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美軍艦隊不管到哪 旁邊總有一艘破破爛爛的漁船?

冷戰過去了二十多年,至今仍為人所津津樂道。冷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非直接衝突。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在這場“鬥而不破”的博弈中,可謂爭奇鬥豔。雙方採取的鬥爭方式至今還是人們爭議的焦點。尤其是在冷戰中逐漸顯出弱勢的蘇聯陣營,所謂強攻不行用智取,由於實力逐漸與美國陣營拉開差距,蘇聯作為戰略防守的一方,其在一些對抗手段上可謂費盡心機,其中就包括,蘇聯著名的拖網漁船。

為何美軍艦隊不管到哪 旁邊總有一艘破破爛爛的漁船?

由於蘇聯領導人的戰略失誤,蘇聯在海軍裝備發展上走上了一條畸形之路,距離美國的差距也越來越大。但是出於和美國進行全球霸權爭奪的需要,蘇聯必須監視美國海軍全球活動,但蘇聯沒有相應的海軍實力。既要監控,又沒有相應的實力,於是蘇聯人用自己的智慧找到了一套簡易高效的方式,即使用拖網漁船搭載電子偵察和情報收集設備執行偵察任務。於是,大約從1965年開始,數十艘蘇聯偵察拖網漁船被部署到全球各個角落,幾乎哪裡有美軍的活動,哪裡就有蘇聯漁船的影子。這些蘇聯漁船就如同“膠皮糖”一樣,緊緊粘著美國海軍艦艇,往往跟蹤美軍戰艦數天之久,令對手束手無策。

為何美軍艦隊不管到哪 旁邊總有一艘破破爛爛的漁船?

據美軍統計,蘇聯曾出動24種不同型號、總數超過100艘的拖網偵察漁船在全球活動。美軍並不是傻子,他們知道這些漁船頻繁出現在其軍艦附近是不懷好意,於是美軍為這些漁船取名“通用輔助情報船”,而北約將其稱為穆納級偵察船,代號為“1823項目”和“1824項目”。這些漁船在搞情報在冷戰後得到了證實,1988年蘇聯海軍元帥康斯坦丁·馬卡洛夫曾承認蘇聯政府缺少資金,無法提供更好地偵查艦船,只有這些破爛的漁船可以提供給情報部門。這些拖網漁船與普通漁船沒什麼兩樣,噸位也不大,一般在600~1000噸,於是我們就看到,在美軍的攝影作品中,總是在照片的某個角落裡,停靠著一艘破破爛爛的漁船。在冷戰後,這些漁船上岸後,實際情況讓美國大吃一驚,美國驚人的發現,這些漁船不僅僅是用於偵察,還可以用於攻擊。因為這些所謂的拖網漁船的傳遞實際裝備有兩個魚雷發射管,具備發射533毫米或650毫米重型魚雷的能力,這就是說,一旦美蘇徹底翻臉,蘇聯漁船將由偵查船轉為魚雷艇,其裝備的巨型魚雷將在幾分鐘之內射向美國軍艦,這些漁船的解密著實令美國後怕。

為何美軍艦隊不管到哪 旁邊總有一艘破破爛爛的漁船?

但是,筆者認為,蘇聯漁船的神話是美蘇爭霸的必然產物,其並不是奇蹟,而是雙方博弈的結果。首先,美國人不傻,能猜到漁船的偵察作用,也會猜到其是否具備攻擊能力,任何一艘靠近美國軍艦的艦艇,出於謹慎性,也會將其假想為具有攻擊性,因此蘇聯人的這種行為,美國人不會上當;其次,受制於船舶噸位,千噸級的漁船隻適合在近海活動,出遠海能不能完成監視放一邊,自身生存就是問題,因此,漁船對於美國的威脅有限。

因此,筆者雖然非常欣賞蘇聯人在嚴酷環境下的智慧與勇氣,但是將其視作奇蹟大可不必。這些漁船能夠肆無忌憚靠近美軍軍艦,還是在雙方鬥而不破的大背景下形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