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的祕密38:這9個指標達標五個以上,可頒發父母「合格證」

父母知了

幼升小專欄第38篇,先摘錄幾條留言,然後我們聊今天的話題:

  • 我兒子兩歲半我就獨自一人帶他坐高鐵去北京,現在五歲了去過很多地方,上海,南京,杭州,蘇州,青島,黃山還有本省內的景點等都去過了,讀萬卷書也要行萬卷路,旅途中他會留意看過的東西,回家就憑記憶畫畫,實在想不起來的會看照片和視頻來回憶,個人覺得比悶頭學真的好多了
  • 兒子4歲,我已經獨自帶兒子出去遊玩很多次了,老婆沒空,一個揹包一個兒子,我錢不是很多,所以都是周邊遊,杭州上海,寧波南京……各種山山水水,各種遊樂園海洋館博物館科技館等
  • 支持取消機構的學前班
  • 還是呼籲少佈置點重複性的作業,有時候孩子根本是為了完成任務,應該多研究一些孩子們感興趣的課題,話題,把該學的知識融入進去。
  • 照這樣看,父母必須是一名優秀的教育學家才行啊!

許多朋友留言讀了專欄文字很有啟發,同時也分享自己的一些做法,這是非常棒的交流,上面留言中有兩位家長做得非常棒。也有提出建議和困惑,或者是覺得這樣對家長是不是要求太高,“照這樣看,父母必須是一名優秀的教育學家才行啊!”這話在實踐中也經常遇到諮詢者的發問,覺得是不是孩子的教育應該有老師負責,家長只要管好生活就行了,在一些線下活動中,來參加活動的父母中有一部分全場看手機,最後還會發牢騷,覺得自己沒有必要過來參加活動,而其他家長卻覺得大有獲益,感謝主辦者的傾情付出。

幼升小的秘密38:這9個指標達標五個以上,可頒發父母“合格證”

這裡的差別在哪裡?有的父母認為當爸爸媽媽就是一個自然屬性,生下孩子就完事了,給孩子吃飽穿暖就是盡到了責任。他們忽略了父母實際上還是一個社會屬性,負有對孩子健康成長的責任。如果有的父母覺得這些都是其他人去做的事,在我看來至少是一種責任的推卸。

當然,需要說明的是,能夠認真在眼花繚亂的娛樂、獵奇的屏幕上讀完這些看起來枯燥的專欄文字,並且認真寫下留言的朋友一定是一個善於學習,善於思考的家長,以上所有的留言家長都是負責任的。

我把這三十多篇文字看了一下,並沒有要讓父母成為教育專家的目的,而是希望所有的讀者成為優秀的父母。這是有區別的,做父母其實也是一個職業,甚至是事業,一個優秀的家長顯然不是滿足幾個靜態的指標,不是說完成這幾個指標就是合格的,缺一個就不合格,這就完全是工廠裡的標準了,家庭教育是一個複雜的事,不會這麼簡單的對照劃分。

幼升小的秘密38:這9個指標達標五個以上,可頒發父母“合格證”

接下來介紹優秀父母的9種狀態,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繼續讀一讀,參考一下,這個不是量化的標準,並非要父母成為教育專家,而是要成為優秀的父母需要哪些品質,還是有價值的。

  1. 要有一致的家庭教育信念、決心和信心

有信念,卻不過度緊張,保持平常心。家庭教育順著孩子的自然狀態,努力促其發展最好,深信松、柏、杉、竹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成材,每一個孩子都有他的天賦特長,將來都會有用。在教育實踐中,我們發現許多孩子在二十年之後呈現出不一樣的變化,有些和學校裡的表現不完全一致,但那些出色的,積極健康的孩子,無一例外都是因為父母始終相信孩子,即使在他學業成績的不如意的時候,除了想辦法補救之外,在人生態度上依然保持積極的期待。有一個孩子中考不理想,去了職業中學,父母也是認真幫助其調整心態,選擇汽修專業,有了一技之長,現在自己獨立開了一個修車鋪,由於精湛的技術得到車主的信任,生活過得非常富足充實。

