克蘭波羅申科都說了:要選擇“站隊歐洲”了,還希望烏克蘭能夠跟俄羅斯回到當初的親密無間?想多了!

1.當初簽訂友好協議,本身就說了:要尊重蘇聯時期劃定的邊界。但是,隨著當年基輔街頭革命突然被點燃,俄羅斯意識到美西方想要搞事情,於是就將克里米亞“搶回來了”!而這樣做,兩國所謂的“友好條約”就算是基本上廢除了。

2.依靠街頭革命上臺的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或者後續的季莫申科,其實在戰略格局上面,除了親西方之外,基本上對俄羅斯的態度都不夠友好。

北約雖然在背後蠱惑烏克蘭,但是從克里米亞開始,到油氣管道引發的“鬥氣”,再到現在的刻赤海峽衝突,其實很多都是因為烏克蘭已經事實上選擇了“站隊歐洲”!

3.對於俄羅斯來說,對於克里米亞的“搶地盤”確實與友好條約相背離的,但是北約的東擴,烏克蘭一味的選擇跟西方在一起,而俄羅斯油氣管道過境烏克蘭境內,成為烏克蘭與俄羅斯鬥氣的天然選擇!而隨著俄羅斯與德國的北溪管道項目,與土耳其的土耳其溪管道項目的簽訂與開工,烏克蘭最後的利用價值都沒有了,烏克蘭現在僅有的作用就是:讓北約無限接近擠壓包圍俄羅斯的可能性!

4.而北約秘書長的一段話,就註定了烏克蘭不夠明朗的未來:對於烏克蘭加入北約的話題,我們是同意的,但是時限無法確定!說白了,主要還是因為強大軍事力量加身的俄羅斯啊!

炮灰的角色,在大國博弈之中,只能歸於炮灰的角色,這裡沒有什麼屌絲逆襲的童話!


英武


烏克蘭竟然到現在才廢除《俄烏友好條約》,其實波羅申科早就應該把這種已經名存實亡的條約給廢了,畢竟自己的土地都已經被俄羅斯給佔領了,烏克蘭還怎麼繼續跟俄羅斯維持友好的關係?烏克蘭政府廢除俄烏友好條約之後,這基本也意味著俄羅斯和烏克蘭再也回不到之前那種關係友好的狀態。
(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


俄烏友好條約由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在1997年簽訂,並且於1999年正式生效,根據兩國的約定,俄烏友好條約的有效期為10年,如果一方要修改條約或者不再續約,那它將需要在條約到期6個月之前向另一方遞交書面文件,否則該條約將會自動延長十年時間。實際上烏克蘭外交部在今年9月就已經向俄方遞交了不再繼續簽署俄烏友好條約的文件,只是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直到最近才把廢除俄烏友好條約這事兒對外公佈了出來。

根據俄烏友好條約的相關規定,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是相互尊重對方主權的獨立國家,另外其中有一條最重要的規定是雙方承認蘇聯時期劃定的兩國邊界,也就是說俄羅斯在俄烏友好條約中承認克里米亞屬於烏克蘭,並且俄方承諾自己不會侵犯烏克蘭的主權。然而在俄羅斯兼併烏克蘭的克里米亞之後,俄烏友好條約基本也就成為了一紙空文,烏克蘭繼續留著這樣的條約也是對自己極大的侮辱。
(克里米亞位置圖)


對於烏克蘭退出俄烏友好條約的事情俄外交部表示相當遺憾,有俄羅斯學者甚至聲稱烏克蘭退出俄烏友好條約的行為將會給烏克蘭帶來災難。俄羅斯的態度我們很好理解,反正是它侵佔了烏克蘭的土地,所以它什麼也無所謂,繼續留著俄烏友好條約對俄羅斯也沒有什麼損失。俄羅斯政府大概知道烏克蘭早晚會退出俄烏友好條約,俄外交部的表態也不過是最後再做做樣子。

