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對孩子有求不應的媽媽,後來再也無能爲力了

想要毀掉一個孩子,就去寵溺他。——睿媽

1.

“孩子才19歲,挺可惜的。”

週末親友聚餐,大家提起了一個遠房表姑家的表弟。

這個表弟上個月跟人打架,把一名上高中的學生打傷,被送進了看守所。

提起這個表弟,親戚朋友們都忍不住吐槽。

之前,表姑和姑父原本有兩個女兒,他們一直想要個男孩。

盼來表弟的時候,表姑和姑父都過了40歲。

晚來得子,兩口子歡喜得不得了。

表弟從小在蜜罐里長大,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稍有一點不如意,就大哭大鬧,甚至還動手打他爸媽,儼然成了家裡的小霸王。

記得有一次跟幾名親戚去表姑家做客,那是表弟只有七八歲。

那個對孩子有求不應的媽媽,後來再也無能為力了

表弟看到鄰居家的孩子買了一款電動玩具汽車,跑回家嚷嚷著讓表姑去買。

當時表姑正在家裡張羅著做飯,就哄他說吃完飯就去買。

沒想到表弟立馬哭鬧著躺地上打滾,誰勸都不起來。

見表姑沒有去買的意思,他甚至爬起來用力踢打表姑。

當時幾名親戚都看不下去了,一名錶姐上前訓斥了表弟幾句。

“他還小,不要怪他,大一點就沒事了。”

沒想到這個時候,表姑捋了捋被兒子抓亂的頭髮,又袒護起孩子來。

周圍的人都勸表姑兩口子管教管教孩子,可他們就是橫不下心來。

2.

上幼兒園的時候,表弟學會了打遊戲,表姑和姑父就給他買了遊戲機。

上小學的時候,表弟迷上玩電腦,表姑和姑父就買了一臺電腦放家裡讓他玩。

上初中的時候,表弟看上了一款價值3000多元的手機,表姑和姑父就給他買下手機。

其實表姑家裡並不富裕,表姑在服裝廠上班,姑父在一家機械廠做工,兩人都是普通職工。

後來,表弟因為貪玩,讀完初中說什麼都不再讀書了。

他整天窩在家裡上網,打遊戲。

家人看他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就託人讓表弟去當地一家食品廠上班。

結果表弟嫌苦嫌累,撐了不到一年就不去上班了。

期間一分錢沒落下,還花了家裡兩萬多塊。

之後表弟就沒再去找工作,整天無所事事。

除了在家上網打遊戲,就是和一幫年齡差不多的無業青年在一起晃盪,抽菸、喝酒、打架。

那個對孩子有求不應的媽媽,後來再也無能為力了

有一次,表姑和姑父在飯做上說了表弟幾句,沒想到他生氣竟然把飯桌掀翻了。

他們曾經對錶弟放任不管,孩子長大後,他們想管也管不了了。

如今,表弟把人打傷被抓了起來,對方家人還上門討要十多萬的治療費。

這些年家裡的積蓄已經被表弟折騰的所剩無幾,表姑兩口子不得不向親朋開口借錢。

“都怪我們當初溺愛孩子,以為是疼他,沒想到害了他。”

表姑在人面前聲淚俱下,懊悔不已。

3.

