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鄞州區實施城鄉統一標準打造品質教育新高地

關注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

提高鄉村學校編制配備標準,推動城區骨幹教師到農村交流任教,鄉村教師評聘職稱(職務)時對課題和論文不作剛性要求……近日,寧波市鄞州區出臺《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7—2020年)實施辦法》,以學校內涵提升推動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近年來,鄞州區大力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從學校規劃建設、城鄉師資配置、教師待遇保障、深化教育改革等方面實施統一標準,極大促進了區域教育均衡和教育質量提升。

寧波鄞州區實施城鄉統一標準打造品質教育新高地

連續5年每年建成億元級農村學校

2016年9月,國務院同意寧波行政區劃調整。新鄞州區擁有12個街道、9個鎮,城域面積增加,鎮村面積減少。農村教育成為打造區域教育高地的短板,也成為鄞州教育發力的一個重點。

翻開《鄞州區“十三五”重大教育項目建設規劃》,這5年期間,僅5000萬元以上的重大教育項目,鄞州區就要建設34個,總投資達到66億元。其中,涉及鎮村的項目有塘溪鎮中學與塘溪中心小學合併、邱隘鎮實驗中學改擴建等,將連續5年每年建成億元級農村學校。

投資1.5億元、2016年投用的橫溪鎮中心小學,現代化設施設備一應俱全,徹底改變了當地的教育面貌。校長錢海湧說:“我們是靠近城區的鄉鎮,以前本地生源流出較多,新學校建好後,僅兩年時間,優質生源增加了20%左右,效果立竿見影。”

“鄞州區早無大班額問題,重點放在持續改善農村學校辦學環境上。”鄞州區教育局局長王建平說,等“十三五”農村學校新改擴建完成,鄞州鎮村的學校硬件將整體處於高品質。

推動城鄉學校教師雙向流動

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要實現高位發展,硬件是保障,內涵是關鍵。鄞州區在制度設計上實施城鄉統一標準,如生均公用經費、師生比配置、基本裝備配置標準等。而在教師收入分配、交流方面,農村學校、教師得到了更多優待。

鄞州區先後出臺農村特崗教師津貼、區邊遠地區教學津貼、農村一線教師補貼、鄉鎮工作補貼等傾斜政策,最高檔分別達到了500元、500元、400元、200元。一年來,偏遠地區農村教師得到的額外津補貼最高比城區同類教師多1.9萬元,平均水平達1.2萬元。

“我們雖然在鄉鎮工作,收入待遇比較可觀,比城區教師高出不少,任教很安心。”鄞州區橫溪鎮岐山學校教師楊雪佩說。

下活城鄉教育一體化這盤棋,教師流動是關鍵。鄞州區持續推動骨幹教師向農村交流,每年的交流數量不低於符合交流條件的骨幹教師總量的15%;鼓勵支持特級教師、市區名師、市區骨幹及高級職稱教師到鄉村學校支教講學,並給予每人每年兩萬元經費保障;鄉村學校新任教師需在區級教師發展學校頂崗培養1至3年後再回聘任單位工作。

為了保障邊遠鄉村學校教師能得到及時補充,鄞州區實行鄉村教師崗位定校、定崗專項招聘。此外,實施鄉村教師職稱評審傾斜政策,對在鄉村任教時間較長的教師,在評聘高一級職稱(職務)時給予適當傾斜照顧,通過率不低於城區教師。

寧波鄞州區實施城鄉統一標準打造品質教育新高地

​27個基礎教育集團促城鄉均衡發展

區劃調整後,鄞州區城區面積大幅增加,鎮村面積大幅減少,城區學校辦學水平整體較高,全面開展有效的城鄉深度幫扶行動成為可能。2017年10月底,鄞州區掛牌成立了首批12個學前教育、9個小學、6個初中共27個教育集團。

教育資源的城鄉均衡、縮小城鄉教育差距,是民眾幸福感的重要體現。鄞州區6個初中教育集團成立後,所有農村初中都與城區優質初中開啟“抱團式發展”。

位於城區的曙光中學和農村的雲龍鎮中學組成了其中的一個初中教育集團。集團成立後,雲龍鎮中學校長詹全明立馬帶著整個領導班子前往曙光中學學習。

“曙光中學開展的‘三輕教育’,即輕聲說話、輕聲走路、輕聲推門,給我們留下了比較深的印象。”詹全明說,這有助於學生的德育素養和行為習慣養成,值得學習借鑑。

曙光中學教育集團總校長周建立對兩校未來的發展有更加長遠的考慮,計劃未來在教學管理、教育科研、教師交流、資源共享等方面進行深入研討,充分發動兩校名師、骨幹教師影響力,帶領年輕教師更快成長。曙光中學在天文社、健康教育方面的亮點工作經驗,也可推廣到教育集團工作中。

記者瞭解到,除了在教育集團內共建,一個教育集團還另外負責幫扶五六所偏遠或者辦學水平較低的學校,教師流動、教育科研、培訓結對都在教育共同體內進行,浸潤式幫扶提升薄弱學校辦學質量。

“在鄞州區,中小學校際綜合差異係數控制在0.29以內,每一個受教育者都能享受公平的教育發展機會。”王建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