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你那麼辛苦,月收入卻只有6000塊錢?

撰文:一舟

為什麼你那麼辛苦,月收入卻只有6000塊錢?

閱讀提示:正文共3453字4圖,預計耗時9分鐘

託一些腦殘影視劇的福,好多人至今仍然覺得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還有武漢、杭州、蘇州等準一線城市,遍地都是月薪幾萬的工作,到處都是月收入十幾萬的項目,香車美女、豪宅別墅,紙醉金迷,靡費到讓人狂流口水。

以至於很多七八線的家長和孩子,都有到大城市發展的心思,正所謂大城市裡機會多,但他們心裡想的“機會多”,其實就是“上班”,別覺得一舟我說話狹隘,這確實是大多數偏遠地區的實情。

我之前還跟湖北老鄉調侃:

“富裕的地方教孩子要實現價值,可以資助你去創業;但像湖北、四川等勞動力輸出大省,潛移默化教育孩子的是,去南方打工”。

但是,工是這麼好打的嗎?

客觀的說,月薪5w幾乎已經是一線城市,上班族月薪的極限了,而這相對非常少的高薪一族,除了極個別的專業極致優勢,大部分都是在總監類的職業高管崗位徘徊。

沒錯,就是那種起的比雞早,吃的比豬少,禿頭過勞肥,30歲年紀、50歲身心的年輕中年人

這個世界沒有誰是職業二傻子,要拿1分的報酬,就得付出10分的價值,哪怕功勞達不到10分,苦勞也要湊夠10分,否則就危險尷尬了。

別拿一二個例來說事,拿多少從來不是問題,問題是能拿多久?實在想挑刺的,晚上去多吃點魚。

其餘的了?

全部在3k到3w徘徊,去頭去尾的平均下,幾乎都在5、6k左右浮動了,這好像已經是一線城市,基礎類專職崗位的標配了。

覺得自己牛x到要上天的,要反駁的;

自己沒話說,但覺得自己的親戚朋友,都牛x到要上天的,所以要反駁;

都沒話說,但就是不服要反駁的,可以返回退出了。

不是我裝x,高傲,是我覺得自己確實沒他,還有他們的朋友們那麼牛;

畢竟我不會飛,還怕高、怕疼。

為什麼你那麼辛苦,月收入卻只有6000塊錢?

認可贊同,想耐心看下去的朋友,我想問大家一個很點題的問題・_・

為什麼你那麼辛苦?月收入卻只有6000塊錢左右了?

不亂鋪墊和瞎BB了,直接來重點吧,我以為大概有以下5點原因:

1,順勢者昌的風口;

啥叫風口?簡單來說,就是時代的機遇,說人話就是最有發展潛力趨勢、最有價值的行業和方向

啥叫順勢者昌了?簡單來說,就是天要下雨,你就在人流量最多的地鐵口賣雨傘(前提是你得小心城管)。

例子可能有點狹隘,但意思是這個意思,逆風跑和順風跑,當然是順風跑好撒,正所謂好風憑藉力嘛,當然除非你的目的是減肥。

舉個例子:

時常找我幫忙的一個修空調的小夥子,老是一邊唉聲嘆氣4000塊月薪工資少;一邊豔羨他認識的幾個做互聯網工作的,在家或辦公室裡上班,吃飯消費大手大腳的瀟灑;

為此我就勸過他,他這修空調的技術,這麼淺顯基礎,換個無路可走、五十歲多歲的中年人,刻意培訓個一段時間,都可以上崗來搶飯碗,市場價值多番比較下來,你就只值4000塊

當然自我安慰下,還是要比看大門、和掃大街要強,至少還有點技術門檻,但也就高那麼一點點,再怎麼努力和拼死拼活的幹活,框框就這麼大,行業就是這麼夕陽,你又能奈何?

瞭解現實後,這個很上進、很努力的小夥兒,最不甘心的、就是自己近3年的空調學徒工經歷、培訓經歷啥的,都白瞎了,有點類似賭徒心理。

明知是泥潭,壯士斷腕都再所不惜,明知是坑,及時止損就是賺,更何況是這種煮青蛙的溫水

不誇張的說,隨便在電商和移動互聯網上,針對運營和產品等崗位,混幾年閱歷下來,手裡握著好幾個成功案例,月薪起碼翻好幾倍,當然前提是你真有長進,真有實力,否則滿大街不都是成功人士了?

我知道也許有人會說,哪兒有你叫囂的,這麼輕飄飄的容易?

但我想說的是,真正有價值的東西,都是有門檻的,只是付出代價和門檻的高低而已,當然還有市場供需和行業趨勢的影響。

2,小城市的地域侷限;

老說在一線城市拿10000多的薪資,和七八線拿4000多的薪資是一樣一樣的,粗看扣除房租、娛樂等大宗花銷,其他貌似都差不多,但細看,真能一樣嗎?

明顯不一樣,那哪兒不一樣?

小城市市場的有限的,是有天花板的,是有瓶頸的,拿我那個做空調生意的二舅來舉例吧,小鎮上撐死就那麼1W多人,再怎麼努力的幹活,鍋就這麼大,能產出餅也只能這麼大,用我二舅經常自嘲的一句話說,就是

“生意都快做穿了,一個個人臉都快認全了”........

