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逐客書》:一篇流傳千年的優秀公文

《諫逐客書》:一篇流傳千年的優秀公文

誠然,《諫逐客書》是一篇優秀古代公文,也是應用寫作法定公文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如果恰巧大學時你讀的時秘書或者秘書類的專業,那麼,你一定學過這篇文章。

《諫逐客書》是一篇議論文,並不是書信。

這篇公文的作者是李斯,那麼,李斯為什麼要寫這篇《諫逐客書》呢,他的目的又是什麼,他這麼做有什麼意義?

李斯寫這篇《諫逐客書》,是因為,原本在秦國當差的李斯,被當時的秦王嬴政驅逐出境。

那個時候,秦始皇還是秦王,我們只能叫他秦王政,秦王政為什麼要趕走李斯呢?

這是因為,有一個叫鄭國的韓國人,在秦國秘密實施了一個計劃,這個計劃叫做疲秦計劃。

疲秦計劃從字面上理解就是,使秦國疲勞,無暇他顧。

由於秦國經常攻打旁邊的韓國,韓國瀕臨滅亡。

韓國為了阻止秦國攻打韓國,於公元前246年,派一個叫鄭國的水工,去秦國遊說秦王政,向秦王嬴政獻策說,我鄭國是學水利的,可以幫助秦國修一條水渠,灌溉農田,讓秦國變強。

秦王嬴政一聽,覺得不錯,既然是為了強大秦國,那就修吧。

其實,鄭國的這一計策,看似幫助秦國,實則是為了借修建水渠之名,耗費秦國的人力,物力、財力,進一步削弱秦國的軍隊。

後來,這件事情敗露了。

《諫逐客書》:一篇流傳千年的優秀公文

敗露之後,秦國的宗室大臣門就向嬴政進言,他們說,這些來自列國的秦國客卿,大多數都是來阻礙秦國發展的,應當把他們都攆滾蛋。

秦王覺得也對,既然來阻礙秦國發展,留著你們幹什麼,就採納了宗師大臣們的意見建議。

於是乎,秦王嬴政下令,你們這些五湖四海的鳥人,都給老子滾出秦國。

再於是乎,秦國上下,掀起一股驅逐列國客卿的熱潮。

當時的李斯是楚國的上蔡人,這位河南老鄉來秦國求職,剛謀得不錯的職位,前途一片大好,卻因為這件事情,竟然也在驅逐之列。

既然人家攆咱滾蛋,咱還厚著老臉呆在那幹啥。再不走,就得腦袋搬家了。

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個姑娘,哦不,是不帶走一片雲彩。

李斯被驅逐,心裡是非常惶恐的,畢竟他拋家棄子,不遠千里來到秦國,一展自己才華,想要實現自己的抱負。

可現在,才華還沒展現,抱負還沒實現,就被攆滾蛋了,心裡決然不爽。

不爽歸不爽,該走還是要走的。

但在上路前,李斯決定,主動上書,勸說秦王嬴政說,不要攆他們這些人走。

當然,不讓秦王攆他們滾蛋也可以,你總得給我一個理由吧?

那好,你不是要理由嗎,老子給你理由,你聽好了:

《諫逐客書》:一篇流傳千年的優秀公文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來邳豹、公孫支於晉。此五子者,不產於秦,而穆公用之,並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並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縱,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於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此數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之,何也?必秦國之所生然後可,則是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鄭、衛之女不充後宮,而駿良駃騠不實外廄,江南金錫不為用,西蜀丹青不為採。所以飾後宮,充下陳,娛心意,說耳目者,必出於秦然後可,則是宛珠之簪,傅璣之珥,阿縞之衣,錦繡之飾不進於前,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於側也。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衛》、《桑間》,《韶》、《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今棄擊甕叩缶而就《鄭》、《衛》,退彈箏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讎,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

《諫逐客書》:一篇流傳千年的優秀公文

李斯洋洋灑灑說完後,秦王嬴政臉一黑,指著李斯說,你說的啥玩意,聽不懂。

搞得秦王嬴政差點就要罵娘。

李斯說,既然你聽不懂,那好,我講的明白點,你仔細聽(譯文)。

我聽說官吏在商議驅逐客卿這件事,私下裡認為是錯誤的。

從前秦穆公尋求賢士,西邊從西戎取得由余,東邊從宛地得到百里奚,又從宋國迎來蹇叔,還從晉國招來丕豹、公孫支。這五位賢人,不生在秦國,而秦穆公重用他們,吞併國家二十多個,於是稱霸西戎。秦孝公採用商鞅的新法,移風易俗,人民因此殷實,國家因此富強,百姓樂意為國效力,諸侯親附歸服,戰勝楚國、魏國的軍隊,攻取土地上千裡,至今政治安定,國力強盛。秦惠王採納張儀的計策,攻下三川地區,西進兼併巴、蜀兩國,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漢中,席捲九夷各部,控制鄢、郢之地,東面佔據成皋天險,割取肥田沃土,於是拆散六國的合縱同盟,使他們朝西侍奉秦國,功烈延續到今天。昭王得到范雎,廢黜穰侯,驅逐華陽君,加強·鞏固了王室的權力,堵塞了權貴壟斷政治的局面,蠶食諸侯領土,使秦國成就帝王大業。這四位君主,都依靠了客卿的功勞。由此看來,客卿哪有什麼對不住秦國的地方呢!倘若四位君主拒絕遠客而不予接納,疏遠賢士而不加任用,這就會使國家沒有豐厚的實力,而讓秦國沒有強大的名聲了。

