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服務」再加平台,航天信息「這一加」剛剛好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不管IT風雲如何變幻,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始終挺立潮頭。2018年是航天信息上市15週年。15年的風雨歷程,15年的成長與蛻變,在數字化轉型為整個IT產業發展帶來深刻變革的今天,航天信息用自己的探索和實踐正在書寫向“平臺+產品+服務”方向轉型的新篇章。

變,亦是不變

航天信息總經理於亮提到,多年前他讀過一本書《我看英特爾》,雖然書中的很多細節回想起來已十分模糊,但是有一句話他至今印象深刻——IT企業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企業要想發展和進步,就要不斷地變化,與時俱進。而航天信息的成功之道有一條至關重要,就是“變在前”。

總結過去15年企業成功的經驗,於亮脫口而出——創新。具體來說,創新又分成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管理創新,而排在首位的就是技術創新。

“產品+服務”再加平臺,航天信息“這一加”剛剛好

航天信息所處的IT行業本身就是一個技術創新非常快的行業。從成立至今,航天信息時刻不敢放鬆的,就是研發。雄厚的資金、龐大的技術團隊、航天的技術優勢、清晰的市場和客戶定位,保證了航天信息始終處於創新的快車道上。以現在最熱的區塊鏈技術為例,航天信息在兩年半前就成立了一支專門研究區塊鏈技術的團隊,並與國內的高校、組織經常互動。如今,航天信息在與區塊鏈相關的密碼算法、智能合約、區塊鏈交易效率、隱私保護等方面獲得了業界領先的研究成果。“我們的前瞻性研究和佈局覆蓋6大類、19大項,目前正在穩步推進中。這些前瞻性的研究必將對航天信息的轉型升極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於亮表示。

航天信息做研發還有一點與眾不同,就是產品研發與產品商業化同步進行,一支隊伍做技術研發的同時,另外一支隊伍則認真研究應用場景、分析客戶需求,當一項技術或功能成熟後,馬上就能實現商業化。用於亮的話說,技術研發成功之時,也是產品推出之日。還是以區塊鏈為例,航天信息抓住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應用場景——電子發票,將區塊鏈技術與電子發票相結合,使得發票可以作為報銷憑證或用於打官司等流轉用途的有效證據。據悉,航天信息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電子發票系統已經在多地上線運行了,運行效果很不錯。

除了堅持以創新驅動發展以外,航天信息的成功還得益於專注、責任感與合作共贏。長期以來,航天信息一直專注在B2B(企業)、B2G(政府)領域。現在,很多互聯網企業高度重視與航天信息合作,也是看重航天信息在2B、2G領域的資源優勢、濃厚積累和專業性。另外,作為信息化領域的“國家隊”,航天信息具有很強的使命感,始終不懈地努力和追求。秉承開放、合作共贏的理念,航天信息在業界樹立了很好的口碑。“打造一個完整的生態鏈,創新、專注、責任、合作,這是航天信息成功的秘訣。”於亮總結說。

轉型升級水到渠成

當今,數字化轉型的步伐越來越快,對於企業來說,既然不能抗拒它,那就盡力追趕它、適應它,踏準時代的節拍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在航天信息的成長曆程中,“轉型升級”這個關鍵詞,一直陪伴左右。回顧歷史,航天信息主要經過三個發展階段,即從單一業務到業務多元化,再到現在的聚焦金稅及企業市場、金融科技及服務、物聯網技術及應用三大業務板塊。

於亮介紹說,航天信息主要實現了六大轉變:業務形態從線下轉變為線上線下一體化,經營服務理念從被動轉變為主動,發展觀念從傳統思維轉變為互聯網思維,組織模式從戰略牽引轉變為以戰略為中心,創新形態由封閉轉變為開放創新,主業從防偽稅控單一業務轉變為金稅及企業市場、金融科技及服務、物聯網技術及應用三大業務板塊並舉。如今,航天信息的業務範圍已經拓展至稅務、公安、交通、糧食、金融、政務等多個行業,2017年非稅產業收入已經佔據總收入的77.9%,新業務與防偽稅控傳統業務對利潤的貢獻平分秋色。更添底氣的是,航天信息整合了全國營銷服務體系,建立了覆蓋全國的36家省級服務單位,高效服務於超過1200萬戶的企業客戶。

“產品+服務”再加平臺,航天信息“這一加”剛剛好

在劇變的時代,企業如果不是“自殺”(自我顛覆),就是“他殺”(被別人顛覆),或者被時代所“殺”。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對傳統企業的顛覆我們已經司空見慣。“互聯網+”為傳統IT企業指出了轉型升級的路徑。

在上市15週年這個關鍵節點上,航天信息明確地提出了向“平臺+產品+服務”轉型的目標。這一次,航天信息又踏準了時代的節拍。

談到此次轉型升級的背景,於亮歸納了以下幾方面內容。

首先,轉型升級是航天信息自身發展的必然需求。航天信息制定的“十三五”總體戰略目標是“創建國際一流IT企業集團”,到2020年確保實現非稅產業板塊利潤貢獻率超過60%,力爭年營業收入達到500億元,並具備千億元級的關聯資源控制能力。為了實現這些宏偉的發展目標,航天信息必須在轉型升級上有質的變化。

