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治療就三招:止痛、降酸、鹼化尿液時,你該用什麼藥?

痛風是一種慢代謝性疾病,但和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防治不同,痛風是一種新興(近十幾年來發病率迅速上升)的疾病,也是一種更為複雜(不同的時期,需要應用不同的藥物)的疾病。因此,很多痛風患者對於痛風治療的瞭解並不全面,尤其是痛風的藥物治療。止痛、降酸、鹼化尿液是痛風最基本的治療方案,因此臨床上用於治療痛風的藥物也主要包括以下三類:

痛風治療就三招:止痛、降酸、鹼化尿液時,你該用什麼藥?

1、止痛藥

秋水仙鹼是痛風急性發作時的一線用藥,也是預防痛風發作的首選藥物。秋水仙鹼通過抑制免疫細胞的活性來發揮止痛機制。秋水仙鹼的傳統用法容易導致噁心、嘔吐和腹瀉等胃腸道反應,發生率高達75%,已被淘汰。歐美均對每日秋水仙鹼的最大用量(不宜超過1.5mg/d)進行了限制並寫入了痛風診療指南,研究顯示,小劑量秋水仙鹼治療痛風急性發作同樣有效。

非甾體抗炎藥也是痛風急性發作時的一線用藥,也可用於預防痛風急性發作,但在預防痛風急性發作方面不作為首選,只有在秋水仙鹼存在禁忌時才做考慮。這類藥物通過抑制環氧化酶活性,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發揮止痛作用。參照是否選擇性抑制環氧化酶2(COX-2),又可再分為:選擇性COX-2抑制藥,如安康信、西樂葆等;非選擇性COX-2抑制藥,如扶他林、雙氯芬酸鈉等。目前臨床上鼓勵應用選擇性COX-2抑制藥治療急性痛風,因為這類藥物的胃腸道不良反應小。

痛風治療就三招:止痛、降酸、鹼化尿液時,你該用什麼藥?

糖皮質激素是痛風急性期的二線用藥,只有在前面兩種藥物存在禁忌或無效時才考慮使用。這類藥物可抑制痛風炎症通路的各個階段,因此有強大的止痛效果,但停藥後容易反跳。參照糖皮質激素的半衰期又可再分為:短效糖皮質激素,半衰期<12小時,如可的松等;中效糖皮質激素,半衰期為12到36小時,如潑尼松等;長效糖皮質激素,半衰期>36小時,如地塞米松等。目前臨床上鼓勵應用中長效糖皮質激素治療痛風,不建議選擇短效糖皮質激素。

2、降酸藥

根據降酸藥的作用靶點和作用機制不同,痛風的降酸藥物可分為抑制尿酸合成藥、促進尿酸排洩藥和分解尿酸藥。

抑制尿酸合成的藥物通過抑制嘌呤分解代謝途徑上的關鍵酶,來抑制尿酸的合成,參照作用靶點不同又可分為:黃嘌呤氧化酶抑制藥,如別嘌醇、非布司他、奧昔嘌醇和Topiroxostat。黃嘌呤氧化酶是痛風降酸的一線藥物。當發展痛風性腎病階段時,建議首選非布司他。奧昔嘌醇是別嘌醇的活性代謝產物,作用比別嘌醇弱。Topiroxostat的最大特點是其代謝產物100%從及膽汁排洩,對肝腎的安全性高;嘌呤核苷酸磷酸化酶抑制藥,如BCX4208,但這類藥物尚未用於痛風臨床。

促進尿酸排洩的藥物通過抑制腎近端小管對尿酸的重吸收,促進腎尿酸的排洩,降低尿酸水平。這類藥物也是痛風降酸的一線藥物。參照作用靶點又分為:非選擇性URAT-1(尿酸轉運動蛋白)抑制藥,如苯溴馬隆、丙磺舒等;選擇性URAT-1抑制藥,如RDEA-594等;兼有降尿酸作用的藥物,如降壓藥氯沙坦、調脂藥非諾貝特等。

痛風治療就三招:止痛、降酸、鹼化尿液時,你該用什麼藥?

分解尿酸的藥物為尿酸氧化酶,可將尿酸分解為分子量更小的尿囊素排出體外,降尿酸作用強,是痛風降酸的二線用藥,主要用於難治性痛風的治療 。目前臨床上使用的尿酸氧化酶均為重組尿酸氧化酶,代表藥物為拉布立酶和普瑞凱希。這兩種藥物雖然已獲得美國FDA批准上市,但仍為取自低等動物的尿酸氧化酶,免疫原性強,應用後過敏反應的發生率高。人尿酸氧化酶尚未研發成功。

3、鹼化尿液的藥物。尿液中的尿酸存在非離子化(即遊離尿酸)和離子化(尿酸鹽)兩種形式,作為弱有機酸,尿酸在鹼性環境中可轉化為溶解度更高的尿酸鹽,有利於腎排洩,減少尿酸沉積造成的腎損害。痛風患者的尿pH多低於健康人群,在此在降酸治療的同時應該鹼化尿液,尤其是在開始用促尿酸排洩藥物期間,應定期檢測尿pH,使之保持在6.5左右,同時保持尿量,是預防和治療痛風相關腎病的必要措施,但不能用於急性或慢性腎衰竭的患者。目前臨床上常用的鹼化尿液的藥物有小蘇打片、枸櫞酸鉀鈉顆粒、蘇氏合劑等。

更多痛風用藥知識瞭解,可關注我的頭條號後發私信“痛風”二字給我

痛風治療就三招:止痛、降酸、鹼化尿液時,你該用什麼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