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過半 奉上華東畫廊最全「圖鑑」

2018年过半 奉上华东画廊最全“图鉴”

2018年过半 奉上华东画廊最全“图鉴”

今年7月7日,國際共享模式Condo由馬凌畫廊江馨玲引入上海。一時間,9家本地畫廊聯合13家海外畫廊,在上海西岸、M50和市中心等多個區域展開跨國合作的藝術聯展。在Condo模式下,每家本地畫廊(host gallery)免費向一家或多家受邀畫廊(guest gallery)提供展示空間,與其一同展示各自代理的藝術家的作品。Condo引入上海,不僅讓本地畫廊看到與海外畫廊的合作可能,也使業界再一次關注上海乃至華東地區當代藝術的活力。

2018年过半 奉上华东画廊最全“图鉴”

國內畫廊歷史不到三十年。據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AMMA)發佈的《中國畫廊行業調研報告2017》中顯示:去年,全國畫廊共4399家,其中,北京地區的畫廊佔總量的 31%;上海位居第二,佔比 17.56%。不過,作為畫廊業高速發展的城市,上海,乃至整個華東地區,仍沒發佈過比較系統的地區畫廊現狀報告。另一方面,相較北京,上海、杭州、南京沒有官方的 “畫廊協會”,畫廊之間的經營方向和運營理念也各不相同。在此基礎上,雅昌藝術網以調研問卷的形式,對上海、杭州、南京的部分畫廊展開調研。經收集約30家畫廊的數據後,試圖初步“圖解”2018年上半年的畫廊業態。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收到的有效問卷中,約八成畫廊位於上海,且經營當代藝術。故本文不能完全代表整個華東地區的畫廊現狀。

下面,我們一同打開“圖鑑”。

一、以上海為例,解析華東地區畫廊的整體面貌

二十多年來,中國畫廊與市場一同見證著從初生到成長的過程。據《中國畫廊行業調研報告2017》顯示:在中國,擁有二十年以上歷史的不到5%,大多數“成熟”畫廊的經營年限是在最近十年——2005年前後,國內曾迎來新生畫廊的高峰潮,但好景不長,受到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以及近幾年宏觀經濟的整體下滑,2011年至2015年創立的畫廊裡,能夠“生存”下來的僅佔14.1%。

上述時間軸也能反應華東畫廊的歷史。以上海畫廊為例,它們同樣經歷過三大階段:

一、2000年前後的初生期——如香格納(1996年)、華氏畫廊(1997年)、藝博畫廊(1999年)、視平線畫廊(2001年)、奧賽畫廊(2003年)等。這些畫廊主滬上“初嘗螃蟹”的人。市場運作上,他們摸索著畫廊和藝術家的代理機制,並在擁有二十多年曆史的上海藝博會上累計經驗;畫廊運營上,他們輾轉多個空間,見證滬上藝術園區M50、紅坊的誕生和轉型。奧賽畫廊創始人蔡彭城曾說:“中國大部分畫廊分兩類。一類是開關畫廊,一類是搬家畫廊,奧賽畫廊就屬於後者。”據蔡回憶,十多年來,奧賽已“搬家7次”。

二、2005年至2010年的高峰和轉型。2005後,滬申畫廊(2005年)、閬風藝術(2006年)、M藝術空間(2007年)、原曲畫廊(2007年)、艾可畫廊(2008年)、玉衡藝術中心(2008年)等先後創立,並逐步形成各自的經營方向。這一時期的畫廊已相對建立了與藝術家合作的方式。同時,M50依然是畫廊入駐上海的首選之一。

三、2010年後的多元發展期。2010年後,伴隨華府藝術中心(2010年)、德玉堂(2012年創立於北京)、天線空間(2013年)、BANK(2013年)、沒頂畫廊(2014年)、Liang Project Co Space(2016年)等畫廊的加入,滬上畫廊的業態更加豐富。另一方面,上海西岸的成功運作,各大民營美術館以及兩大當代藝博會——Art021和上海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的迅速發展,讓當代藝術在滬持續升溫。這為上海畫廊業的分佈帶來兩大結果:首先,繼北京後,上海成為港澳臺和海外畫廊進入中國大陸地區市場的窗口:2006年,來自香港的林明珠在滬開設第一家藝術門畫廊;2010年,在臺灣經營過龍門畫廊的李亞俐選址思南公館,創立龍門雅集;2009年,來自法國的杜夢堂畫廊來到上海,是滬上為數不多的法國畫廊;2011年,創立於1980年的法國菲利浦畫廊“落滬”,選址M50;2013年,韓國學古齋畫廊在M50開設分支;2014年,曾試圖在北京拓展中國市場的阿拉里奧“轉戰”上海,選址當年開業的新地標衡山坊,去年,該畫廊成為第一家進駐西岸的海外畫廊;去年,來自香港的馬凌畫廊、來自日本的大田畫廊也在西岸“安家”;今年下半年,貝浩登畫廊將迎來滬上首展覽……某些程度上,上述實例也是Condo進駐上海的前期條件。

