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之子2》與潮玩明星Molly跨界背後的品牌探索

炫目的舞美設計,此起彼伏的粉絲尖叫,隨著“我是《明日之子》第一季最強廠牌毛不易”這句開場,《明日之子》第二季的首場直播,也是見證“九大廠牌”誕生的一場比賽在8月3日正式拉開了帷幕。

《明日之子2》與潮玩明星Molly跨界背後的品牌探索

在看完這場比賽之後,小官發現相較於第一季,《明日之子》第二季的升級不僅是全新的舞美,全新的星推官加盟,和全新的九大廠牌及全新賽制這麼簡單,而是《明日之子》全新品牌升級後的全方位展示。單就舞美上說,這已經是《明日之子》第二季第三次升級舞臺,從新手戰到升級戰,再到最終版的舞臺設計,每次升級都有耳目一新之感。與以往我們看到的綜藝節目相比,《明日之子》第二季整個舞臺效果更加炫酷,充滿了科技感與未來感。在此之下,也體現著“明日之子”的深層品牌內核:尋找能夠引領未來潮流的音樂偶像。

《明日之子2》與潮玩明星Molly跨界背後的品牌探索

《明日之子》第一季在2017年以41.8億的播放量佳績穩居視頻網站節目播放量榜首,成為現象級網綜。《明日之子》第二季依然跳脫出了它的舒適區,將品牌全面升級貫徹到每一個環節,並把《明日之子》自身視為一個品牌IP加以運營。

《明日之子2》與潮玩明星Molly跨界背後的品牌探索

從“硬件”到“軟件”,實現《明日之子》品牌全面突破升級

又一個夏天來臨,《明日之子》第二季如約而至。但這一次,吸引我們注意的,不僅僅是李宇春、吳青峰、華晨宇、何炅、楊冪、毛不易等眾明星的加盟,以及全新的“明日之子”少年們,同樣吸引我們關注的是第二季全新升級的品牌戰略以及視覺語言。

《明日之子2》與潮玩明星Molly跨界背後的品牌探索

《明日之子》定位為一檔原創音樂夢想加速節目,在茫茫人海中挖掘到那些為未被世人發現的“獨一無二”的“音樂天才”,讓這些來自不同圈層,代表多元價值的選手去積極碰撞,讓他們的才華得到極致展現,最終選出能夠引領時下潮流、為年輕人所喜愛的“最強廠牌”。

基於這一品牌定位,《明日之子》第二季對視覺品牌做出了進一步的升級。在繼承第一季橙色這一品牌色調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飽和度,使之更具衝擊力,更加符合年輕觀眾的審美感受,同時這種日常中不太常見的高飽和橙色,也更具“未來感”,與明日之子尋找“未來偶像”的定位相契合。

《明日之子2》與潮玩明星Molly跨界背後的品牌探索

在整體視覺呈現上,則始終圍繞圓形花火這一品牌圖形進行延展。從對外推廣的海報、節目的字幕、舞臺背景動效到選手們的胸牌,圓形花火的元素始終有所呈現,而圓形花火象徵的正是夜空中綻放的煙花,

每一種煙花造型就如同擁有不同才華的年輕人,互相綻放,彼此照亮。

《明日之子2》與潮玩明星Molly跨界背後的品牌探索

而在舞臺設計方面,經過“新手戰”和“升級戰”,在本週的九大廠牌誕生戰中,代表“終極版”的舞臺,與前五期相比,呈現出鮮明差別性。在本週舉行的九大廠牌誕生戰中,九大廠牌選手擁有屬於自己的個人圓形舞臺,得票高的選手和得票低的選手之間舞臺效果和運用的技術要素都是不一樣的,這在視覺上能夠明確表現競爭緊張感,也與《明日之子》第二季提出的“一戰到底”的品牌賽制不謀而合。

《明日之子2》與潮玩明星Molly跨界背後的品牌探索

從節目內核層面來講,這一季的slogan從“就這樣唱”升級為“帶領、衝撞、正流行”。看似簡單的詞語變化,其實更多體現的是其品牌價值觀的調整與升級。所謂衝撞,不僅是不同潮流趨勢、音樂類型之間的碰撞,更是多元價值觀的碰撞、文化圈層的碰撞以及現在與未來的碰撞。通過多元價值觀的碰撞,引領新一代年輕人的興趣點,從而產生出真正屬於年輕人當中的“正流行”。這在已經誕生的九大廠牌選手身上,體現得一覽無餘。代表次時代網生力量的斯外戈、代表嘻哈衝撞的黃翔麒、代表獨立音樂生態的蔡維澤……都將在這個夏天,為代表正流行的“最強廠牌”衝刺。

《明日之子2》與潮玩明星Molly跨界背後的品牌探索

《明日之子2》與潮玩明星Molly跨界背後的品牌探索

從七億招商到與實體品牌跨界合作,《明日之子》品牌已具多重商業價值

《明日之子》這個品牌就像一座“寶藏”,只要深度的挖掘,它總能給你不斷製造驚喜。騰訊視頻企鵝影視高級副總裁馬延琨曾對《明日之子》做過這樣的評價。

在商業價值方面,《明日之子》第二季在招商時就曾給我們製造過很多驚喜。華潤雪花勇闖天涯superX以2億總冠名《明日之子2》,創造了網綜總冠名最高紀錄;綜合IP授權、音樂版權、用戶付費、衍生品開發等領域,都讓《明日之子》成為最具商業價值的綜藝IP。

