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老子的自我表白,很多人應該沉默

本章原首句“絕學無憂”從字義上看,與其它內容無關,而與第十九章完全吻合,應該是上一章的章尾,故移到上一章解讀。

《周易》豫卦九四爻居上臨下,是本章言之宗,為道;豫卦之“餘”(帛書易寫為餘。餘:餘糧。)為名。解之以道,解之以名,是老子解讀周易的行文規範。本章前面寫九四爻代表人的一般心性,後面則表白自己的處世心情,因為自己也屬於上層官吏的一員。老子在《道德經》中有幾處是表白自己的,本章主要是通過與同朝官吏及荒野民眾的對比,襯托自己的孤獨心性。這是一個真實的老子。

文 | 楊吉德

《道德經》第20章

唯之與阿,其相去幾何?善之與惡,其相去若何?

尹喜問:“‘唯’是下對上應答,‘阿’是上對下訓話。唯和阿指誰呢?”

老子:“本章是談《周易》餘卦,卦符:

看看老子的自我表白,很多人應該沉默

九四爻居於上層集團,上近君王,下統民眾,造就了其人的兩面性,即見到官職高的點頭哈腰,見到下面的人則呼來喝去、聲色俱厲,這兩種臉譜的變化才多短的一會兒時間!這是職業官僚的作風。其實做人的善和惡,也是因環境、因人而來的。善與惡就是須臾之間,不需要長時間的演變。”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尹喜道:“具有這種小人品性的人對他人的傷害往往是很大的,所以人人畏懼他,我們既然生存在這個環境中,也不能不畏懼。”心想:老師心性高雅,對世事洞若觀火,不屑與這種小人為伍,萌生去意,也是在意料之中的。

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

尹喜:“荒指郊外的荒原。央指城邑。茫茫的荒原啊,這裡還沒有建設為城邑!這句話和前面是不是相對應呀?”

老子答:“有了城邑,就有了諸侯,就有了權勢,也就有了人心的險惡。荒原中的人是唯一能保持質樸之心的。”

“當眾人聚餐的時候,就像諸侯祭祀天神使用豐盛的祭品那樣,對生活感到滿足;就像城邑中的貴族在春天登上高臺遠眺一樣,心情感到愉快。這句話又是從何而來呢?”

老子說:“《周易》餘卦的‘餘’是有餘糧。荒原中的人們沒有苛捐雜稅的盤剝,家有餘糧,沒有顧慮,生活充滿了快樂。”

看看老子的自我表白,很多人應該沉默

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

尹喜:“獨泊是獨自停留,沒有人作伴。兆指什麼徵兆?”

老子說:“這個社會都是參與者,極少觀察者,所以我只能獨自停留在荒原進行觀察。發現這裡的原民還沒有改變的徵兆,單純的就像嬰兒還沒有成長。”

傫傫lei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

尹喜問:“為什麼一直疲倦地走著而無所歸屬呢?”

老子解釋:“這就是我要隱居的原因。曠野的原民快樂的生活,心無旁騖,不理解我深邃的思想。城邑中,人們狂熱地信奉智辯之士,唯利是圖,對我的真知灼見聽而不聞。我孤獨地生活在這個世界,沒有我心靈的安居之所。”

尹喜:“明白了,後面的意思是別人都多長了幾個心眼,只有我少了什麼,我只是長了個愚鈍的心罷了!”

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前景一片混沌啊。世俗之人都看的明明白白,只有我看不到光明;世俗之人都能洞察利害關係,只有我悶在心裡不去表白。”尹喜讀到這裡,眼眶裡湧出了淚水:掌握真理的人永遠是獨行者!

看看老子的自我表白,很多人應該沉默

澹兮,其若海,漂無所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

尹喜高聲朗誦起來:“人生的慾望啊,就像水面上追逐的波浪,它又像大海一樣,飄蕩前行永無止境,世上的眾人都有這種追波逐浪的思想,而只有我孤獨的堅持自我,而且表現的那麼被人鄙視。”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尹喜讀到這裡,頓了一下:“老師前面已經寫了與眾人的不同,這裡為什麼又強調‘獨異於人’,而且還特別珍視滋養您的乳食呢?”

老子道:“這個‘人’字是照應‘餘’卦的九四之爻。開頭寫的‘唯之與阿’,指的是九四地位之人,其實我也是處在九四地位的範疇。他們對上點頭哈腰,對下呼來喝去,而我卻與他們不同,特別珍貴養育我們的那些所謂下賤之民。”

尹喜聽到這裡,又朗誦起來:“我卻不同於那些與我相等地位的人,他們輕視的人,正是我珍視的生養之神。”

看看老子的自我表白,很多人應該沉默

今譯誦讀

出入近貴的人啊,對高過自己的人總是唯唯諾諾,對自己的下人則聲色俱厲,從對上到對下只是多麼短短的瞬間!

從一個好人變為一個壞人,也是一瞬間的事,還需要漫長的過程嗎?

這種人往往心地最為險惡,人們都畏懼他,我也不得不畏懼。

荒原啊,是善良人生存的地方,是不是因為它還沒有成為人群聚集的城邑?

當節日來臨,人們聚集在一起,載歌載舞,他們對食品的滿足,就像君主舉行隆重祭祀時供奉的豐厚祭品;他們心情的快樂,就像貴族們春天登上高高的樓臺,賞心悅目地眺望春色。

我獨自一人,駐足觀察,他們是一群還沒有改變徵兆的原居民,他們率真的表情就像還沒有長大的嬰兒。

我在城鄉之間疲倦的徘徊著,兩邊都沒有我的容身之處,我是有文化的原居民,又是率真的城裡人。

眾人都聰明有餘,掙得盆盈缽滿,而我卻總是不斷地失去什麼。

我看不透眼前形勢,不像眾人那樣競相攫取富貴,不過是長著一顆愚人的心罷了!

前景一片混沌啊。世俗之人都看的明明白白,只有我看不到光明所在。

世俗之人都能洞察利害得失,只有我悶在心裡不去表白。

眾生的慾望啊,就像水面上追逐的波浪,它又像大海一樣,飄蕩前行永無止境。

世上的眾人都有這種追波逐浪的慾望,而只有我孤獨的堅持自我,而且表現的那麼被人鄙視。

我也是個有身份的人啊,享受著君王的俸祿,但我就是我,絕不同於那些同級臣僚。

他們阿諛上司,鄙視養育他們的下層人。而我正相反,最珍視的,是我的那些養育之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