對於烏克蘭來說,繼續留著已經毫無實際意義的俄烏友好條約就是對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行為的默許,波羅申科本來就對俄羅斯深惡痛絕,所以廢除俄烏友好條約也是早晚的事情。烏克蘭的行為其實也很好理解,這就好比你的一個拜把子兄弟揹著你把你的女朋友給拐走了,你說你還能跟這樣的所謂兄弟繼續維持著友好關係嗎?
(波羅申科和普京)


至於說俄烏關係今後還能不能回到從前那種友好的狀態,答案顯然是不可能,俄羅斯在兼併烏克蘭的克里米亞之後壓根兒就沒打算再和烏克蘭討論克里米亞的主權問題,這也就意味俄羅斯基本永遠也不可能再把克里米亞還給烏克蘭。既然俄羅斯不願將烏克蘭還給克里米亞,那你說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關係還有可能重歸於好嗎,難道烏克蘭能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主權?俄烏關係就像摔碎了的花瓶,也許它還可以被修復,但是卻再也回不到從前。


李姓先生


國際關係就是分分合合,沒有很長久持續的友誼,利益當頭是最根本的。所以什麼條約其實不能作為衡量兩國關係的根本所在。

說的更直白一點,既是這屆烏克蘭總統廢除了與俄羅斯的友好條約,過幾年換新總統,還可能簽署新的條約。

所以對這個問題,要有歷史眼光,不能只把握當下,更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第一,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關係歷史上就有很多波折,雙方簽約無數,隨著關係的改變,條約當然要重構。

烏克蘭歷史上被沙俄侵略多次,這也是該國東部地區有大量俄羅斯族人的原因。但後來諷刺的是,烏克蘭能加入蘇聯,與俄羅斯人成為一家人。

因此,歷史上烏克蘭和俄羅斯最明顯的簽約就是烏克蘭加入蘇聯。

這一時期,蘇聯對烏克蘭也非常好,竟然能在聯合國成立時,幫烏克蘭弄到了一個創始國的席位。另一個是白俄羅斯。也就是說,在蘇聯時代,蘇聯在聯合國有三張投票權的!

蘇聯解體烏克蘭自然就要脫離之前的盟約,宣佈這個盟約作廢了。

此後和俄羅斯也維持了一段友好關係,就是在庫奇馬當政的10年中,簽署了俄烏友好條約,規定了克里米亞是烏克蘭一部分的地位。如今要廢除也是和目前兩國關係現實相對應的。

這個例子說明,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國關係也會隨之改變,那麼條約等很多約定兩國義務的文件就需要重構,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第二,歷史條件變化,俄羅斯和烏克蘭肯定還會有新的條約簽署。

兩國雖然目前兵戎相見,友好條約也作廢,但不代表著未來一定沒有新的條約規定兩國關係。因為他們畢竟是鄰居,彼此之間既是沒有友好條約,也會有其他類似的文件規範。

從歷史大趨勢來講,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這種領土問題引起的波折只是一朵浪花罷了!

往回看100年,如今歐洲國家的疆界哪個是100年前的疆界?所以可見所謂的領土爭端其實從一個較長的歷史時期來看,或許不能稱之為兩國關係最重要的問題。

只要有利益上的契合,彼此關係會超越領土分歧。對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關係也如是。

關鍵就在於目前的當事人有沒有這種歷史眼光,能不能超越目前的矛盾和分歧。當然對烏克蘭很難,因為畢竟自己的領土被剝奪,所以廢除條約的態度可以理解,不過條約不代表一切,未來依然存在各種可能。


你怎麼看待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關係?


