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感想一——爲什麼湖南人在中國近現代如此牛X?

湖南人牛X是偶然嗎?

長征感想一——為什麼湖南人在中國近現代如此牛X?

最近對長征感興趣,讀了兩本長征的書,閱讀過程中深刻感悟湖南人真牛X,所謂“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最深層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因為毛澤東、彭德懷等照顧老鄉?

無暇顧及。長征從出發時紅軍21.5萬人,結束時僅5.3萬人,打了400多場戰役,存活率不足25%;內部與博古、張國燾鬥,外部與蔣介石、地方武裝鬥。

因為毛澤東、彭德懷等帶動革命?

無從談起。中國革命起源於廣東,非湖南;長征跨越15省、渡過30多條河流、跨國20多座山脈,沿途應該可以吸引相同比例的紅軍,事實卻沒有。

為了解開這個迷,先引用牛X湘人楊度《湖南少年歌》 :

中國如今是希臘,湖南當作斯巴達

中國將為德意志,湖南當作普魯士

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

湖南人牛X起源於何處?

長征感想一——為什麼湖南人在中國近現代如此牛X?

縱觀中國5000年文化,雖有“惟楚有材,於斯為盛”、“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但歷數秦漢、三國、兩晉、隋唐、宋元、明清等主流朝代,除了描述湖南窮兇極惡的《捕蛇者說》,就剩曾國藩、左宗棠等近代牛X人物。研究來研究去,我認為溯源於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立世的曾國藩。

曾國藩作為平定太平天國第一功臣,功高震主,身邊將士四次勸其黃袍加身,他權衡來權衡去,深刻反思人生和幸福到底是什麼?最後給自己定位為“中興之臣”。

為了消除同治帝的猜忌,主動裁兵,將大部分湘兵帶回湖南,這幫有功之臣,挑著皇帝賞賜的金銀珠寶,衣錦還鄉。之後置田地、辦私塾、招子弟,全國優秀人才匯聚三湘,湖南孩子享受了前所未有的優質教育,從此湖南格局大變,為近代中國輸出了梁啟超、譚嗣同、宋教仁、蔡鍔、李大釗、毛澤東、劉少奇、彭德懷、胡耀邦等燦如群星、輝映神州的人才。

從湖南人牛X學到了什麼?

長征感想一——為什麼湖南人在中國近現代如此牛X?

從任何一個角度看,改變世界的動力、影響人類的走向、決定個人的成敗,箇中緣由也就那麼幾種,湖南人牛X也不能免俗:

一、歷史是由偉人創造的,永遠逃脫不了蝴蝶效應。“南美洲亞馬遜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一下翅膀,可能引起美國德克薩斯的一場龍捲風”,曾國藩的一個小決定,他至死也沒想到會給中國帶來至少1000年的顛覆性變化。

二、有錢永遠就是好,沒錢只能吃土。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只有衣食無憂後,才追求形而上的自我實現,在這種環境下培養的人民不為三鬥米折腰,天生心胸開闊、格局遠大、知識淵博、追求真理、樂觀自信、救世濟民、奉獻自我。

三、教育永遠是改變人種的唯一途徑。長征87名軍團級及以上的指戰員,平均年齡29歲,無不是受過教育、飽讀詩書之人;即使美國《獨立宣言》第一句就宣揚“人人生而平等”,也是奉行精英治國,成為精英唯有接受最好的教育。

四、學習永遠是改變自我的有效策略。毛澤東之所以成為傳奇,與他手不釋卷分不開,“長征向何處去”就是他蹲茅坑看舊報紙看出來的,那日奔襲在茫茫草原中,前有馬步芳後有劉湘,窮途末路,蹲坑從幾張舊報紙看見陝北有劉志丹,才確定北上戰略。

所以: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稻梁謀

同時: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備註:圖片來自於網絡,少數文字來源於研究,如侵權,請聯繫作者確認是否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