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掉進「中等收入陷阱」的3個跡象

職場的本質是看你能解決多大的問題,決定了老闆給你多少工資。所謂“中等收入陷阱”,本質就是你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你這個層級已經到達極限。

一個人掉進“中等收入陷阱”的3個跡象

我的朋友阿來最近非常焦慮,原因很簡單:他的工資已經兩年沒漲了。

阿來一畢業就進入某互聯網公司工作,到現在已經8年。

頭幾年,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他的工資漲得很快,3年不到工資就從6K升到了14k。

但問題是,後面那幾年,他的工資漲得越來越慢,到現在也只有18K,平均每年漲幅還不到1K,上次漲薪已是前年的事。

一邊是幾乎停滯的收入增長,一邊是房貸、車貸、教育等支出不斷攀升,阿來的壓力越來越大,他百思不得其解:

明明我天天加班,頭髮掉了不少,老婆孩子整天怨我只顧工作,怎麼工資就沒漲?

其實,阿來所面對的,是一個普遍的職場現象,不少白領都會遇到類似情景:

職場頭幾年,工資快速增長,年增幅甚至能達到20%,但達到一定水平(以廣州差不多10K以上),工資就會出現停滯,再努力也沒起色。

如果你也是這樣,那我可以斷定,你已經掉進了職場上的“中等收入陷阱”。

一個人掉進“中等收入陷阱”的3個跡象

一個人掉進“中等收入陷阱”的3個跡象

什麼是“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是一個經濟學的概念,原本說的是國家,而我們說的是人,但本質上都一樣。

通俗來說,“中等收入陷阱”可以這樣解釋:

一些低收入國家,靠出賣廉價勞動力做出口加工,最後賺了不少錢。但賺了錢,原先的廉價勞動力自然要求加薪,這樣人力成本、各種福利就會大幅上升。

此時,該國的高新技術產業還沒發展起來,勞動力也不再廉價,就會失去國際競爭力,最後經濟倒退、收入下降。

把這個概念類比到職場人身上,你也會發現,“中等收入陷阱”也是成立的。

不少人剛進職場時,工資一般不高,憑著衝勁和勤奮,頭幾年收入往往能有大幅度增長。

問題是,你月薪5000時,加薪20%只是1000元;你月薪10000,加薪20%就成了2000,而且公司還要承擔個稅、社保等成本。

這時候,公司可能就會考慮:這個人所做的貢獻,是否能覆蓋他的人力成本?

如果貢獻不漲,工資要求卻在漲,那老闆只有兩個選擇:要不壓著你的工資,不再漲薪;要不換上更便宜的年輕人。

如果你說,那我更努力一點,爭取不斷做出貢獻,那就未免太高估自己了。

經濟學上還有另一個偉大的定律,“

彼得定律”。

你的工資不斷漲,老闆對你的期待也在上漲,總有一天,你會到達一個自己沒辦法勝任的位置。

既然無法勝任,自然無法做出貢獻,收入也不會有所提高。

如果你是靠賣勞力賺錢,3000元起,頂多就是6000塊,超過6000塊,老闆可以考慮請兩個新人了;

你是白領,靠勤奮和執行力賺錢,那麼1萬可能是天花板;掌握了某種技能,那就2萬;

如果你能帶團隊,那麼天花板還能再高一點,但老闆又會對你有更多期望...

可以說,在職業生涯的每一個階段,總有一塊天花板在等著你。

一個人掉進“中等收入陷阱”的3個跡象

一個人掉進“中等收入陷阱”的3個跡象

為什麼會掉進這個陷阱?

然而,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中等收入陷阱”的存在,他們只知道到了某個階段,工資就不再漲了。

他們會覺得自己不夠努力,會覺得自己年紀大不中用了,也有可能怪老闆對老員工冷酷無情。

實際上,讓大多數人掉入中等收入陷阱都有跡可循。大體來說,無外乎以下三個跡象:

1、錯把一時的機遇當作永久的能力

陳天橋和陳大年曾經是中國有名“首富兄弟”,兩人創立了曾經的網絡巨頭——盛大集團。

一個人掉進“中等收入陷阱”的3個跡象

陳天橋(左)陳大年(右)兩兄弟

可是,有一次,他們的父親問了弟弟陳大年五個問題:

問題一:你覺得你們兩兄弟聰明嗎?

