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業:京津冀焦炭環保組合拳 先限產再關停

煤炭行業:京津冀焦炭環保組合拳 先限產再關停

安信證券 周泰

■事件:近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 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徵求意見稿)》發佈(以下簡稱《意見稿》),其中鋼鐵、焦化、鑄造行業實施部分錯峰生產。

點評

■與去年政策相比,今年的環保限產政策更加差異化與嚴格化:一方面,鋼鐵產能限產50%重點城市增加天津、邢臺,其他非重點城市限產比例也明確為30%。限產計量標準,除維持以高爐生產能力計,增加配套燒結、焦爐等設備同步停限產要求;另一方面,對帶環保達標的企業更加差異化,環保達標免錯峰,“有組織排放、無組織排放和大宗物料及產品運輸等全面達到超低排放要求的可不予錯峰,但橙色及以上重汙染天氣預警期間仍需限產50%,僅部分生產工序和環節達到超低排放要求的,仍納入錯峰生產實施方案,按照排放績效水平實施差異化錯峰。”另外,今年限產時間從10 月1 日開始,較去年的供暖期開始(11 月15 日)限產時間多了45 天左右。

■秋冬季焦炭限產33%,基本與去年持平:據《意見稿》,“秋冬季期間,焦化企業出焦時間延長至36 小時以上;焦爐爐體加罩封閉、配備焦爐煙囪廢氣脫硫脫硝裝臵且達到特別排放限值的,可不予錯峰”。延長出焦時間至36 個小時相當於限產33%,基本與去年相同,則測算從2018年10 月1 日至2019 年3 月31 日合計影響焦炭產量約1440 萬噸,影響生鐵產量約4620 萬噸,對應焦炭需求1571 萬噸。

■如限產範圍擴大至汾渭平原,則焦炭供給收縮幅度將大於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前期發佈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將汙染治理重點區域除京津冀以外擴大至汾渭平原、以及長三角,假設限產範圍擴大至全部重點區域,按同樣的限產時間與限產幅度測算,影響焦炭供給量3830 萬噸,影響生鐵產量5623 萬噸,對應焦炭需求1911 萬噸,則供給收縮幅度遠超過下游需求萎縮幅度。

■明確提出焦化行業去產能:《意見稿》提出,“河北、山西省全面啟動炭化室高度在4.3 米及以下、運行壽命超過10 年的焦爐淘汰工作;河北、山東、河南省要按照2020 年底前煉焦產能與鋼鐵產能比達到0.4左右的目標,制定“以鋼定焦”方案,加大獨立焦化企業淘汰力度。”據Mysteel《中國焦化企業地圖冊》,山西焦炭產能約1.4 億噸左右,獨立焦化廠佔85.9%。河北省焦化產能約9000 萬噸,鋼廠附屬焦化廠佔42%,二省合計佔全國6.7 億噸焦炭產能的34%,以2017 年產量計算,佔全國產量的30.58%。而據中國煉焦行業協會口徑,截止2016 年,4.3米及以下焦爐仍是主流,產能佔比在48.1%左右。我們認為,根據環報要求,淘汰4.3 米以下的焦爐或成為趨勢,將直接導致焦炭產量收縮,焦炭行業景氣程度有望提高。另外,“以鋼定焦”也將加速焦化企業去產能,根據Mysteel《中國鋼廠地圖名錄》測算,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鋼材產能約佔全國的32%。2017 年全國鋼材產量10.5 億噸,日均高爐產能利用率為81.71%,則估算2017 年鋼材產能為12.83 億噸,則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鋼材產能為4.11 億噸,而煉焦產能為1.77 億噸,煉焦產能/鋼材產能為0.43。按照《意見稿》,2020 年京津冀及其周邊地區這一比值應達到0.4 左右,假設鋼材產能維持17 年水平,需要去化的焦炭產能也達到1260 萬噸,平均每年需去化420 萬噸焦炭產能。

■焦炭行業有望隨著環保提升景氣度:據Wind 數據,焦炭產量自2013年達到峰值4.8 億噸後就不斷下降,2017 年焦炭產量只有4.3 億噸,我們認為其實可以間接說明焦炭行業在行業低迷時進行自然去產能,因此我們推測焦炭行業的產能過剩情況可能不及測算的66%的產能利用率那麼嚴重。在環保加速焦炭行業去產能的情況下,我們認為焦炭行業將迎來景氣度的全面回升。建議關注:金能科技、開灤股份。另外,噴吹煤作為焦炭在高爐裡的主要替代物,在焦炭價格上漲時也會隨之上漲,利好噴吹煤龍頭潞安環能。

煤炭行業:京津冀焦炭環保組合拳 先限產再關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