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捕鼠「神器」 甘肅會寧農民土專家帶動鄉鄰科技致富

發明捕鼠“神器” 甘肅會寧農民土專家帶動鄉鄰科技致富

(張鵬翔 張德強)

每到春天,是會寧縣楊集鎮農民趙恆最忙的季節。剛剛參加完寧夏草原站捕鼠器的招標會,他又開始奔波於省內外各地農技部門,參加捕鼠器的訂貨會和培訓工作。

今年54歲的趙恆四4年前發明了一種捕鼠器,由於結構簡單、攜帶方便、操作容易、捕獲率高、生態環保,獲得了國家專利。因此被政府部門評為“農民土專家”,產品已經得到國內很多地方政府和農技部門的認可,集中採購推廣使用。

如今,趙恆生產的滅鼠器每年的銷量在兩萬件以上。不僅自己通過科技致富,也帶動村裡人通過加工捕鼠器共同致富。

發明捕鼠“神器” 甘肅會寧農民土專家帶動鄉鄰科技致富

發明捕鼠器 會寧農民成土專家

清明期間,會寧縣楊集鎮劉咀村村民趙恆家裡繁忙異常。村民們在趙恆的指導下,忙著加工組裝捕鼠器。趙恆告訴記者,前兩天參加寧夏草原站捕鼠器的招標會中標了,要在半個月內給寧夏加工近4000件捕鼠器,時間很緊,加上最近很多農機部門需要捕鼠器,所以,需要很多的村民幫忙加工。

村民加工的捕鼠器是趙恆發明的,由於此項發明,他在2015年被白銀市科技局、農牧局、人社局評為“白銀市農民土專家”。今年55歲的趙恆初中畢業後一直在家務農,年輕時他學做木工,幫助當地農民建房,後來學習製造太陽灶在農村推廣。

最近這些年,趙恆發現農村鼢鼠危害嚴重,對農民造成的損失非常嚴重,當地老百姓用木弓射殺的辦法已經很難消除鼠害。於是他開始思考研究起治鼠的辦法,通過仔細觀察鼢鼠的生活習性和活動規律,發現鼢鼠最怕風,風吹到鼢鼠洞中,它就要推土堵洞保護自己。

掌握鼢鼠的生活習性後,趙恆歷時近4年多時間,在經歷了多次失敗之後,終於成功研發出攜帶更方便、操作更簡單、捕鼠更快、省工省時間、環保無汙染的滅鼠器

發明捕鼠“神器” 甘肅會寧農民土專家帶動鄉鄰科技致富

結構很簡單 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4月7日,記者在趙恆家中見到了他發明生產的銀恆快速捕鼠(中華鼢鼠)器。該捕鼠器有簡單的3塊小鋼板、三3根鋼箭和彈簧構成。長20cm,寬20cm,高40cm,重量約0.75公斤,體積僅為原始地弓箭體積的1/4。

趙恆介紹,該器械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彈簧的拉力和彈性,將鋼箭彈出後穿入鼢鼠體內。 當器械完成安裝後,由於洞內一直通風,迫使中華鼢鼠不得不尋找進風口,並在進風口用嘴部向前推動細土直至堵塞洞口。該器械的觸發機關緊貼洞口,同時在洞口與觸發板之間又加工安置了一個普通乒乓球,使鼢鼠向前推動土壤時觸動觸發板,引發機械自動彈出鋼箭穿透鼠體,從而捕捉鼢鼠。

趙恆在研發捕鼠器也是下足了功夫,他利用初中所學的物理知識,對產品的結構、大小、形狀等進行詳細探索。2010年繪製了第一代銀恆捕鼠器結構示意圖,並於2010年7月、2011年7月、2012年8月先後多次對示意圖結合捕鼠實際和地形結構進行了完善,2014年6月,在多次修改的基礎上,繪製出目前最為成熟的產品結構示意圖,延用至今。據瞭解,趙恆於2013年11月、2014年6月分別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了實用型專利和發明專利兩項專利申請,目前,兩項專利證書已經頒佈。

發明捕鼠“神器” 甘肅會寧農民土專家帶動鄉鄰科技致富

捕獲效率高 獲得農技部門推廣

為了試驗自己發明的捕鼠器功效,這些年趙恆分別在老家臨近的會寧、靜寧兩縣鄉的部分村社進行定點試驗,聘請20位農民專門在田間觀察並進行記錄。數據顯示,捕鼠率可達到99%以上,試驗點群眾對該產品非常認同、讚不絕口。

趙恆生產的捕鼠器的功效也引起了會寧、靜寧兩地農技部門的重視。經農技部門工作人員多次實驗,發現趙恆捕鼠器的功效超出了其他捕鼠方法,隨後開始在當地推廣。記者瞭解到,目前白銀、慶陽、平涼、金昌等市縣農技部門均推廣應用趙恆發明的捕鼠器。

不僅是省內,在內蒙、寧夏、山西等農業大省,趙恆研發的捕鼠器也被推廣應用,山西有關機構還把趙恆評為“滅鼠模範”、被評為“滅鼠模範”。

2014年11月,趙恆帶著自己發明的滅鼠器參加在上海舉辦的全國滅鼠會展,得到與會專家的首肯。2015年趙恆又去成都參加全國滅鼠展覽會,得到全國滅鼠專家的大力支持和推廣。同年甘肅省林業廳要求趙恆去草原和農村進行捕鼠的培訓。

截至目前,趙恆的捕鼠器已在甘肅、青海、山西和寧夏等省區20多個縣鄉農技部門、草原招標採購和農民推廣使用,累計已銷售滅鼠器5萬多套。

發明捕鼠“神器” 甘肅會寧農民土專家帶動鄉鄰科技致富

致富不忘本 帶動村民共同致富

趙恆研發的捕鼠器不僅為自己每年帶來10多萬元的經濟收入,也為當地村民帶來了收入。劉咀村民張峰告訴記者, 捕鼠器的零件是由趙恆從別處定做的,然後在自家進行組裝。組裝過程主要是由本村村民完成,農閒時候,他家每天有10名左右的農民參與組裝捕鼠器。每組裝一件,可獲得一元的收入。每天農民在趙恆的加工點可以掙近百元的加工費。

趙恆的捕鼠器現在每年的銷量在兩萬件以上,而且在逐年普及增加。“雖然市場上仿造的很多,但是肯定沒有我自己生產的好。”趙恆也希望仿造者不要騙農民的血汗錢,如果想掙錢完全可以通過加盟生產或其他的方式共同致富。因為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鼠害,捕鼠器的市場很大,自己不可能一人獨吞。

趙恆近期打算自己在村裡開辦一個專門的捕鼠器加工廠,捕鼠器的零部件生產和整體組裝都由本村村民完成,讓本村村民通過捕鼠器來富起來。

“其實,我最高興的是看到很多農民通過使用我的捕鼠器不再遭受鼠害。”趙恆如是說。

發明捕鼠“神器” 甘肅會寧農民土專家帶動鄉鄰科技致富

發明捕鼠“神器” 甘肅會寧農民土專家帶動鄉鄰科技致富

發明捕鼠“神器” 甘肅會寧農民土專家帶動鄉鄰科技致富

發明捕鼠“神器” 甘肅會寧農民土專家帶動鄉鄰科技致富

發明捕鼠“神器” 甘肅會寧農民土專家帶動鄉鄰科技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