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後爲何把金箍棒扔在東海,而不是留給自己的兒子?

大禹治水可以說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典故了,相信很多人在小學課本里都學到過。其實在很多神話小說裡也有大禹治水的故事,比如說《西遊記》裡就有相關的記載。

大禹治水後為何把金箍棒扔在東海,而不是留給自己的兒子?

在西遊記裡,孫悟空是絕對的主角,他一生的成長軌跡就是整本小說的發展方向。並且,我們都知道,在西遊記裡,孫悟空有著一件很是稱心如意的寶貝金箍棒。在孫悟空沒有得到金箍棒之前,花果山上的一個小妖怪混世魔王都讓他感到棘手。但是,當他拿到金箍棒後,一起就都不一樣了,闖地府、鬧天宮,是怎麼刺激怎麼來。

大禹治水後為何把金箍棒扔在東海,而不是留給自己的兒子?

那麼,西遊記裡的金箍棒又是怎麼來的呢?相信很多朋友對這個都是很熟悉的,因為原著裡也給了交待,金箍棒原本是大禹治水時為了測量海水深淺而請求太上老君打造的一個定子。後來,大禹在金箍棒的幫助下,治水成功,這件寶貝就被他扔在了東海。

大禹治水後為何把金箍棒扔在東海,而不是留給自己的兒子?

那麼問題來了,大禹治水之後為什麼選擇把金箍棒扔在東海,而不是留著當傳家寶,傳給自己的兒子呢?其實這也很好解釋,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在古代,但凡有什麼大工程,那麼打地基的話也肯定要埋上一兩個重量級的寶貝鎮場子。也是祈求這個工程能萬古不倒。

大禹治水後為何把金箍棒扔在東海,而不是留給自己的兒子?

而大禹治水也是一個造福千秋萬代的大事,所以在成功之後自然就得留下點東西鎮鎮場子了。金箍棒作為治水成功的大功臣,又是太上老君親手打造的寶貝,自然就成了不二之選,所以,金箍棒就被留了下來,同時它也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定海神針”,意思就是定住這波濤洶湧的大海,讓洪水不要再氾濫了。

大禹治水後為何把金箍棒扔在東海,而不是留給自己的兒子?

所以啊,大禹治水後為何把金箍棒扔在東海,而不是留給自己的兒子?因為,金箍棒是當時留下來做“定海神針”用的,用來祈求後世的大海都能風平浪靜,不要再出現這種大洪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