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獨立團人數過萬,李雲龍卻一無所知,真實抗戰可能嗎?

抗日戰爭時期,一個團通常下屬三個營,人數大概在900人左右。而李雲龍同樣作為團長卻能一下拿出上萬人的部隊,讓晉西北鐵三角頗為羨慕。李雲龍的部隊硬是從三個營增長到八個營,這就使得孔捷非常羨慕,急著收編黑雲寨擴充部隊。然而在打縣城之前,李雲龍竟對自己部隊人數一無所知,真實抗戰真的可能這樣嗎?

《亮劍》獨立團人數過萬,李雲龍卻一無所知,真實抗戰可能嗎?

李雲龍的部隊能從三個營增長到八個營,歸功於他來到趙家峪後的分兵策略,化整為零,是肥是瘦全靠自己本事。獨立團來趙家峪之前剛經歷一場惡戰,各個部隊傷亡超過了一半,如果全部交由團部統一部署,那麼勢必會增加團部的壓力,也不能充分展現部隊的機動性。分兵之後,各個營連級部隊拉隊伍打游擊不需要向團部彙報,下屬部隊的指揮官有了更多自主決策的機會。

《亮劍》獨立團人數過萬,李雲龍卻一無所知,真實抗戰可能嗎?

再看分兵之後獨立團收到的成效,單單張大彪的一營就從殘餘的100多人擴充到了2000人,名義上是個營長,實際上麾下戰士早已超過了一個團的規模。部隊不僅擴充壯大了,戰士們的生活水平也上去了,張大彪每天能吃上在那時算是奢侈的罐頭類食品,而團長李雲龍只得每天吃貼餅,生活條件差了一大截。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各個部隊多多少少都有所壯大,所以才會有打縣城時萬人部隊齊上陣的壯觀。

《亮劍》獨立團人數過萬,李雲龍卻一無所知,真實抗戰可能嗎?

獨立團發展到這個規模,李雲龍真的可能一無所知嗎?其實這也在情理之中,因為那時八路軍部隊電臺是很稀缺的,不可能讓每個營連級部隊都裝備一臺電臺,一個團能裝備上就已經很不錯了,這就使得團部和下級部隊一直處於信息閉鎖的狀態。再加上各個部隊對擴充的人數一直是藏著掖著,不願意報出真實數字,所以李雲龍自始至終不知道獨立團真實規模也不足為奇了。

話說回來,正是因為獨立團各個部隊藏著掖著,才讓老李意氣用事冒著風險攻打縣城,變得有了充足的資本。之前下屬部隊的發展可以說鋪墊,一起引出李雲龍打縣城這樣的壯觀景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