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居里夫人——陸士嘉

引言

前面介紹了現代流體力學的奠基人普朗特,那麼這次就介紹他的唯一亞裔女博士陸士嘉。不知道大家對陸士嘉瞭解的怎麼樣,但是大多數人應該聽說過高曉松,而陸士嘉就是高曉松的外婆!當然,陸先生的名頭還有很多---中國流體力學奠基人之一,中國第一個空氣動力學專業的創辦者,她還是著名力學家、兩院院士張維(深圳大學創辦者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世界工程師學會聯合會副主席,德國工程師學會、德國國家橋樑與結構工程學會高級會員,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會長)之妻,晚清山西巡撫陸鍾琦的孫女。她長期從事空氣動力學和航空工程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倡導旋渦、分離流和湍流結構的研究。她還是北京航空學院(也就是現在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籌建者之一。

中國的居里夫人——陸士嘉

陸士嘉


生平

陸士嘉(1911.3.18-1986.8.29),原名陸秀珍,蕭山城廂鎮人。

宣統三年(1911年),祖父陸鍾琦,父親陸光熙於辛亥革命中被革命軍殺害。初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小學。

1929年自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女子中學畢業後。考入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

1933年畢業,後任教於河北大名第三女子師範學校、北京志成中學。

1938年至1942年間赴德國哥廷根大學留學並獲博士學位。初學物理學,後師從近代流體力學奠基人路德維希·普朗特,她也是普朗特的唯一一位中國博士。其後任教於柏林高等工業學校,並曾在薩克遜堡造船廠柏林設計研究部任工程師。

1941年,生女張克群。

1944年,研究部在戰爭中被轟炸,她便回到哥廷根大學工作。

1946年,輾轉回國後,她曾先後在北洋大學航空系、清華大學水工試驗研究所任教。

1952年,參與籌建北京航空學院。

1951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

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1年,任北京航空學院數學力學系副主任。

1962年,籌建了空氣動力學研究室並任主任。

1981年,中國科學院將其列為學部委員(院士)候選人,但她辭而不就。

她還是第一至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常委,全國婦聯執委,中國空氣動力學研究會副理事長。

1986年在北京逝世。


軼事

1、做中國的居里夫人

陸士嘉出生時正當國弱民貧、列強環伺;幼年時,陸士嘉的父親去世,她於是隨母親寄居叔父家,社會的動盪和家庭的變故並沒有使陸士嘉屈服,反而鍛煉出她剛強的意志。

中國的居里夫人——陸士嘉

普朗特

1937年,陸士嘉赴德國留學。在那裡,她聽聞中國遭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消息,便毅然放棄原本的物理專業,改學航空,並登世界流體力學權威普朗特之門要求拜師。普朗特教授從不招收女研究生,更瞧不起來自落後的中國的學生,加之當時已公開宣佈不再收徒,便一口回絕了陸士嘉的請求。陸士嘉不甘心,抱著“外國人看不起中國,我就一定要為中華民族爭口氣”的信念,向普朗特提出了考試的要求,她說:“如果我考試成績不好,我決不乞求。”面對這位有強烈民族自尊心、倔強和自信的中國姑娘,普朗特同意出題考她。結果陸士嘉的考試成績之好大出普朗特意外,普朗特遂改變心意,欣然接受陸士嘉為徒。由此,她成為了普朗特正式接收的唯一一位中國留學生,同時也是這位著名教授的關門弟子。

2、張維為夫錢學森為友

陸士嘉幼年在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小學讀書,與班級裡的兩位同學結成好友,親密無間。這兩位好友,一個是中國著名力學家、兩院院士張維(後來是陸的丈夫),另一個是享譽海內外的“人民科學家”、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錢學森。在之後的歲月裡,前者成為她相濡以沫的丈夫,後者則是他們夫妻一生的忠誠摯友。

三十年代,懷著同樣的科學救國理想,三人先後遠渡重洋、去國外留學深造。錢學森在美國先讀航空工程,後專攻應用力學、高速空氣動力學;陸士嘉在德國攻讀空氣動力學;張維則是先去英國,後轉德國,由土木工程改學固體力學。共同的理想,讓這三個幼年好友又成為了學術領域的同行,也堅定著他們學成歸國的決心。五十年代中,歷盡艱辛,終於得以在祖國重逢的三人相繼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祖國建設道路上的同志。

中國的居里夫人——陸士嘉

張維陸士嘉夫婦

這裡面還有段有趣的學緣。錢學森是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美國工程學家”、力學大師馮•卡門的得意門生,而馮•卡門則是陸士嘉的導師普朗特教授最早的研究生。錢學森破除萬難回到祖國,與隔絕音訊三十餘年的好友夫婦再度歡聚時,張維提及這層關係時,錢學森連連對陸士嘉說,對、對、對,我應該叫你師姑!