木春山談天下


1997年5月31日,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和烏克蘭總統庫其馬在基輔簽署《烏俄友好合作夥伴關係條約》,有效期10年,如果雙方沒有異議,條約自動延續十年,於1999年4月1日生效。

當時二位簽署條約的總統,也許做夢都不會想到,昔日同祖同宗親如一家的二斯拉夫兄弟,竟會鬧到今天種大動干戈,並且撕破臉毀約的地步。但是要說回不到從前那就種親密關係,也是完全可能的,因為二兄弟現在畢竟已經分家了,要各過自己的日子。但不幸的是,分家後的兩兄弟始終是磕磕碰碰,不能和睦相處,實際上在克里米亞事件發生後,凝結兩兄弟紐帶的友好條約就幾乎名存實亡,而波羅申科不再延長條約的做法,就猶如給了一對“長期分居,感情破裂”的夫妻,“一張合離婚的法律憑證而已!而且這個"離婚證”對於烏克蘭也是相當不利的,因為烏克蘭經濟同俄羅斯經濟有著難以割捨的依賴性。

伯是波羅申科的這一做法,卻是十分危險的,不僅使兩國間相互大量投資者的合法利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也給兩國間公民親屬的溝通和來往製造了巨大的障礙。這也正如不贊同停止延續條約的反對派所說,“該決定違背了國家的利益,並且造成危險的法律真空,並導致烏俄關係複雜化!"

波羅申科停止延續條約的做法,無非是從法律上把正式加入北約和歐盟做為自己優先的政策,為了適應歐盟和北約的條件,還制定了一系列改革的政策。但是波羅申科決定的不明智之處在於,從大方向上來說,現在默克爾時代的即將終結和馬克龍的艱難處境,已經開始延緩歐洲一體化的進程,更何況德法兩國都不想惡化同俄羅斯的關係,這就無形中加大了烏克蘭進入歐盟的門檻。再就是烏克蘭本身現在還是農業國,要想達到加入歐盟的條件,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要走。雖然今年3月烏克蘭成為了北約“申請國",但是要想成為真正的成員國,還是道路遙遠。更何況北約還有規定,沒有解決外部領土爭端和內部種族矛盾,以及沒有完成|國家領土統一的國家是不能加入北約的。

所以說,波羅申科這種不明智的做法,徹底的把烏克蘭淪為“歐洲乞兒”的悲慘境地,如果不能加入歐盟和約,再與俄羅斯交惡的前提下,烏克蘭在歐洲連棋子的地位都會失去,最後只能像一個"棄兒”一樣,寄居在北約和歐盟籬下,靠著人家同情,憐憫,施捨,艱難渡日"。最令人惋惜的是,一個本來有大好前途的國家,竟被糟蹋成今天這種樣子!


相忘江湖71941665


這個是不確定的,這個和下面政策領導人的領導有關。

假如現在是廢除了俄烏友好條約,會對當下的俄烏關係產生負面影響,但是假如以後的領導人也是親俄的,那麼兩國的關係還是有可能重歸於好的,或者重啟俄烏友好條約。

但是假如接下來的領導人是親歐的,那麼二者的關係是一定不會回到從前的,俄羅斯不會容忍烏克蘭投入歐洲的懷抱,或許說北約更準確點。

假如領導人既不親俄也不親歐,而是選擇在兩方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那麼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關係也是有可能緩和的。





偽裝者1998213


咱中國的羅貫中先生在《三國演義》的第一回裡如是說: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

中國在歷史上曾如此,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在歷史上又豈曾不是如此?所以從前蘇聯於1991年在一夜之間宣告分崩離析,至今日俄烏之紛爭現狀,也都不過是重複歷史上的某個曾經而已。

就今日之烏克蘭而言,波羅申科總統先生為了一己之私,堅持執行了“擁遠親(美)而疏近鄰(俄)”的傻B政策,致自己和國家於爐火之上而不顧,造出過的諸多下作不但使本已處在寒冬中的烏克蘭又再雪上加霜,而且使普京大叔在一怒下收回了克里米亞!

而波羅申科“總捅”先生在面對將臨大選之前夕,個人聲望全烏民調已超低下之時,竟還在G20前玩一套“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超級下作鬼把戲,如此拙作實在是有損自尊,有失顏面,貽笑大方。

至於波羅先生單方面宣佈廢除了烏俄之間的友好條約之後,他的下任或下下任會不會或因親俄而再立友好之約?烏俄之間會否再續前緣回到從前的密切關係?個人認為就“密切”二字而言,官方可作民心難再!就再立《友好條約》而言,一切皆有可能!

