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5,韓國人沒把中國美食拍砸

大家吃最好吃的東西來自哪裡?

想必每個人對於這個問題都有不同的答案,但對於我而言,答案是唯一的——

蒼蠅館子路邊攤

豪華的餐廳吃過一些,但是深深烙印在記憶的美味卻是街頭的。

不太乾淨的用餐環境,煙熏火燎的氣息,卻是從小時候一路吃過來的。

這些美食和當地文化,當地人的記憶緊緊結合,成為了一種景觀。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檔節目,就是專門說街頭食物的。

《街頭美食鬥士》

豆瓣9.5,韓國人沒把中國美食拍砸

前段時間節目一經推出,就炸出豆瓣9.5的高分

不愧是韓國神劇製造機tvN電視臺推出的美食片。

豆瓣9.5,韓國人沒把中國美食拍砸

主持人白鍾元是韓國美食節目中的常客。

不是專業主持人,不是搞笑藝人,不是演員,也不是歌手。

白鍾元是韓國“The Born Korea”餐飲集團的老闆。

豆瓣9.5,韓國人沒把中國美食拍砸

旗下有26個連鎖餐廳,1000多家分店,一年差不錯能賣1239億韓元的人。

大佬吃飯,講究規矩,大佬沒動筷子,其他人也不能動。

要是惹大佬不高興了,也許會掀桌子——

豆瓣9.5,韓國人沒把中國美食拍砸

但是白老闆和一般的大佬不一樣。

錄起節目來,他是一個不要面子的人。

豆瓣9.5,韓國人沒把中國美食拍砸

狂吃狂啃,一點兒都不在乎形象。

真心熱愛美食的他,曾欠債17億韓元(人民幣1000多萬),相當於吃掉了北京三環內的一套房。

這次他的《街頭美食鬥士》,是一檔尋找世界各地小吃的節。

公費吃吃吃,這還不爽?

這不,頭兩集就來到了中國。

豆瓣9.5,韓國人沒把中國美食拍砸

成都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什麼,當然是麻辣。

這片裡自然少不了各種辣味佳餚。

麻婆豆腐,熱油炒制豆瓣醬,再用中火燉著。

豆瓣9.5,韓國人沒把中國美食拍砸

麻辣鮮香的口感,最適合下飯。

豆瓣9.5,韓國人沒把中國美食拍砸

魚香茄子,先將茄子用油炸熟,再淋上特製醬料。

豆瓣9.5,韓國人沒把中國美食拍砸

擔擔麵,酸豆角加上肉末,整碗麵美滋美味的。

豆瓣9.5,韓國人沒把中國美食拍砸

你能想吃的川菜代表,這片都有。

但這片和普通的美食片,也有一些不同——

成都寬窄巷子是當地著名的景點,很多美食節目拍成都都會去哪兒。

但白老闆偏偏不在那兒吃,因為老饕們都知道,美食大多不在景區。

真正的美食都藏在街頭,想吃好吃的,就去這種招牌就看上去特老,一看就開了很多年的小店。

豆瓣9.5,韓國人沒把中國美食拍砸

替換高清大圖

在這些路邊的蒼蠅館子裡,他體驗到了外地人更少知道的美味。

比如腦花豆腐。

店家會親手製作熱騰騰的豆腐,客人點的時候,舀上一碗,再配合自制的辣椒醬。

一個字:絕。

豆瓣9.5,韓國人沒把中國美食拍砸

還有豬皮湯,把炸過的豬皮泡在湯裡食用,既有炸豬皮的爽脆,又有湯的鮮美。

豆瓣9.5,韓國人沒把中國美食拍砸

有時候,他常常懊悔自己沒有點夠菜、點對菜。

豆瓣9.5,韓國人沒把中國美食拍砸

沒有吃上豬皮湯,白老闆的悔恨簡直由衷而生。

打破砂鍋問到底地問老闆,豬皮湯的湯底是啥。

豆瓣9.5,韓國人沒把中國美食拍砸

但是一旦吃對東西,他的喜悅也是完全發自內心的。

在成都的路邊吃了軍屯鍋盔,他幾乎把一輩子的讚美說了——

比某家米其林餐廳的招牌糕點還好吃!

去巴黎買油酥糕點,估計都沒這個好吃!