陸士嘉先生逝世後,中國空氣動力學研究會和北京航空學院等單位聯合舉辦了《紀念陸士嘉教授學術報告會》。錢學森出席會議,真摯地懷念道:“在陸士嘉同志最後的歲月裡,我和蔣英每一個多月都去協和醫院探望她。儘管她疾病痛苦,但她和我們談的都是國家和世界大事。而且‘事理看破膽氣壯’,言談中充滿了對建設我們國家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信心。所以,陸士嘉同志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學者、科技工作者、社會活動家,我們開這個會紀念她是完全應該的。”

3、婉拒院士名頭的高風亮節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93年改稱“中國科學院院士”),是國家設立的科學技術最高學術稱號,代表著崇高的榮譽與權威。

十年動亂期間,原本每兩年一次的學部委員增選早已停止,直到1979年,經黨中央和國務院批准,這一工作才重新開展起來。1981年,中科院召開學部大會討論學部委員補選,陸士嘉以在中國科學界崇高的德望、深厚的學術造詣和對祖國科學事業做出的重要貢獻,在第一輪討論中被列入了候選人名單。按工作要求,候選人需要有三位學部委員的推薦,但陸士嘉卻得到了七位學部委員不約而同的推薦。

陸士嘉卻沒有為這個消息欣喜,反而向領導表示,自己並不適宜做學部委員候選人。在北航校領導多次動員、勸說之下,陸士嘉才勉強填寫了表格。但第二次討論,再次被列入候選人名單後,陸士嘉考慮再三,最終決意謙讓。這一次,領導和同志們的勸說再也無法動搖她的心意,她仍堅持自己的觀點:“年紀大的同志應該主動設法為中青年同志創造條件,宜將機會讓給傑出的中年科學家,讓他們在前面發揮作用。我們這些人不當委員也會提意見、出主意,絕不能由於我們而擋住他們,這樣對我們的科學事業發展不利。”她力排眾議,直接給中國科學院寫信,懇求將她的名字從候選人名單中刪去。

領頭推薦她的嚴濟慈教授惋惜道,真是可惜,別人都是爭相往上評,她都當上了還給辭了!對此,陸士嘉誠懇地解釋說:“同志們的心情我理解,但畢竟我年紀大了,中青年人上去會比我幹得好,我們應該創造條件讓他們上。”中國科學院在給陸士嘉的回信中高度讚譽了她的高尚情操:“體現了一個共產黨員、一位老科學家謙虛、禮讓的精神和好作風。”

中國的居里夫人——陸士嘉

陸士嘉在指導學生


著作及成就

1、《流體力學》(清華大學出版社,1947年)

2、《空氣動力學》(清華大學出版社,1949年)

3、《高速粘性流體力學》(北京航空學院,1959年)

4、《高超音速流》(與張涵信、吳江航合著,北京航空學院,1960年)

5、《附面層理論》(北京科學教育出版社,1961年)

6、《電磁流體力學》(北京航空學院,1962年)

7、《流體力學概論》(譯者,作者:普朗特,科學出版社,1981年)

學術:

陸士嘉學識理論精深,尤以粘性流體力學見長。她還關心、支持新興流體力學分支理論研究,為發展磁流體力學、生物流體力學、分離流和旋渦運動為主體的流體力學做了大量工作。

20世紀60年代初,她積極從事粘性流體力學和電磁流體力學的研究,寫出了《電磁流體力學》講義,並親自開出了粘性空氣動力學課程。60年代中,她組織青年教師開始了對高超聲速的氣動力學的研究。“文化大革命”後期,她關心和支持生物流體力學的發展,和其他教師一起進行湍流結構的研究。

20世紀80年代初,她作為中國空氣動力學研究會副理事長,發起並主持新興分支分離流和旋渦運動研究,並召開全國性學術討論會。她所從事研究的問題,常常是本學科前沿有待開拓的問題。

陸士嘉一直關注國際流體力學的發展,重視與國外的交流和合作,她先後推薦過幾十名流體力學工作者出國學習、進修、交流和合作。她要求他們充分利用國外良好的學習條件多出成果,為國爭光,同時專心學習,開闊眼界,掌握國際上最新的發展方向。改革開放後,在陸士嘉的努力和支持下,北航開始與德國宇航學院哥廷根流體力學研究所合作 。

陸士嘉以其豐富的研究經驗和高深的學術造詣,關心並支持對一些新興流體力學分支學科的研究。在60年代初,她積極從事粘性流體力學和電磁流體力學的研究,寫出了《電磁流體力學》講義,並親自開出了粘性空氣動力學課程。

人才培養:

1952年,中央決定創建一所新型的航空高等學府——北京航空學院。陸士嘉擔任建校籌備委員會委員。陸士嘉是北航第一任空氣動力學教研室的主任,也是建立中國第一個空氣動力學專業的主要奠基者之一。她明確提出此專業是為航天航空建設服務的工程性質的專業,其教學計劃要根據中國實際情況制定。在教學上應是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並重的,同時,還強調教學科研要結合生產實踐。30多年來,這個專業為國家培養了千餘名本科生和研究生 。

教研室成立之後,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先後開設了理論空氣動力學、實驗空氣動力學、附面層理論、水力學等多門課程,使教研室工作很快走上正軌。她自己以身作則,始終在第一線擔任教學工作,為學生講授理論空氣動力學等課程。

1962年,她作為數學力學系副主任,積極主張和籌建成立了空氣動力學研究室,並首任該研究室主任。同年,她作為著名的流體力學家,在周總理的關懷下參與了中國第二個科學發展規劃的制訂工作,對中國力學學科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中國的居里夫人——陸士嘉


陸士嘉一生志存高遠、胸懷祖國,為學校的創建和中國航空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陸士嘉一生嚴謹治學、丹心育人,作為普朗特教授唯一的女博士生、新中國流體力學的奠基人之一,為發展磁流體力學、生物流體力學、分離流和旋渦運動為主體的流體力學做了大量工作;陸士嘉先生一生修身立德、淡泊名利,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鬥終生,踐行了莊嚴的入黨誓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