也許你要說這是自己做生意跟上班不一樣,其實都一樣,小地方市場小,缺乏閃轉騰挪的體量,利潤不可能高到哪兒去。

更關鍵的是,小地方的就業市場,因為市場小、投資少等各種客觀因素,找工作的必然要比提供工作的要多,供遠遠大於求,一個個公司能有漲工資的壓力和慾望嗎

尾巴不翹到天下,死命壓榨你勞動力,就已經很給你和當地勞動局的面子了。

最關鍵的是,小地方小市場對於個人而言,最大的問題是成長緩慢,公司都成長那麼慢,長能耐的你能不慢嗎?別扯什麼互聯網,哪有什麼地域之別?要真是這樣?為啥某寶同城的訂單要遠比異地的多了?還不是因為同城地域近快、方便嘛。

信息雖然流暢在互聯網,但落地終歸是在線下,同樣在網上尋得的生意機會,你是願意找十萬八千里外的A,還是同城拐幾個彎就到的B了?

為什麼你那麼辛苦,月收入卻只有6000塊錢?

3,時間成本價值的高下之別;

在你的實力積累還沒有達到質變的時候,說人話就是,你的錢不夠多的時候,你是沒辦法用錢去鳴鑼開道、用錢去生錢,用錢去賺錢的,你只能苦哈哈的,出賣的自己時間,用手、用體力去掙錢

無法錢生錢的,兼而有之的賺錢,就只能用手、用時間、用體力去爭機會,去掙錢,漢字確實很神奇,一字之差,卻是天差地別。

這不僅僅是行業的問題,而是你個人成長問題,為啥有些老手,五六年工作經驗的出賣時間,掙的錢要比一兩年工作經驗的新人還要少了?

因為人家不僅多面多能、而且還某一項技能專業精深,性價比高的,可謂價廉物美,而你卻只是原地踏步、勉強重複一些替代性極強的日常工作,同樣8個小時的上班時間,人家的產出價值自然要比你高的多,給到的薪資報酬也自然要比你高多。

再怎麼酸噴不公,市場價值擺在那裡,沒有功勞打底,苦勞其實一點用都沒有。

簡單一句話總結,習慣性的跳出舒適區,習慣性的接受“不爽”,不是讓你犯二的去主動找虐,而是逼自己成長後的必要忍耐

4,麻木應付與激情消失的歲月;

很多人別說喜歡工作了,甚至直接是厭惡和討厭上班,但為了生存,又不得不逼自己去委曲求全,有些弄的跟怨婦一樣怨氣十足,情商低的惹的一眾敵對,然後被擠走;

有些乾脆就是麻木應付上班,然後在生活和娛樂上找下存在感,找下自我價值

所以你能明顯的感受到,這些人在上班時候的死氣沉沉,和下班過後的活力四射。

為什麼你那麼辛苦,月收入卻只有6000塊錢?

在自然的市場競爭環境裡,沒有誰不是焦慮、又戰戰兢兢的奮勇向前,否則你一個緩步,就有可能被別人彎道超車了,把你擠壓出局,這是公司的市場競爭環境。

小到公司內部更是如此,正常的公司環境,人人都在努力上進,起碼錶象是努力幹活,就你浮於表象的麻木應付於激情消失的上班時間,時間一長,就跟禿子頭上的蝨子一樣了。

被擠壓、被淘汰出局,都是自然而然的事兒了。

哪怕你可以“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換個公司,但你的“水平”還是就那麼點,甚至隨著時代的快速變化,還有些落後落伍,還能不能找個價格合適的工作都得兩說

5,情商和擰得清;

有很多有些工作年齡的行業老手,習慣性的在職場秀技術、秀正規、秀專業,以此來顯示他的牛X,甚至對於高管和BOSS的想法和給到的任務,也是敢爭、敢鬧、敢反駁,對於同事協作也是以系統全面為由的來多方苛責。

也許他自詡這是不畏強權的專業素質,其實,這只是擰不清的不知好歹和情商低

不管上班和自主創業,融入一個團隊裡,你就是一個螺絲釘,就是一個功能要“好用”的工具

這塊兒不知妻美劉強東,就說過一句非常經典的話:

“這位先生,我請你來不是證明我的決策是錯誤的,我請你來是把我的決策落實到位、執行到位!如果有困難,你要想辦法如何完成”

為什麼你那麼辛苦,月收入卻只有6000塊錢?

如果確實實力牛,又有多項成果案例在身,還可讓人忍耐一二,等待最後壓垮駱駝的那根稻草;

如果只是嘴上叫囂的牛X,實際業績產出一般、而且隨隨便便就可被替換,那麼被滾蛋就是分分鐘了

我一直相信平庸和賺不到錢,都是有客觀的、主觀的原因,但最關鍵的毛病還是,自身這些紮根于思維心胸裡的“頑疾”,一時的失意不算什麼,及時的發現補救,及時的改進跟上,依舊大有可為。

共勉。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