其次,在當代藝術畫廊日益與國際接軌的同時,經營海派、新海派以及傳統書畫為主的畫廊也在持續發力,其中的代表有路畫廊、煌傑畫廊、敬華藝術空間等。不過,相較當代藝術畫廊逐漸形成的“聯合”形式(如空間聚集西岸、M50,如舉辦聯合開幕展),海派和傳統畫廊更獨立,通常各自為家。此外,經營當代和傳統的畫廊對對方的瞭解並不深入,屬“兩個圈子”。

二、華東畫廊與藝術家

(一)數量:由於各方面原因,絕大多數華東畫廊在創始地只有一家畫廊。此次問卷中,僅香格納和索美在其創始地——上海有兩個空間。

(二)畫廊面積:38.8%的華東畫廊擁有200-300平方米的空間;20.8%的畫廊有300-400平方米的空間;超過500平方米,以及低於100平方米的畫廊分別佔16.7%和5.5%。(以上面積已包含展覽空間、辦公空間、會議室和存儲空間等。)值得注意的是,畫廊空間的大小,或與創立年限、場租、稅收等因素有關,但無絕對關係。

(三)藝術家:

1、代理人數:據問卷顯示,代理一至五位、二十位以上藝術家的畫廊各佔15.79%。21.05%的畫廊分別代理5至10位藝術家,以及15至20位藝術家。26.32%的畫廊代理10至15位藝術家。

2018年过半 奉上华东画廊最全“图鉴”

2018年上半年 華東地區畫廊代理的藝術家數量分佈圖

值得注意的是,代理藝術家數量並不與創立年限完全相關。比如,有著21年曆史的華氏畫廊至今仍代理一至五位藝術家;而創立於2008年和2014年的艾可與BANK表示代理了15至20位藝術家。一位不透露姓名的畫廊主對此分析:“除部分畫廊之外,大多數畫廊和藝術家的合作和代理關係比較‘模糊’,這導致沒法精確算出代理(藝術家)人數。具體來說,有時,多家畫廊會同時代理一位藝術家的作品。這時,比較正規的代理方式有兩種,按照地區劃分,或按照作品(系列、媒介等)來分。不過,國內還更多相對鬆散的合作,也可能被畫廊稱為‘代理’。所以,在實際操作中,這個數據可能會發生浮動。”

2、代理藝術家年齡:

2018年过半 奉上华东画廊最全“图鉴”

2018年上半年 華東地區畫廊代理的藝術家年齡分佈圖

如圖顯示,在華東地區畫廊代理藝術家年齡分佈中,30至50歲的中青年藝術家佔比最高,總共約佔8成。其中,47.37%畫廊主要代理30至40歲的藝術家,31.79%的畫廊代理40至50歲以上的藝術家。此外,另有15.79%的畫廊主要代理50歲以上的藝術家,約6%的畫廊開始關注“90後”藝術家。

3、代理藝術家地區分佈:

2018年过半 奉上华东画廊最全“图鉴”

2018年上半年 華東地區畫廊代理的藝術家地區分佈圖

這是一道多選題。這組數據結果顯示,華東畫廊在代理藝術家方面,並未受到空間所在的地區影響。78.95%的華東畫廊正在代理全國各地的藝術家,21.05%的畫廊主要代理“以(工作、生活)在上海”為主的藝術家。截至目前,我們還未收到僅代理杭州、南京為主的藝術家的有效樣本,但這並不代表這類畫廊不存在或比例少。我們歡迎,本文發佈後,會有更多江浙畫廊參與進來。

這一數據還有驚喜發現,6成以上的華東畫廊(主要是上海的當代藝術畫廊)表示正在代理和合作來自海外的藝術家。另一方面,一些並未建立代理關係的畫廊也在關注西方當代藝術,但因“運輸、關稅”等問題尚未與他們心中的名單展開合作。