而如今這座“寶藏”品牌又製造出了新的驚喜——把《明日之子》作為品牌IP與國內最大的潮流玩具IP綜合運營服務平臺泡泡瑪特攜MOLLY一起進行了一場有趣的跨界合作。

《明日之子》第二季與泡泡瑪特一起推出的“Molly明日之子限定款”,選了身著宇航服的Molly形象,並選取《明日之子》的全新品牌色,並且在其中加入明日之子LOGO及音樂元素,把《明日之子》品牌呈現出的未來性、科技感、潮流性通過這次與潮流玩具的跨界合作呈現出來。

《明日之子2》與潮玩明星Molly跨界背後的品牌探索

促成《明日之子》與泡泡瑪特合作的契機何在?

首先,《明日之子》選擇與泡泡瑪特一起跨界合作的原因是基於其對跨界合作這一流行趨勢的把握。在如今90後、00後的心中,新鮮、有趣的品牌跨界合作成為了打動他們的新形式。跨界,正逐漸成為品牌尋求突破的關鍵詞,所以我們看到過網易雲與酒店一起跨界合作開主題酒店,《王者榮耀》和蘋果合作推出定製版iPhone7/iPhone 7Plus,adidas聯手保時捷共同打造3D打印超輕量跑鞋等一系列成功的跨界合作案例。

而在這些成功的跨界合作案例背後,總是和目標消費群體一致分不開。而這也恰恰是《明日之子》品牌與泡泡瑪特品牌及潮流玩具消費者所共有的特徵。

《2017微博視頻白皮書》曾發表過這樣一組數據:《明日之子》第一季中16-20歲的人群佔比高達37.99%,可見《明日之子》品牌身上具有著強大的能夠吸引年輕化受眾關注的特質;而根據天貓2017年發佈的理想生活五大趨勢中,手辦的年銷量超過2億,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為興趣買單,潮流玩具已成為潮流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而在這其中泡泡瑪特旗下的Molly更是創造了年銷量超過一百萬個的成績,甚至在今年STS的競拍舞臺上,兩個珍藏版Molly最終拍出了16萬元的高價。可以說,在潮玩界,Molly是當之無愧的大明星。甚至,在今年STS的競拍舞臺上,兩個珍藏版Molly最終拍出了16萬元的高價。可以說,在潮玩界,Molly是當之無愧的大明星。

《明日之子2》與潮玩明星Molly跨界背後的品牌探索

Molly的設計師kennyswork微博分享斯外戈與Molly的合影

而基於共同目標群體所用心打造的“Molly明日之子限定款”,自然發揮了1+1>2的效果。

對於泡泡瑪特來說,當“Molly明日之子限定款”公仔出現在《明日之子》第二季的觀眾視野中的時候,儼然已經收割到了《明日之子》第二季觀眾們的心,使泡泡瑪特在原有潮流受眾的基礎之上,能夠吸引到更廣泛的綜藝觀眾的關注。而通過“Molly明日之子限定款”與《明日之子》第二季九大廠牌之一的斯外戈互動後,又以Molly與斯外戈形象相似,創造了自帶傳播屬性的話題。

《明日之子2》與潮玩明星Molly跨界背後的品牌探索

對於《明日之子》來說,這次合作也標誌著《明日之子》這個品牌突破綜藝IP的侷限,真正成為一個具有商業化價值的獨立IP,具有了獨立品牌的意義和價值。

《明日之子2》與潮玩明星Molly跨界背後的品牌探索

當其他綜藝節目還在苦於何種內容才能打動用戶,使網綜成功出圈的時候,《明日之子》已經採取了更加高層次的打法

——與潮流玩具跨界合作。通過這次合作,使品牌打入潮流玩具Molly自身所擁有的年輕受眾群體內部,在他們中產生口碑和影響,成為其打破綜藝圈層,打入潮流文化圈層內部、增加年輕用戶好感、增加《明日之子》品牌在潮流文化界影響力的重要一環,同時也是為精準挖掘更多潛在的垂直向用戶賦能、為《明日之子》第二季的“出圈”助力。

《明日之子2》與潮玩明星Molly跨界背後的品牌探索

同時,

這次合作也為《明日之子》品牌賦予了更多元、更廣闊的商業價值,使其與實體品牌的合作不再停留在綜藝冠名、廣告植入這個層面,而是作為一個具有獨立價值的IP與其他調性一致的品牌一起去創造更多的IP授權產品。

把網綜當做獨立品牌來運營,這種思路在網綜的營銷上還屬第一次,或許這就是成熟、原創的《明日之子》品牌所獨具的特質,而未來這座“寶藏”還會給我們創造什麼驚喜,我們不妨一起期待。

歡迎訂閱“首席娛樂官”,點關注不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