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區河湖生態治理成效明顯 「龍鬚溝」變成游泳場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姜鴻麗

見習記者 苟立鋒 通訊員 陳小纖

7月31日,常德市武陵區蘆荻山鄉天藍水碧,中心河沿岸草木茂盛。一大早,中心河黃愛段兩側堤岸和親水平臺聚滿了人,他們是前來觀看鄉第二屆趣味游泳比賽的。

“砰!”隨著一聲槍響,運動員們縱身躍入水中。18個村(社區)的120多名選手在中心河50米賽道上參加接力游泳、推球泳進等趣味游泳比賽,岸上的人熱情吶喊加油。

“10公里長的中心河,實際上是鄉里一條主排灌渠,原來裡面長滿水葫蘆和‘革命草’,水面漂著垃圾,成了‘龍鬚溝’。現在水面乾淨了,水質好了,我們才能下去游泳啊!”當地村民陳基順說,他曾養鴨4000多隻、養魚60多畝。為配合河湖生態治理,他和鄉里300多戶養殖戶一起退養,轉種水稻。

武陵區副區長金星武站在岸邊,看著眼前的熱鬧場景,感慨地說:“蘆荻山鄉舉辦趣味游泳比賽,既讓村民見證河湖生態治理效果,也是一次宣傳,引導村民注意保護環境。”

金星武介紹,近兩年來,武陵區每年投入1000多萬元治理農村環境,推動畜禽退養,綜合治理河湖,收效明顯。特別是去年實施河長制以來,全區將81條總長300多公里的河渠和麵積2平方公里的湖泊納入河(湖)長制管理,投入2000多萬元完成了4處機埠改造,整治沅水水源保護區生態環境,嚴厲打擊河道非法採砂,關閉碎石場,拆除網箱養魚,統防統治面源汙染5萬畝,並開展溝渠塘壩清淤行動,全區河湖水質明顯改善。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陸華聲在線官網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載授權:0731-84329818蘇女士。轉載須註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