陳大年:我覺得我們還行。

問題二:你們是不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

陳大年:這個完全不可能。

問題三:你們努力嗎?

陳大年:比較努力,一年只休息 30 多天。

問題四:你們是最努力的人嗎?

陳大年:肯定不是。今天碰到一個投行的人,他說曾經有一年只休息過 7 天。

第五個問題,也是最後一個問題,他父親問:

你們不是最聰明也不是最努力,那憑什麼讓你們賺那麼多錢?

陳大年一下子不吭聲了,於是他父親替他總結:

你們要記住,你們肯定是聰明而且努力的,但是比這些更重要的是,你們遇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成績。

聽了父親的話,陳大年梳理了一下盛大的發展史,發現關鍵有三點:代理《熱血傳奇》、自主研發《傳奇世界》、做成了起點中文網。

而這三個原因,和“勤奮”其實關係不大。

真正起作用的,是機遇,是選擇。

首富也好,職員也罷,其實人性是共通的。

很多人在職場中獲得了升職加薪的待遇後,總會誇大自己努力的部分,卻忽視了其他原因。

可能是你所處的行業,這兩三年正處於風口,譬如前幾年的微信公眾號,最近的區塊鏈、抖音。

前段時間有篇爆文,《區塊鏈美女記者:2個月去了8個國家,五星酒店隨便住》,如果不是最火熱的行業,一般的公司哪有這麼好的待遇?

也有可能是你身處的平臺非常厲害。

騰訊、阿里、華為這些自不用說,一些剛剛拿到融資的互聯網公司,也捨得砸錢給員工加工資。

然而,不少人總把時代的紅利、公司的平臺作用,當作自己的本事,沒有意識到轉型的重要性,浪費了突破自我的最好年華。

這就像盛大網絡盛極而衰一樣。錯把機遇和平臺當能力,而忘記不斷擴充自己的武器庫,終會有危機的那一天。

有一句說得好,當潮水退去,你就知道誰在裸泳了。

一個人掉進“中等收入陷阱”的3個跡象

2、不能提供增量價值

職場的本質,不看努力,只看貢獻,你能解決多大的問題,決定了老闆給你多少工資。

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本質就是你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你這個層級已經到達極限。

除了多一兩年的經驗,還真不比新來的小鮮肉好多少。老闆難免會琢磨,這麼高的工資到底值不值?

在職場,還是要靠能力說話,在這個年代,年齡並不天然等於能力。

不少中年職場人沾沾自喜的所謂經驗,其實一文不值。你是有10年經驗,還是隻有2年經驗,卻用了10年?

用職場達人維小維生素的話來說,從畢業到30歲,不少人都是被動成長。

被事情帶著、被boss逼著、被deadline拖著往前走,沒有目的、沒有選擇、沒有積累地往前走。

就這樣的狀態,能靠年資掙到月薪兩三萬已是燒高香了,還如何突破職場天花板?

3、屈服於人性,不能剋制短期享樂的慾望

有個實習生來我們公司實習了一個星期之後,很感慨地說了一句話:

上了班之後,終於知道上班族的心酸了,也能理解網友說的下班之後完全不想和任何人社交的行為。真的只想攤在床上,玩玩手機、玩玩遊戲就算了。

很多人都清楚,要想突破職場天花板,最好的辦法就是學習,但這實在“反人性”了,上班這麼累,下班不好好放鬆一下,刷刷抖音、玩玩遊戲,這也太對不住自己了吧?

問題是,所有的成功都是“反人性”的。

人性總有懶惰、怯懦、貪圖享樂的傾向,更不用說人上了一天班,很容易就會說服自己在各種軟件中喘口氣,獲得短暫的快樂。

大多數人都是這樣,但如果你也是這樣,那為什麼還要期待自己的回報要比這些人要高?

