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再變革,分期付款爲生活提質

點擊標題下「東莞經濟」可快速關注

近幾年,分期購物逐漸興起,大到房子、車子,小到手機、電腦,甚至買一件衣服、看一場電影均可分期付款。這種購物模式往往具有準入門檻低、商品範圍廣、辦理流程簡便等特點,受到年輕人的大力追捧。專家表示,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分期付款可以幫助消費者提高購買力和支付能力,實現跨期消費,提升生活品質。

分期支付備受青年人“青睞”

分期支付讓年輕人可以輕易購買喜愛的商品,且費用均攤後每期支付額較低,因此備受歡迎。

金融再变革,分期付款为生活提质

分期支付把大筆開支化大為小,每期只需支付一筆較小金額的費用,減輕了一次性付款壓力,經濟又實惠。分期付款的方式,可以讓消費者手頭留有資金,也方便進行週轉,既有安全感又能買到心儀的產品,一舉多得。

在校學生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但又想追求點時尚和潮流,如果碰到想要的東西,一時拿不出那麼多錢,就可能選擇分期付款的方式。尤其是在一些電商平臺,分期付款還能提高信用值,獲得分期額度提升、服務費率降低、租借免押金等好處,很有吸引力。

據分期樂商城與蘋果、歐萊雅、小米等品牌合作發佈的《2017中國分期購物行為報告》顯示,分期購物近年來呈快速上漲態勢,人群呈現年輕化的特徵,分期商品以高單價的剛需品質消費品為主,信息家電類商品佔比最高,如手機、電腦等。

金融再变革,分期付款为生活提质

分期付款是消費信貸的一種方式,即銀行等金融機構向消費者提供貸款,允許消費者先消費後分期還款,消費者的購物款由金融機構先行墊付。

一般來說,使用分期付款的消費者有購買商品和服務的打算,但目前資金不足。資金不足可能是流動性不足,即有存款、國債或理財等金融資產,但尚未到期;也可能是目前自有資金不足,例如在校大學生尚無固定收入。如果沒有金融機構提供的分期付款方式或貸款,消費者就只能推遲消費。因此,消費者往往“沒錢”才需要“分期”。

金融再变革,分期付款为生活提质

分期消費”熱興背後的原因

如今,分期付款逐漸流行,很多消費者有錢也要分期,則是社會消費觀念在漸漸發生改變。從需求方面來看,消費者消費觀念從原來的“攢錢消費”到現在的“借錢消費”。從供給方面來看,分期付款興起是銀行等金融機構積極開發零售金融業務的結果。

在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背景下,對於金融機構而言,零售客戶(普通居民和小微企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過去,商業銀行的重點客戶對象是大中型企業和高收入群體,而忽略了大多數普通居民的金融需求。直到金融科技企業推出移動支付及基於各種場景的分期付款時,才發現這塊“大蛋糕”已經被切去了一大塊,銀行等金融機構這才積極推出分期付款業務。

金融再变革,分期付款为生活提质

從技術層面來看,前沿信息技術創新及其在金融領域的運用,使得分期付款業務可以在手機App在線申請、審核、使用和償還,不僅大大降低了銀行等分期付款業務提供者的成本,也便利了廣大消費者.

需要指出的是,選擇分期付款的消費者恐怕大多數是年輕人,出生在數字化時代,更願意嘗試新生事物。分期付款為希望提前消費的消費者提供了方便。但是,消費者也需要合理規劃消費支出,否則就可能超出自己的還款能力,陷入債務困境。

金融再变革,分期付款为生活提质

目前我國分期付款的發展環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好,體現在消費者可以分期付款的商品和服務種類多,從買房、買車到旅行度假等。提供分期付款的機構類型多,涵蓋了商業銀行、金融公司、小額貸款公司及部分金融科技企業等。儘管市場競爭激烈,但消費者得到實惠。

與此同時,分期付款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消費者的金融素養不高,對於是否需要分期付款、如何評估分期付款的成本(包括利率和手續費)、如何分期付款(12期還是24期)等缺乏瞭解。消費者可能存在盲目消費、盲目分期付款的情況,進而可能入不敷出。再如,社會信用環境尚不完善,有一些人以消費者的身份申請分期付款騙取金融機構或金融科技企業的貸款,為此,提供分期付款的機構或企業不得不花費大量的成本識別詐騙。

對於消費者而言,貸款消費須謹防“力不能及”,一些號稱無門檻的分期購物模式容易讓年輕人面臨財務“失控”的風險。因此,消費者需具備獨立償還貸款的經濟能力。特別是在預支消費前,年輕人要量力而行選擇適合自己的商品,充分了解商品的費用支出情況,並做到按時、足額還款,避免出現負面的信用記錄。

金融再变革,分期付款为生活提质

未來,隨著社會信用環境改善、技術水平進步等,信用消費或將迎來更大發展空間。

金融再变革,分期付款为生活提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