原因:以“八國聯軍”為首的西方在歷史上曾對太多國家作出過太多誘人的承諾,可最後的結果全都像是咱中國小屁孩們玩吹出來的希望肥皂泡——無一不在炫爛多彩中逐一破滅……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烏克蘭日後無論出現再怎麼親俄的總統,俄羅斯都不可能將戰略地位極其重要的克里米亞再度“贈送”給烏克蘭!除非全俄上至總統大人下至街頭的叫化小子,腦子裡全都在一夜之間集體進多了伏特加!😀(僅屬個見)


吳憲精彩


因刻赤海峽對峙事件的發生,俄烏兩國本已緊張的關係再度升級。為了徹底斷絕與俄羅斯的往來,前不久,烏克蘭中斷了上世紀九十年代簽署的《烏俄友好條約》,並進而在亞速海及靠近俄邊境的切爾尼戈夫展開軍演,由此拉開了與俄羅斯決戰到底的序幕。

《烏俄友好條約》中明確規定:“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彼此承認蘇聯時期劃定的兩國邊界;一切爭端須通過和平談判予以解決;”如今這極為關鍵的三條都被俄羅斯破壞了,主權受到侵犯,領土遭其掠奪,邊界名存實亡,武力解決爭端。實際上,該條約早在 4 年前克里米亞被俄非法佔有那一刻就已經是廢紙一張,之所以能堅持到現在,那都是一再忍讓的結果。如今“航行自由”受限,艦船及船員又悉數被扣,所謂友好條約,早應該扔進歷史的垃圾堆。

可想而知,沒有了《烏俄友好條約》做基礎,也就沒有可約束的機制作保障,未來兩國的紛爭將愈演愈烈,雙方荷槍實彈展開較量的局面必將時有發生,這必然對國家和民眾的安全帶來巨大挑戰。

而完全廢止《烏俄友好條約》,必然是烏克蘭思前想後作出的決然舉動,昭示了從今往後兩國友好關係的不歸路,“你走你的陽光道,我走我的獨木橋”,“井水不犯河水”,從此一刀兩斷。

但要使關係恢復如初,前提是俄羅斯歸還克里歐米亞半島,不再對刻赤海峽設置障礙,而這一點莫斯科根本無法辦到,既然如此,以往密切關係再恢復的可能性如同大海撈針微乎其微。

對此,烏克蘭就要時刻揣摩俄羅斯的心思,不時提防莫斯科的舉動,則這種緊繃的神經究竟能堅持多久,就看基輔的意志是否足夠頑強。


(謝謝閱讀,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江淮聖手


俄烏問題是否能回到從前親密關係?首先要了解俄烏矛盾的起史,在前蘇聯鼎盛時期,作為聯幫共同體,為了工農業生產出海的便利化,蘇聯就把克里米亞交給烏克蘭管理(是管理),蘇聯解體後,同是聯幫體一員,加上當時解體後俄烏關係非常密切,就沒提克里米亞的歸屬問題。但由於北約擴張,美國顏色革命的慘入,波羅申科政權對親俄政權癲愎後整體倒向了西方,打破了俄羅斯的戰略平衡。波羅申科根本不聽俄外交警告後,俄羅斯以公投為名收復了克里米亞。俄烏關係從此進入歷史以來的低谷。那麼俄烏關係是否能回到從前的親密關係?這說不準,因為烏克蘭黨內有兩大陣營,一是波羅申科反俄派,二是親俄派。只要烏克蘭波羅申科無法加入北約組織,俄烏就有可能實現親密關係,為什麼烏克蘭現在都沒能夠進入北約,是因為北約不敢把烏克蘭拿入北約成員國,理由是烏克蘭目前還沒這個資格進入北約,這是俄羅斯一直對北約壓力的結果。波羅申科執政黨有誤判錯誤,美國主要目的是通過顏色革命搞亂俄烏關係形成永久對立,並非要把烏克蘭拿入北約組織,從這次俄烏事件中就已經有了結論,至於烏克蘭以後的走向,還要根據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美國領導的北約)對決結果來判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