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夜難眠——《更漏子·玉爐香》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雲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一、

溫庭筠是晚唐詩人,詞人,寫詩與李商隱齊名,寫詞與韋莊齊名。關於溫庭筠,有以下幾個關鍵詞:花間派的代表人物、高明的作弊槍手、長得醜而且恃才傲物、詞風華麗濃豔,多寫閨情。

長夜難眠——《更漏子·玉爐香》

溫庭筠,字飛卿。是唐初宰相溫彥博的後人,他極其聰明機智,年少成名,據說愛賭愛嫖,行為浪蕩,還經常把出入青樓的感受寫成“花間豔詞”。由於他年少喪父,被人收養,顯赫的族人也沒有對他應有的溫情援助,他的這種才子風流很有可能也是一種生存方式

唐朝那時候,詞叫“曲子詞”,其實就是流行歌曲,這算是一種底層民間藝術,歌詞都是由作曲的樂工,唱歌的歌女填上,比較難登大雅之堂。

比方說敦煌曲子詞裡:

“滿眼風波多閃灼,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

滿滿的民歌既視感。

還有這麼一首:

“生死大唐好。喜難任,齊拍手,奏仙音。各將向本國裡。呈歌舞,願皇壽,千萬歲,獻忠心。”

這是赤裸裸的紅歌主旋律。

我們總以為民歌有著本真的清新,其實真去聽,確實是粗俗得聽不下去,

民歌都得經過文人包裝,才能展現出那種看似本真的清新,《詩經》如此,《樂府》如此,曲子詞也如此。溫庭筠是歷史上第一個認真填詞的人,把這個當一個事業來做的,從他開始,詞才從民間藝術開始上升到了一種高雅藝術形態。

到了五代時候,後蜀趙崇祚編寫《花間集》,這是供歌伎伶人使用的一種標準歌本,士大夫做這個,在當時還是挺自甘墮落的象徵,《花間集》裡收錄的作品裡溫庭筠的最多,是當之無愧的流行金曲作家,擱到現在,肯定賺個盆滿缽滿,當時應該也是有不菲的經濟收益的。

那時候文人填詞,都羞於承認,溫庭筠不是,他是很有版權意識的。有次宰相令狐綯看到他的一首《菩薩蠻》填的好,就拿來當自己寫的討好皇帝,囑咐溫庭筠不要說出去。這個其實是慣例,幫閒文人本來就是用來給權貴做形象包裝的幕後英雄。結果溫庭筠當然說出去了,大大地得罪了令狐綯。溫庭筠的性格,也是有自己的缺陷,恃才傲物,什麼時候都是大忌。

二、

長夜難眠——《更漏子·玉爐香》

唐代的科舉不密封,不糊名,知道是誰的卷子,主考官的印象分就很重要,加上道德評價,他每次去考試,都因為品行不加而被踢出局。

溫庭筠當然很不服氣,他採用的報復手段是幫助別人考試,做槍手。因為他才思敏捷,據說手叉開八下,就能寫完一首詩,號稱溫八叉。那考試的時間就顯得太長了,溫庭筠就順手幫助別人寫,真是急人之難的好同學啊,學霸我們坐同桌吧。

溫庭筠的心態也好理解,反正你們不讓我考上,我就給你們看看,我的才華,考上十個八個進士都沒問題。槍手做的太出名,連主考官都知道了,後來有次會試,考官為了防止他“出槍”,特地安排他坐在主考官的前面,溫庭筠刷刷寫了千把字,提前交卷了,監考老師長舒一口氣,但事後訪查,讓考官大跌眼鏡的是,溫庭筠竟然在監考老師眼皮子底下神不知鬼不覺地幫助八個人完成考卷。這就是一古代的“槍神”

三、

現在對溫庭筠的詞作,評價整體不高,題材過於狹窄,不過溫庭筠也不僅僅就是濃豔精緻的閨閣作品,這個是市場需要,這些廣為流傳的流行金曲主要的聽眾就是小市民階層,市民階層的審美,看看今天流行什麼就知道了,千百年難道有進步嗎?

溫庭筠的詩風和詞風很不同,還很有些名句,比如: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商山早行》

“數叢沙草群鷗散,萬頃江田一鷺飛。”《利州南渡》

四、

這首《更漏子》寫思婦離愁,跟詞牌名很貼切,更漏,是古代的計時工具,思婦什麼時候最難熬,晚上,白天忙於生計,操持家務,佔據了時間精力,思念還不那麼難耐,到了晚上,一個人了,孤單冷寂,思念才深深如海,將人淹沒。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

這個思婦是個貴族婦人,西方文學起筆,瑪麗是個繼承了一大筆遺產的上層貴婦人……,中國人不喜歡這麼直白,如何寫呢?玉爐、紅蠟、畫堂,含蓄地點明這個女子的身份。

這個婦人在幹什麼?心情如何?也不直接寫,說蠟燭流淚,人有秋思。什麼是秋思?秋字下面加個心,就是愁字,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秋天了人容易傷感。春天的愁是,春光如許,怎麼我還沒愛人,秋天的愁是,都秋天了,你再不回來,我的青春都過去了。

“偏照”這個詞用的好,玉爐燃香,紅燭冉冉,應該是兩個人共話巴山夜雨時,可是呢,卻偏偏照著我這個孤單的思念的婦人。

“眉翠薄,鬢雲殘,夜長衾枕寒。”

唐代女子的妝容,以今天的審美看來,其實比較驚悚,她們喜歡把眉毛剃掉,把頭髮高高盤起來,稱為雲鬟,額頭寬寬大大露出來,然後再按照當時的流行畫出各種各樣的眉毛,畫眉用青黛,青黛其實是馬藍、蓼藍、菘藍等植物的莖葉經加工製得的乾燥粉末或顆粒。顏色是發藍的黑色。因為每天都要畫,不好好畫眉,自然就是眉翠薄。我們以前講過,思婦的典型形象是懶梳妝,這個思婦就是懶得畫眉,懶得梳妝。

夜長衾枕寒,對夜晚的感受是,好長,好冷。我們知道感受的相對性,與心愛的人在一起,時間過得就飛快,上不喜歡的課,就度日如年。晚上,之所以顯得長,因為思念,因為睡不著。那個人在的時候,兩個人睡,相互溫暖,兩心火熱,還可以做一些運動,當然不會覺得寒冷,一個人嘛,就無比的寒冷了。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梧桐樹這幾句非常有名,元雜劇《梧桐雨》的名字據說就是從這幾句來的。上闕的畫面很濃麗,下闕卻很疏淡,只寫了雨打桐樹,雨滴空階,但一個人能這麼清清楚楚地聽到一葉葉,一聲聲,這是多麼清醒的失眠者,這思念的愁,就像這綿綿不絕的魚一般,這句,細緻地給上闕“夜長”兩個字做註解。我想你想的一晚上都沒睡著,想念你的笑,想念你的外套,想念你白色襪子和你身上的味道,這是本真的民歌,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這是文人修飾過的清新的詩詞。用詞很簡單清新,實際上是有精巧的構思和出眾的才情在後面支撐的。

另外,《更漏子》這個詞牌,曲調非常婉轉,而且,這一首,有葉葉、聲聲這樣的疊詞,更容易唱的纏綿悱惻,動人心魄。

五、

今日學到:

1. 溫庭筠是晚唐詩人,詞人,寫詩與李商隱齊名,寫詞與韋莊齊名。他是花間派的代表人物、高明的作弊槍手、長得醜而且恃才傲物、詞風華麗濃豔,多寫閨情。

2.《更漏子》寫思婦離愁,下闕梧桐雨幾句,尤為出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