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九大碗之夾沙肉:鮮香甜糯 老少咸宜

小時候吃席,九大碗是必不可少的幾道“硬菜”,其中,就有老人、小孩極為喜歡的“夾沙肉”。菜名非常形象,是用肥瘦相間的五花肉,中間夾上豆沙,底下輔以糯米,上籠屜蒸制而成。熟透之後,糯米浸了油潤,清甜軟糯,肉入口即化,肥而不膩,最得桌上老少之歡迎。

四川九大碗之夾沙肉:鮮香甜糯 老少咸宜

“夾沙肉”又名“甜燒白”,在物資不豐腴的年代,吃席時可算是大大地讓人打一場牙祭。只可惜,讀書君經歷的八九十年代,一桌上每人的甜燒白是定量的,基本上一人只得一片而已。在父母那一輩,吃席就更是難得的“開葷”。聽老人擺當時的龍門陣,每每聽得入神,既心酸又覺滋味無窮。

說,當年一家人小孩多,需要排次序去吃席,這次老大去,下次換老二,再下換老三。而擔上吃席重任的孩子,也並不能就隨意吃了,像“甜燒白”“肘子”這樣的大菜,是捨不得自己吃的,會帶回去給家裡的老人吃。據說,當時他們都會隨身帶上一個碗,每人僅止一片的“甜燒白”“鹹燒白”或是其他定量的菜式,都收起來,帶回家。

四川九大碗之夾沙肉:鮮香甜糯 老少咸宜

這樣的吃席方法,自我小時候,就沒有再出現。一是農村生活條件在逐漸變好,二是家庭負擔也漸漸變輕了。而這片“夾沙肉”背後的吃席故事,卻讓我常常想起。

想起在那個年代,和我一樣年紀的母親,坐上桌時,對著極愛的夾沙肉,卻是隻得收起來,無法一嘗其香甜。所幸,後來的後來,什麼菜,都能敞開肚皮吃了。

四川九大碗之夾沙肉:鮮香甜糯 老少咸宜

甜燒白,還有種“變體”讀書君極是喜愛。不夾豆沙,而是用五花肉卷紅棗,紅棗真真甜,村人形象地稱之為“龍眼甜燒白”,小孩子最愛。

甜燒白製作方法也很簡單,在此摘錄給大家:

①選取新鮮、肥瘦相間的五花肉,過水,趁熱抹一層糖紅晾涼。

②糯米上籠蒸成糯米飯,拌入紅糖,放熟豬油拌勻。

③豆沙用熟豬油翻炒,下紅糖再炒幾下剷起,晾涼備用。

④將肉切成5釐米長、3釐米寬、0.5釐米厚的夾層片(第一刀切到皮上,不切斷,第二刀切斷),每片肉中間夾上一份炒熟的豆沙,裝入蒸碗,再填入糯米飯,隔水蒸至熟透。

吃時翻扣入盤,灑上白糖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