慣子如殺子,這句話在太多地方得到了印證。

著名歌唱家李雙江夫婦對兒子李天一從小溺愛,李天一被寵成無法無天的小霸王。

15歲的李天一開百萬豪車撞了人,不僅不賠禮道歉,還毆打對方。

隨後因為打人,被收容管教一年。

不久,因為參與輪姦,李天一被判刑10年。

在寵溺中長大的孩子,長大即使不傷害別人,由於缺乏獨立能力,也難以在社會上立足。

因為父母的寵溺,河南23歲的小夥失去生存能力,被活活餓死。

楊鎖沒有工作,去打工,幹不到一天就喊苦喊累,不再去了。

他的衣服髒了從來不洗,身上全是餿味。

他把家裡的東西都賣了,靠著乞討過日子。

那個對孩子有求不應的媽媽,後來再也無能為力了

別人見他可伶,給送去飯菜,他也不做飯,餓的不行了,就去要飯。

就連上廁所都懶得出門,在屋裡面隨便挖個坑,完了就埋點土。

楊鎖最後因為懶,被活活餓死。

正是父母曾經的寵溺,讓他漸漸失去了自理能力。

楊鎖是家中的獨子,父母從小特別寵他。

8歲的時候,父母還用擔子挑著他走路。

儘管父母種地為生,但卻從不讓他下地幹活。

父親在他18歲的時候去世了,不久,母親也患上了重病。

母親因為不能動,就讓楊鎖下地幹活,沒想到楊鎖竟然打了母親一頓。

母親在世的時候,一天三頓給他做飯吃,母親過後了,楊鎖只能靠乞討吃飯,最後被活活餓死了。

父母的溺愛讓孩子失去了成長的機會,扼殺了孩子的獨立性,釀成一幕幕悲劇。

4.

最近,兩名被北大錄取的考生火了。

一個叫王心儀,一個叫崔慶濤。

他們的家庭都不富裕,甚至可以說是貧困。

能從寒門中脫穎而出,但很大程度在於,父母的教育,讓他們從小懂得自立自強。

王心儀所在的棗強縣是河北的貧困縣,家裡還有兩個弟弟。

一家人靠兩畝貧瘠的土地和父親打工微薄的收入生活。

媽媽從小教育她自立自強。

她從小就承擔起家務,和弟弟一起餵雞割草、採摘棉花、放養耕地。

那個對孩子有求不應的媽媽,後來再也無能為力了

有愛心人想幫助他們姐弟,說只要有困難,隨時資助這個家庭。

對此,王心儀的媽媽是這麼說的:

“非常感謝社會對我們這個家庭的關照,

只要是自己家庭所能負擔的,

絕對不會向別人請求資助。

我們一家人省吃儉用,

辛苦一點,也沒什麼,

一家人只要平平安安在一起

就是我最大的心願。

錢還是去幫助比我們更需要幫助的人吧!”

不得不說,這段話太讚了。

從小教孩子自立自強,不輕易接受施捨。

我想王心儀能如此優秀,很大程度是贏在父母的正確的教育上。

雲南曲靖考生崔慶濤收到北大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正核爸媽在工地上攪拌砂漿。

深感父母的不容易,他暑期來到工地和父母一塊打工,每天工作十一二個小時。

他說走出大山還會回到大山,要為家鄉做貢獻,回報家鄉。

從他身上,我們看不出半點嬌慣和寵溺。

雖然父母給不了他優渥的物質生活,

但父母傳遞給他的這份獨立和擔當,就是他今生最大的財富。

5.

有人說,毀掉一個孩子的最好方法,就是去寵溺他。

然而太多的中國父母,並不明白這個道理。

他們奔著疼孩子的想法去寵溺孩子,到頭來卻是害了孩子。

一些父母更是不顧家庭條件,傾盡所有,讓孩子享受最好的生活條件。

他們覺得自己虧欠孩子,擔心孩子被別人比下去。

所以更加嬌慣、寵溺孩子,再苦再累,也捨不得讓孩子吃苦受罪。

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虛榮、享樂、講排場,不懂感恩。

那個對孩子有求不應的媽媽,後來再也無能為力了

他們衣服非名牌不穿,蘋果電子產品剛出新款就換,

和同學、朋友一頓飯甚至就上千。

前段時間新聞報道了一個19歲女孩,為還校園貸盜竊養母7萬元。

女孩不顧養母辛苦工作賺錢,轉走養母銀行卡內的錢用於和男友一塊吃喝玩樂。

後來母親幫她還清所有債務後,女孩竟然一走了之,連家也不回了。

被寵溺的孩子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懂得體諒父母的艱辛。

他們習慣享樂,不懂付出,不知感恩,被養成白眼狼。

如果真的愛孩子,父母們一定要明白:

養孩子的目的,不是為了把孩子捧在手心寵,而是為了那個流著自己的血的生命在這個世界裡獨自精彩綻放。

願天下父母,在為孩子操勞一生後,能換來孩子明媚的未來,也會獲得孩子的感恩與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