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人請注意!這些「購房陷阱」該如何規避?

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山房地產市場一直存在各種類型的交易黑點。購房者該如何規避這些陷阱?

不久前,住建部等7部委稱在今年下半年將聯合開展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專項行動。中山雖然不在被點名城市內,但仍存在各種樓市亂象。

據瞭解,一手房的矛盾主要集中在雙合同、社保造假、轉讓費等環節,二手房則主要在服務細節、一房多賣、吃差價等。對於購房者而言,如何規避這些陷阱,是購房環節中重要的一課。

政策:重點整治房地產亂象

住建部等七部委在7月初至12月底將聯合開展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專項行動,其中30個城市被點名,打擊重點包括投機炒房、房地產“黑中介”、違法違規房地產開發企業、虛假房地產廣告等四個方面。

一是打擊操縱房價房租、捂盤惜售、捏造散佈虛假信息、製造搶房假象、哄抬房價、違規提供“首付貸”等投機炒房團伙;

二是打擊暴力驅逐承租人、捆綁收費、陰陽合同、強制提供代辦服務、侵佔客戶資金、參與投機炒房的房地產“黑中介”;

三是打擊從事違規銷售、變相加價、一房多賣、霸王條款、價格欺詐以及限制阻撓使用公積金的房地產開發企業;

四是打擊發布不實房源和價格信息、進行不實承諾等欺騙、誤導購房人的虛假房地產廣告。

業內:仍存在各種類型交易黑點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山一直仍存在各種類型的交易黑點。有新房營銷人員表示,在新房交易上,目前主要的糾紛主要集中在雙合同、社保造假、轉讓費等環節,其中雙合同是出於開發商回款需要,在目前發改局和住建局均對其無約束的情況下,基本上已經成為絕大部分開發商的做法,但這一做法一般裝修公司與開發商並沒有太大聯繫,造成了購房者擔心裝修款(實際上含有部分購房款)被侵吞的可能。同時這一做法還涉嫌偷稅漏稅。

中山人請注意!這些“購房陷阱”該如何規避?

社保造假則是不少開發商口頭承諾能為購房者購買半年社保,但由於聯網的原因,部分購房者無法在異地同時購買社保,加上社保費用誰來出的問題,因此是造成不少外地購房者糾紛的重要原因。轉讓費用則極其隱秘,一般在開發商內有“內應”的情況下出現,部分房源甚至是前期炒房者放出來的能更名房源。

至於二手房方面,業內人士表示,二手房則主要在服務細節、一房多賣、吃差價等,其中吃差價是不少中介公司普遍存在的情況。業內人士建議購房者儘量選擇靠譜的中介,同時注意購房時可能出現的問題,在簽訂合同前注意溝通環節。

案例

二手房交易贖樓需注意額度

付小姐是深圳人,前些年在中山火炬區投資了一套洋房,最近由於自身要在深圳購房,因此希望把所有的資金匯聚一塊,中山的房子也成為了其中一個被處理的標的。她選擇到Q房網委託放盤並出售,原始協議委託的價格是225萬。

“當時明確說要至少回收101萬的現金,因為我急著用錢買深圳的房子”,她向記者表示,雖然當時協議的價格為225萬,後來有客戶出價210萬,考慮再三後,她同意了,在佣金費用為5萬元的基礎上,強調了需要買家須一次性支付105萬元。

不過,最終合同約定的是,定金40萬元,首期房款45萬元,剩餘130萬元由銀行貸款支付。而付小姐則是希望,在獲得51萬元進行贖樓的前提下,業主再額外支付50萬元用作首期款。

“中介口頭答應了,當時沒細想就籤合同”,對此付小姐表示,是中介人員告訴她能夠這樣操作,事後業主會補上費用。由於急著要錢,她連忙簽字。然而隨後,她表示中介否認了她的說法,並告訴她客戶只願意提供85萬元現金,剩下的130萬元由銀行抵押貸款來支付。對於急著要現金的付小姐來說,她此時還有16萬元的缺口。“沒辦法了,我自己找擔保公司借了16萬元”,她稱,為此她付出了1萬元的代價,這讓她心中不滿,認為自己是被中介人員在前期過程中欺騙。

中山人請注意!這些“購房陷阱”該如何規避?

不過,負責她這次房產銷售的中介人員徐先生是另一種說法。他表示,一開始的確有談及這一事情,但已明確告知一切按照合同為準,且支付多少現金由銀行同貸書決定。“若銀行同貸書只給114萬元,那麼客戶肯定需要另外追加16萬元的支付款,這是沒問題的,但是同貸書下來能做到130萬元,客戶寧願多貸款也不願意多支付現金,因此只能按照合同辦事,給85萬元,這已經相當於4成的首付了”。

有記者注意到,近期二手房交易中這類抵押房產都涉及贖樓環節,不少業主希望由購房者自己去支付贖樓的費用,甚至有業主的抵押款項較大。

希望購房者支付的定金與首期房款能夠同步覆蓋贖樓的貸款項,若款項不足,則從銀行抵押款那裡支取,再返還給業主。

但是,業內提醒,這類做法其實已經涉及到銀行騙貸的風險,銀行一旦查出,則將會取消買家貸款事宜,對於業主也是得不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