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讀書日|盤點那些讓人手不釋卷的「讀書伴侶」

有人云:春來不是讀書日,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蟲冬又冷,這樣看來,一年四季都未有讀書好辰光。事實呢?顯然並不如此。對於愛書人來說,無論什麼光景,只要握有一本書,大概都是能夠手不釋卷的。

什麼樣的場景,最有讀書氛圍?

寒夜一盞青燈

讀書君取名“讀書燈下”,自是夜讀的忠實擁躉,因而,首先將夜裡青燈放在第一。陸游有“白髮無情侵老境,青燈有味似兒時”,白髮無情催人漸入老境,伴我讀書的青燈卻一如兒時般親近有味。夜裡的一盞燈火,無疑是讀書時最好的伴侶之一。

4·23讀書日|盤點那些讓人手不釋卷的“讀書伴侶”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古時沒有電燈,一盞如豆的燈火是讀書的必須,同樣也是最佳伴侶之一。尤其寒夜,萬籟俱寂,燈火搖曳,映照書卷,極易入神。

入夜一簾雨聲

許多人不愛雨,因為有雨便無法出門,讀書君則偏偏愛雨,因為當雨聲滴滴響起,打樹葉,窗臺,全世界彷彿剝去了嘈雜,只餘這一種聲音,此時讀書,自有一番風味。

4·23讀書日|盤點那些讓人手不釋卷的“讀書伴侶”

古人雨時更無法出門,所以同是讀書好時光,尤其夜雨迷離,萬籟俱寂時,更是手捧黃卷的絕佳時光,不信你看:“一燈如螢雨潺潺,老夫讀書蓬戶間”“寒生點滴三更雨,喜動縱橫萬卷書”“夜雨深館靜,苦心黃卷前”。

春來一壺新茶

晴日窗前細細煮水、沏茶、撇沫,一壺茶香,一卷書香,豈不相得益彰?

4·23讀書日|盤點那些讓人手不釋卷的“讀書伴侶”

試看陸游《臨安春雨初霽》:“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是否寫出了烹茶讀書作文的閒暇時光?

點燃一炷薰香

古人讀書,或有儀式感,讀書之前,焚香淨手,多有之。因而,燃一炷香,於嫋嫋香氣中讀書,也是非常舒適的。陸游《秋日焚香讀書戲作》有云:世事無端自糾紛,放翁隱几對爐燻。

4·23讀書日|盤點那些讓人手不釋卷的“讀書伴侶”

又云:清夜炷爐香,嫋嫋起孤雲。試想這氛圍,應是極好的。

松竹歲寒二君子

松,竹,歲寒二君子,歷霜雪而不枯,有著高潔的品質,在讀書人心中的地位自不一般,有此君子相伴,自是讀書好氛圍。置身竹海松濤,聽風陣陣,再伴讀書聲,多美好!

4·23讀書日|盤點那些讓人手不釋卷的“讀書伴侶”

所以有“從此靜窗聞細韻,琴聲長伴讀書人”“燈火紙窗修竹裡,讀書聲”。

當然,如果步入自然,與美好的自然萬物同在,和暖的清風,明媚的陽光,萋萋的芳草,山嶽,河流,大地,又無一不是讀書的好場景了。看看這:冉冉木葉下,蕭蕭山水秋。浮雲帶田野,落日抱汀州。手捧一卷,隨處倚坐,是否妙哉?

4·23讀書日|盤點那些讓人手不釋卷的“讀書伴侶”

最後,獻上讀書君心目中的理想讀書地——

道由白雲盡,春與清溪長。

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

閉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

幽映每白日,清輝照衣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