要想成功,勢必要戰勝人類天生的懶惰、短視、貪圖享樂,能用現在的辛勤付出,去換取未來的無憂生活。

否則,你只會陷入一個惡性循環:

讀書少——能力低——工作辛苦、賺錢少——空閒時間只想玩樂——沒去學習——能力低——工作倖苦、賺錢少…

有一句話說得好:

當你感覺自己很舒服的時候,可能是痛苦要來臨的時候;而當你做著反人性的事情的時候,可能是你走在了正確的路上。

一個人掉進“中等收入陷阱”的3個跡象

一個人掉進“中等收入陷阱”的3個跡象

跳出中等收入陷阱

你需要知道這3點

很自然地,我們會好奇,一旦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到底有什麼辦法跳出來?

簡單來說,方法有三種。

1、選對行業、跟對老闆

有一句名言怎麼說來著,一個人的命運,固然要看個人奮鬥,但也要考慮歷史的進程。

同樣是大學生,一個進入傳統制造業,一個進入互聯網行業,那10年後兩人的收入一定會有巨大的差距。

在傳統制造業,你100%的努力,或許只有80%的回報;但在一個極具潛力的行業,你100%的努力,或許能換回120%甚至200%的回報。

除此之外,跟對一個好老闆,他吃肉,你喝湯;他建功立業,你也能跟著指點江山。

就像咪蒙的助理,月薪都已5萬,換作其他平臺,哪怕是做到主編,幹著差不多的活,或許也難以有這份收入。

就像職場作家維小維生素說的那樣:

公司賺錢,你跟著賺錢。老闆是帶你打勝仗的明君,你也會是名滿天下的名將。

如果你的賽道不對,越跑離成功線就越遠,不如停下腳步,好好觀察別人的奔跑軌跡,有機會重置賽道,說不定還能後來居上。

2、學會“為自己打工”

“日本戰略之父”大前研一在《專業主義》中提出了這樣的觀點:

你憑什麼勝出?未來能夠牽動世界大勢的,是個人之間的競爭。能否獨霸世界舞臺,鍛造他人無法超越的核心競爭力?你唯一的依恃,就是專業。

很多人的觀念,就是打工仔的心態,老闆給多少錢,自己出多少力。但給老闆打工,能賺多少錢?

真正可貴的是一種“為自己打工”的心態,就是把自己當成一個品牌,在確定好人生目標後,想盡一切辦法把自己打造成業內有名的大IP,樹立行業內的影響力。

這樣一來,工作就變成了鍛鍊自己的平臺,還能讓自己接觸到更多的資源和人脈,每天的工作,更是自我提升、樹立自我品牌的絕好機會。

只有這樣,你才不會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淪為這家公司的一顆螺絲釘,任憑周圍的環境怎麼變化,只要你的IP打造起來了,你永遠不會發愁沒有飯吃。

一個人掉進“中等收入陷阱”的3個跡象

3、學會增加被動收入

我們的收入,分為主動收入和被動收入。

主動收入:就是自己要付出勞力才能得到的收入,如工資、加班費、獎金等;

被動收入:

就是不用付出額外勞力就能賺取的錢,如通過投資的分紅、利息、出書的版稅等。

如果你工作了七八年,有點積蓄,工資又不漲,那麼主動收入已經到達極限,想辦法增加被動收入,或許是另一條更好的道路。

財經作家吳曉波曾說:

被動收入:主動收入= 2:5,是輕度屌絲;

被動收入:主動收入=1:1,就開始看到了財務自由的曙光。

所以,最好就是學會理財,房產、股票、基金、債券...只要花一點時間來研究,風險組合得當,平均10%的年收益,一點也不難。

“中等收入陷阱”之所以叫陷阱,是因為你是在自己渾然不覺中掉進去,等你發現過來時,卻發現自己可能失去了爬出來的能力。

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讓自己掉進去。

但這絕不是從30歲時才開始注意,而是在你踏入職場的那一刻,就必須開始謀劃。

如果你發現自己已經置身其中,也不要慌張,改變的方式有很多,但都缺少不了視野、毅力和學習能力。

正如喬布斯所說:

人這一輩子沒法做太多的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得精彩絕倫。

如果你有這樣的信念,你就是那只有著漂亮羽毛的鳥兒,任何籠子都困不住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