其次,在新技術、新趨勢的帶動和促進下,轉型升級是必由之路。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的發展,使得IT行業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身處其中的航天信息必須重新思考並明確自己的戰略和定位,這樣才能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最後,航天信息的轉型升級是為了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隨著市場和技術的顛覆性變化,航天信息服務的各類政府、企業客戶對信息化的需求也發生了重大變化,更迫切需要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實現融合式發展,這些都成了航天信息轉型升級的強大動力。

經過十多年的摸索和實踐,“產品+服務”被證明是適合航天信息的成功商業模式。但是面對新的形勢,“產品+服務”的模式也面臨著瓶頸和挑戰。於亮表示,航天信息從原來的“產品+服務”走向“平臺+產品+服務”,在平臺、產品、服務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展。

在2018年7月11日舉行的“航天信息上市15週年新品發佈會”上,航天信息正式推出“互聯網平臺”“會員服務”“智慧稅務”“區塊鏈平臺及應用”和“智慧零售及智慧酒店解決方案”五大領域新品。這也標誌著航天信息新一輪的轉型升級戰已經打響。

具體來看,“互聯網平臺”包括財稅互聯網平臺、企業徵信服務平臺和智慧市場監管平臺,是航天信息重點打造的三大業務平臺;新發布的“智慧稅務”包括稅種聯動、財政電子票據、電子稅務局三項業務,以智能高科技實現惠政、惠企、惠民;“區塊鏈平臺”可應用於電子發票、糧食質量追溯、供應鏈金融等領域;“會員服務”可為會員企業提供財稅提升、經營助推、諮詢解惑、人才培養等多維度、豐富的產品和服務權益;“智慧零售業務解決方案”和“智慧酒店業務解決方案”破解傳統企業轉型升級難題,為企業發展指明新方向。

從戰略到業務模式,從技術、產品到場景化的解決方案,航天信息的轉型升級落在實處。

企業信息化應用的“新入口”

向“平臺+產品+服務”轉型,這是航天信息在互聯網思維下的新主張。

近幾年,無論是資本層面還是企業實體,也無論是行業龍頭還是初創企業,平臺化都成了一種時髦。難道航天信息也想成為一家“典型的互聯網企業”?答案是否定的。

“產品+服務”再加平臺,航天信息“這一加”剛剛好

“以稅務業務為例,航天信息所說的產業升級,就是從以增值稅為核心的產品提供商和服務商,轉型為以局端業務和企業業務並重,用互聯網和信息新技術為國家各類稅務系統提供以電子稅務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化服務,同時以會員業務為抓手,更好地為企業提供增值服務。所謂企業轉型,就是改變航天信息的商業模式,將政策性收費轉化成市場性收費。”於亮表示,金稅及企業市場產業、金融科技及服務產業、物聯網技術及應用產業三大業務板塊齊頭並進、三足鼎立,是航天信息在今後一段時間實現轉型升級的核心內容。

向“平臺+產品+服務”轉型是航天信息的發展目標,但這一轉型並不是從今天開始的,航天信息旗下已經有了多家平臺化的企業。

於亮表示,航天信息的發展思路與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有所不同。互聯網企業大多以B2C業務為主,而航天信息的定位從未改變,就是聚焦在2B和2G領域。航天信息擁有1200萬優質的企業客戶,熟悉行業應用,擁有領先且成熟的行業方案,可以充分發揮線上線下一體的全國營銷服務體系的優勢,為客戶創造價值。無論是戰略、定位,還是解決方案和服務,航天信息與典型互聯網企業之間有明顯不同,而這種不同也成就了航天信息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未來,產品上的差異化會進一步縮小,快速、可靠、高質量的服務對於用戶來說更具價值。這正是航天信息的價值和優勢所在。去年,航天信息提出要做“系統集成商+大數據運營和服務商”就是順應潮流之舉。今年,航天信息再提平臺化,是想成為企業信息化應用的“新入口”,承載更多的客戶、應用,並打造合作共贏的生態價值鏈。

“平臺為王。”於亮表示,“其實互聯網平臺與平臺化公司是一回事。互聯網是大勢所趨,不管什麼行業,只要是與IT相關的企業和應用都必須以互聯網為基礎。”

馬雲說,未來30年,各行各業將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未來並不屬於互聯網公司,而是屬於利用好互聯網的公司。於亮則說,未來不會有互聯網公司、傳統IT企業之分,新一代IT企業比拼的就是服務,看誰能更準確地把握用戶的需求,解決好“最後一公里”的問題。

15年來,航天信息創造了多個業內第一:首次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的全國上線推廣,第一次漢字防偽技術在發票上的應用,全國第一張營改增發票的開出,全國第一家數字糧庫的誕生,全國第一次居民身份證的異地掛失受理,全國統一的第一版出入境業務管理系統的上線……轉型“平臺+產品+服務”,航天信息又在創造新的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