陛下羅致崑山的美玉,宮中有隨侯之珠,和氏之璧,衣飾上綴著光如明月的寶珠,身上佩帶著太阿寶劍,乘坐的是名貴的纖離馬,樹立的是以翠鳳羽毛為飾的旗子,陳設的是蒙著靈鼉之皮的好鼓。這些寶貴之物,沒有一種是秦國產的,而陛下卻很喜歡它們,這是為什麼呢?如果一定要是秦國出產的才許可採用,那麼這種夜光寶玉,決不會成為秦廷的裝飾;犀角、象牙雕成的器物,也不會成為陛下的玩好之物;鄭、衛二地能歌善舞的女子,也不會填滿陛下的後宮;北方的名驥良馬,決不會充實到陛下的馬房;江南的金錫不會為陛下所用,西蜀的丹青也不會作為彩飾。用以裝飾後宮、廣充侍妾、爽心快意、悅入耳目的所有這些都要是秦國生長、生產的然後才可用的話,那麼點綴有珠寶的簪子,耳上的玉墜,絲織的衣服,錦繡的裝飾,就都不會進獻到陛下面前;那些閒雅變化而能隨俗推移的妖冶美好的佳麗,也不會立於陛下的身旁。那敲擊瓦器,拍髀彈箏,烏烏呀呀地歌唱,能快人耳目的,確真是秦國的地道音樂了;那鄭、衛桑間的歌聲,《韶虞》《武象》等樂曲,可算是外國的音樂了。如今陛下卻拋棄了秦國地道的敲擊瓦器的音樂,而取用鄭、衛淫靡悅耳之音,不要秦箏而要《韶虞》,這是為什麼呢?難道不是因為外國音樂可以快意,可以滿足耳目官能的需要麼?可陛下對用人卻不是這樣,不問是否可用,不管是非曲直,凡不是秦國的就要離開,凡是客卿都要驅逐。這樣做就說明,陛下所看重的,只在珠玉聲色方面;而所輕視的,卻是人民士眾。這不是能用來駕馭天下,制服諸侯的方法啊!

我聽說田地廣就糧食多,國家大就人口眾,武器精良將士就驍勇。因此,泰山不拒絕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捨棄細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有志建立王業的人不嫌棄民眾,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因此,土地不分東西南北,百姓不論異國它邦,那樣便會一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賜福運,這就是五帝、三王無可匹敵的緣故。拋棄百姓使之去幫助敵國,拒絕賓客使之去事奉諸侯,使天下的賢士退卻而不敢西進,裹足止步不入秦國,這就叫做“借武器給敵寇,送糧食給盜賊”啊。

物品中不出產在秦國,而寶貴的卻很多;賢士中不出生於秦,願意效忠的很多。如今驅逐賓客來資助敵國,減損百姓來充實對手,內部自己造成空虛而外部在諸侯中構築怨恨,那要謀求國家沒有危難,是不可能的啊。

《諫逐客書》:一篇流傳千年的優秀公文

秦王嬴政看了李斯的《諫逐客書》,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對這些客卿說,同志們,你們別走了,我需要你們跟我一起統一六國。

後來,李斯這一幫子客卿,就留了下來。

那麼,李斯何以用一篇文章就打動了秦王嬴政呢?

這是因為,李斯的這篇《諫逐客書》寫的很有高度,他在論證秦國驅逐客卿的錯誤和危害時,沒有說逐客是對還是錯,也沒有提及自己個人的進退出處,而是站在“跨海內,制諸侯”,完成統一天下大業的高度上,來分析闡明逐客的利害得失,從這一點上,反映了李斯的卓越見識,體現了他順應歷史潮流進步的政治主張和用人路線。

李斯從正反兩方面進行論證,推理嚴密,邏輯性強,論據充分有力。他先談歷史,以秦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位國君召士納賢為例,強調重用客卿之重要。

接著再談現實,列舉秦王的愛好,諸如崑山之玉,隨和之寶,明月之珠,以及所佩太阿劍,所乘之纖離之馬等,都來自諸侯各國。

李斯一方面列舉客卿對於秦國的歷史功績,得出使秦成帝業,皆以客之功的結論,打動秦王;另一方面,分析留客逐客的利弊,曉以利害。

李斯逐一分析,從利害關係上立論,正點到秦王要稱霸的雄心。分析逐客是幫助他國,進一步證明逐客關係到秦國的安危。這樣波瀾起伏,終於打動了秦王。

在《諫逐客書》這篇文章中,最精彩的是中間一段。

這一段語辭氾濫,意雜詼嘲,語奇字重,兔起鶻落,可謂駢體之祖。李斯雖為羈旅之臣,然其抗言陳詞,有一種不可抑制的氣勢,成為後世奏疏的楷模。

這就是李斯的《諫逐客書》,流傳了兩千多年。

那麼,你知道李斯的這篇《諫逐客書》,他究竟是彙報還是報告?談談你的看法。

《諫逐客書》:一篇流傳千年的優秀公文

不一樣的文章,不一樣的精彩,更多內容,請關注【詩詞歌賦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