豆瓣9.5,韓國人沒把中國美食拍砸

第二集香港篇中,白老闆依舊遵循著「美食在街邊」的吃貨宗旨。

無論是炸豬大腸,蒸燒麥,亦或姜撞奶,街邊的美食無一不讓人驚歎。

豆瓣9.5,韓國人沒把中國美食拍砸

豆瓣9.5,韓國人沒把中國美食拍砸

豆瓣9.5,韓國人沒把中國美食拍砸

作為一部美食片,《街頭美食鬥士》絕對能滿足你對街頭小吃的幻想。

但作為神臺tvN出品的美食片,它僅僅有美食嗎?

絕對不止。

《街頭美食鬥士》厲害的第一點,就是主持人白鍾元。

作為一個韓國人,他不僅會說中文,還特別懂中國的美食文化。

節目裡,你會常常提到他對於美食的解釋——

麻婆豆腐是麻臉婆婆的豆腐。

豆瓣9.5,韓國人沒把中國美食拍砸

避風塘系列菜品,是從漁民開始的。

避風塘原來指的是躲避颱風的避難所,1990以前,都有很多人以「避風塘」的形式在船上吃、睡。

豆瓣9.5,韓國人沒把中國美食拍砸

漁民們經歷一天的勞動,身體勞累,會吃一些刺激的食物提神。

這些食物裡大蒜、大蔥、辣椒會放很多。

以「避風塘」開頭的食物,也就是按照以往船上漁夫口味做成的重口菜。

豆瓣9.5,韓國人沒把中國美食拍砸

避風塘螃蟹

白鍾元知道很多隻有中國本地人才知道小吃、飲料。

在香港,他隨口點出了凍鴛鴦,把老闆都嚇了一跳。

豆瓣9.5,韓國人沒把中國美食拍砸

哪個巷子裡有什麼好吃的,更是輕車熟路。

豆瓣9.5,韓國人沒把中國美食拍砸

有一個厲害的主持人,這是《街頭美食鬥士》成功的第一點。

而它成功的第二點大概就是,這個外國節目少見地拍出了國內城市的氣韻。

人們說起成都,會說它是一個是一個悠閒的城市

於是,攝像頭除了展示各種路邊攤美食,還會時不時地聚焦在路邊打麻將的老人。

豆瓣9.5,韓國人沒把中國美食拍砸

節目組甚至特地找尋著開了百年的茶館。

很有年代的堂室裡,坐著的都是住在附近的老人家。

豆瓣9.5,韓國人沒把中國美食拍砸

大家聊聊家常,滿面笑容。

那種大城市滿溢出來的焦慮感,這裡是不存在的。

豆瓣9.5,韓國人沒把中國美食拍砸

香港,是一箇中西結合的現代都市,電影是它的一張名片。

愛看王家衛電影的朋友們看了第二集香港篇,應該會感觸頗多。

第二集香港篇開場不就就祭出中環半山扶梯。

豆瓣9.5,韓國人沒把中國美食拍砸

看過《重慶森林》的朋友都知道,這裡是警察633(梁朝偉)的家。

豆瓣9.5,韓國人沒把中國美食拍砸

警察633蹲在電梯上往家裡看

如果你說這是湊巧,製作組馬上轉場去了「勝香園」餐廳。

豆瓣9.5,韓國人沒把中國美食拍砸

要知道,1994年,警察633最愛的路邊攤,就是這一家。

豆瓣9.5,韓國人沒把中國美食拍砸

當然了,說起王家衛電影裡的美食,肯定有《花樣年華》中的雲吞麵。

豆瓣9.5,韓國人沒把中國美食拍砸

不必說,這一集也照樣致敬了。

豆瓣9.5,韓國人沒把中國美食拍砸

從頭到尾的王家衛電影配樂,更是讓人不得不感嘆:原本想看部美食片,竟然還活生生地看出了迷影精神。

美食片把食物拍美是最基礎的,難的是,尋找美食背後的東西。

一段獨有的文化,一段很多人共同的回憶。

對於一個外國節目,想要表現這一點並不容易。

《街頭美食鬥士》卻從細枝末節的東西入手,讓你看到「城市的氣韻」。

成都的悠閒生活,香港的電影文化。。。

豆瓣9.5,韓國人沒把中國美食拍砸

有時候,我們迷念家鄉的味道,並不只是記憶中的美食,而是迷念這個城市給人的感受。

所謂美食的都市氣韻,便是這種美食只在這個城市吃才有味道。

武漢之外的熱乾麵稱不上熱乾麵,北京的烤灌腸出了北京就無意義。

街頭美食比起高檔餐廳,多的就是一份人間的味道。

這些人間煙火味最終都會化成你的鄉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