三、華東地區畫廊的經營範圍和運營情況

(一)經營範圍

2018年过半 奉上华东画廊最全“图鉴”

2018年上半年 華東地區畫廊 經營範圍

數據顯示,此次有效樣本中,84.21%的畫廊經營當代藝術或觀念藝術。經營雕塑、裝置和影像的畫廊分別佔比73.68%、57.89%和52.63%。相應的,經營傳統藝術、新水墨和寫實油畫的畫廊佔比21.05%、26.32%和15.79%。值得注意的是,如本文開頭所述,由於本次八成有效樣本為當代藝術畫廊,因此,華東地區實際在水墨/新水墨、傳統藝術上的佔比,還有明顯的浮動空間。

(二)運營情況

1. 過去三年運營情況:

2018年过半 奉上华东画廊最全“图鉴”

過去三年經營狀況

在參與本地調研的畫廊中,超過四成的畫廊坦言沒有盈利,其中,36.84%的畫廊表示過去三年整體“收支平衡”,5.26%的畫廊表示“虧損較多”。另有15.79%的畫廊表示“整體營利,偶爾虧損”。約四成畫廊表示空間盈利,稱“盈利狀況一般”和“盈利狀況良好”的各佔一半。

不過,據不願透露姓名的畫廊主表示,在整體經濟下滑的態勢下,畫廊的運營費用、盈利空間等“商業命脈”依然是畫廊主“不願說的秘密”。“很難從一份問卷中得到畫廊最真實的答覆。”該位畫廊主表示。

2.畫廊的主要支出分類:

2018年过半 奉上华东画廊最全“图鉴”

畫廊成本

若開一家畫廊,最主要的支出由哪幾個方面組成?我們請畫廊選擇最重要的三個支出方面。

從這次問卷結果中顯示,幾乎所有畫廊選擇了“日常支出”和“展覽支出”上。一般來說,根據畫廊的所在城市平均成本、空間大小、場地位置、員工人數、展覽規模、作品運輸與保險等方面,每家畫廊的日常支出和展覽支出均有不同。但從比例上,主要四項——平日運作成本、展覽成本、藝術家成本和稅收通常以4:4:1:1的比重分配。

數據顯示,一家上海畫廊的日常支出在每年40萬至180萬不等;展覽花費每年在20萬起,最高可達百萬,平均下來,上海畫廊舉辦一場展覽的成本在5至10萬左右。這些費用不包括參展藝博會(尤其是跨城或海外藝博會。)

3.2017年華東畫廊全年運營成本和銷售情況:

2018年过半 奉上华东画廊最全“图鉴”

2017年 華東地區畫廊全年成本

2017年,華東畫廊全年運營成本表中,超過7成的畫廊表示運營一家畫廊需要每年要投入百萬以上。兩成畫廊表示一年的運營費用在30萬至50萬。

2018年过半 奉上华东画廊最全“图鉴”

2017年華東地區畫廊銷售作品數量

成交額數量方面:2017年,15.79%的畫廊表示,一年內只售出10件以內的作品。21.05%的畫廊表示售出了10件至20件作品。六成畫廊表示成功出售30件以上的作品。以上數據來自畫廊展覽和藝博會售出的總和。

成交額方面,52.63%的華東畫廊表示。去年一年內售出100萬至500萬元的作品。15.79%的畫廊表示售出500萬至1000萬元的作品。約5%華東畫廊表示售出1000萬至3000萬元的作品。目前,沒有畫廊公開表示,去年一年成交額超過3000萬元。

四、針對今年上半年 “N問”華東畫廊

(一)上半年,畫廊是否和新的藝術家合作或代理?

2018年过半 奉上华东画廊最全“图鉴”

上半年 畫廊是否和新藝術家合作?

84.21%的畫廊表示,今年已與新藝術家進行代理或合作。5.26%的畫廊表示“目前沒有,但有計劃”。近11%的畫廊表示:“沒有”。

(二)在已有的經營範圍內,是否關注其他藝術門類?

2018年过半 奉上华东画廊最全“图鉴”

2018年上半年 華東畫廊是否關注新的藝術領域

84.21%的華東畫廊表示,正在關注經營範圍之外的藝術門類。15.79%的畫廊表示“沒有關注”。

(三)已關注其他藝術門類的畫廊,正在關注哪方面?

