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同胞喝上大陸水,台灣政客要氣得吐血

金門同胞喝上大陸水,臺灣政客要氣得吐血

8月5日,福建向金門供水,“兩岸一家親、共飲一江水”成為現實。這兩個地方曾是戰火紛飛的軍事前線,而今變成百業興旺的兩岸交流合作前沿。多麼溫馨感人的一刻。無論怎樣,兩岸畢竟還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兄弟。

據報道,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取水於福建第二大天然淡水湖——晉江龍湖。源自晉江山美水庫的水,經龍湖抽水泵站抽水輸水至圍頭入海點,再經海底管道輸送至金門。輸水線路總長約28公里。工程通水後,每天可為金門同胞提供3.4萬立方米優質用水,未來還可以擴容到5.5萬立方米。

陸路加海陸一共才鋪了20多公里的管線,金門離大陸太近了。金門縣位於福建省東南部海域泉州圍頭灣與廈門灣內,屹立於臺灣海峽西部,與大陸最近處僅2310米,離臺灣本島有210公里。

金門同胞喝上大陸水,臺灣政客要氣得吐血

金門是聯繫臺灣本島和大陸的紐帶,在兩岸有特殊的地位。當時開國領袖留之不取和“炮轟金門”,是拴住蔣介石不讓他分離臺灣,造成兩岸完全分離的“現實”。這是高超的政治藝術的體現。不得不佩服當年“炮轟金門”的政治智慧。

自蔡英文上臺以來,臺灣丟失了4個邦交國;而且大陸不斷加強對臺灣島的軍機、軍艦巡航和在臺灣海峽的軍演,但現實中的臺灣民意對大陸的好感不降反升。據兩份民意調查顯示,與去年相比,對大陸好感度增加4.4個百分點,反感度降低3.5個百分點。有媒體評論稱,“這是一個前所未見的現象,一個歷史性的轉變”。

和平時期得民心,比亂世得民心難得多。究其原因,是大陸倡導“兩岸一家親”理念、尋求“心靈契合”的統一模式,發佈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31條措施”,導致了臺灣民眾對大陸的好感大幅提升。

但我們也不能太高估大陸對臺政策的效果,我們不能養有“白眼狼”。金門除了菜刀有名外,高粱酒也是赫赫有名。但是兩岸三通以後,金門人希望大陸的酒不要到金門來,但金門的酒卻可以暢通無阻地在大陸的各個省份銷售。我們還能指望著這樣的地方,人人都歡迎統一?

金門同胞喝上大陸水,臺灣政客要氣得吐血

大陸在爭取臺灣民眾的同時,對臺灣光有菩薩心腸不行的,霹靂手段也得時不時用一用。蔡英文當局挾洋自重,妄圖在中美博弈中謀取私利。前美國國防部長阿什頓·卡特近日訪臺期間甚至表示,臺灣是美國印太策略的組成部分。

軍機軍艦繞臺“左三圈”和“右三圈”和外交層面的零和博弈,就是這種堅定反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政策表現。“老祖宗留下來的領土一寸也不能丟”,在涉及國家主權領土完整的核心利益上,大陸絕不妥協和忍讓。

金門政府已經在規劃“通水、通電、通橋”,以後只會與大陸連接越來越緊密。金門同胞喝上大陸水,臺灣政客要氣得吐血。這是在誅臺灣偽政府的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期盼兩岸早日統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