2018年过半 奉上华东画廊最全“图鉴”

2018年上半年 華東畫廊關注哪些新的藝術領域

從上述數據顯示,影像和攝影、數字媒體藝術是目前華東畫廊在經營原有方面之外,最關注的門類,分別佔比57.89%和52.63%。此外,3成畫廊表示,正在關注西方當代藝術,其中包括正在經營傳統書畫類的畫廊。

(四)上半年,華東畫廊舉辦了幾場展覽?與去年比有哪些變化?

2018年过半 奉上华东画廊最全“图鉴”

2018上半年 華東畫廊展覽數量

2018年过半 奉上华东画廊最全“图鉴”

2018上半年 華東畫廊較去年展覽變化

數據顯示,73.68%的華東畫廊表示,上半年舉辦了3場以內的展覽;15.79%的華東畫廊舉辦了3至5場展覽;約一成畫廊舉辦5場以上的展覽。針對這一數據,73.68%的畫廊表示辦展頻次與去年“基本持平”:15.79%的畫廊表示增多;10:53%的畫廊減少了展覽頻次。

(五)畫廊今年計劃或已參與哪些藝博會?與去年比是否有變化?

2018年过半 奉上华东画廊最全“图鉴”

2018上半年 華東畫廊藝博會次數

數據顯示,七成以上的華東畫廊在今年去5次以內的藝博會。其中,去三次以內的佔總數的六成。63.16%的華東畫廊表示,去藝博會的次數與去年“基本持平”。兩成畫廊表示減少去藝博會的次數;15%的畫廊加了藝博會的投入。

2018年过半 奉上华东画廊最全“图鉴”

2018上半年 華東畫廊較去年相比參展藝博會的變化

一家減少藝博會頻次的畫廊表示:“儘管藝博會的數量增多,但是依然需要找到合適自己的藝博會。”另一家表示:“藝博會也應當不斷隨著市場變化而變化。我們發現,近來的藝博會無心意,更賣不出什麼作品。”

2018年过半 奉上华东画廊最全“图鉴”

2018上半年 華東畫廊計劃或已參加的藝博會

在目前參與調研的華東畫廊中,半數畫廊計劃參加ART021,四成畫廊選擇參加西岸藝博會,約兩成的畫廊計劃參展影像上海藝博會。此外,還有畫廊表示計劃參加臺北當代、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紐約軍械庫、紐約Frieze、布魯塞爾藝博會等。

(六)、今年上半年,華東畫廊“賣”得好嗎?

2018年过半 奉上华东画廊最全“图鉴”

2018上半年 華東畫廊售出作品數量

我們把最關鍵、也最“敏感”的問題放到最後。數據顯示,36.84%的畫廊稱今年上半年已售出10件以內的作品;四成畫廊表示售出10至30件作品。兩成畫廊表示售出了30件以上的作品。半數畫廊表示,已售作品單價在10萬以內;三成畫廊成功出售過十至二十萬元的作品;二成畫廊表示出售過單價二十萬至五十萬的作品;另有約四分之一的畫廊出售過單價五十萬元以上的作品。理性收藏的階段,單價十萬元以內的作品“賣得最好”暗示了幾個可能性:一、有理性的新藏家入場,購買價格入門級的作品試水藝術收藏;二、年輕藝術家(當然價格和年齡並不能劃等號)得到關注,成熟藏家的收藏開始洗牌;畫廊代理的藝術家更多元;四、經濟下滑,除入門級作品以及高價的“硬通貨”,處於中間價位的作品需要更多收藏沉澱。

2018年过半 奉上华东画廊最全“图鉴”

2018上半年 較去年同期 華東畫廊出售作品對比圖

2018年过半 奉上华东画廊最全“图鉴”

2018上半年 華東畫廊出售作品單價圖

【結語】這份“圖鑑”只是一個開始。我們知道,當它被更多畫廊知曉、參與後,報告中的數值可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我們希望以此拋磚引玉,讓更多人知曉、瞭解華東地區畫廊目前的業態和發展,若感興趣,歡迎掃碼繼續完成這份問卷。讓它的價值更接近真實、更有力。

掃碼完成《2018年上半年華東地區畫廊調研問卷》

2018年过半 奉上华东画廊最全“图鉴”2018年过半 奉上华东画廊最全“图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