2.要有虛心好學的精神。

父母認真學習一些教育方法,並虛心接受別人的指導意見,不要自以為是固執己見,要通過學習和交流,逐步深入地領悟家庭教育的真諦。前面說了,在一些活動中,有的父母認真記錄,會後積極交流想法,提出困惑,分享心得。這個過程本身也是給孩子樹立了謙虛好學、積極向上的榜樣(因為通常這些活動是父母帶著孩子一起參加的);反之,另外一些父母,滿腹牢騷,擺弄手機或者在會場進進出出,他的孩子坐在邊上,顯然也是坐不住,甚至也會在場內喧譁、奔跑,有樣學樣。

在兒子五六歲時,我曾經帶他去和一些高校的教授朋友聚會交流,他們也會認真的簽名贈書給他,其實他不一定懂,但他可以感覺父母是謙虛好學,對生活充滿積極期待的人。

幼升小的秘密38:這9個指標達標五個以上,可頒發父母“合格證”

3.要有合作意識,善於協調。

家庭教育的過程實際上充滿許多變量,很不確定,例如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等等,所以父母首先要使家庭和睦團結,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合力,方向一致,勁往一處使。這就需要父母有合作意識和協調能力,處理家庭日常生活裡各種矛盾和不諧調,確保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這些矛盾和不協調不產生負面作用,至少控制在最小範圍。有的父母動不動和家人吵架,和鄰居罵仗,這些都會給孩子留下深深的負面影響。

善於協調並不是說和稀泥,和事老,無原則,而是有理有節,掌握分寸。例如遇到確實有分歧的狀態,如果孩子在場,可以暫時擱置,選擇孩子不在場的時候深入交流,取得共識之後再實施教育,千萬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把這種分歧擴大化,甚至博取孩子的同情,“媽媽全是為你好,你看你爸爸……”

4.要有更新的姿態,不斷學習新知識,接受新觀念。

家裡要經常買書,當然現在有智能手機,手機上也有書庫,會閱讀到海量的經典文本,父母養成天天閱讀的習慣,為孩子做榜樣,在孩子面前儘量讀紙質書,和他保持一樣的讀書場景。同時這並不是裝裝樣子,如果僅僅是作秀也會很痛苦,父母必須真實的在閱讀中更新自己的家庭教育理念。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照這樣看,父母必須是一名優秀的教育學家才行啊!”這是許多父母當下的一個觀念,言下之意好像覺得對父母苛刻了一些,那麼通過閱讀、學習、反思,你就會發現父母不能僅僅以生養孩子為標準,而應該時時負起教養孩子的責任來,從這個角度,父母不是要成為教育理論專家,但要成為實踐中的優秀父母,一旦這個觀念更新了,就會打開視野,原來牴觸的東西也會欣然接受,認真閱讀了。

幼升小的秘密38:這9個指標達標五個以上,可頒發父母“合格證”

5.要熱愛生活,有比較廣泛的生活情趣

父母至少有一兩項積極健康的興趣愛好,即使過去沒有,現在也要認真尋找,然後培養起來。之所以過去沒有,就是因為年輕的爸爸媽媽原生家庭中也沒有重視這個問題,即孩子的爺爺奶奶本身也缺失這方面的教育,當然當時的條件或許不允許。現在各方面條件好了,父母要重視自己的精神生活和生活趣味,這樣做的目的不是裝樣子,而是讓孩子注意到父母的生活態度,把孩子引進門去。相信孩子很快就會超過你,你再向孩子學習。特別提醒有體育愛好更好,鍛鍊身體,也是修煉內心。

兒子知道我的興趣是寫作,在他很小的時候,當時還是在報刊雜誌上寫專欄,每次發表之後,都會給他看,他很早就知道。同時,體育運動我喜歡乒乓球,孩子現在已經完全超過我,直拍橫打是他的絕招,是在他高中時候掌握的,有空的時候,我們會打上一局,出一身汗,放鬆身體。

6.最好不要有負面影響大的生活

這一點尤其是在農村,城市還好一點,因為城市裡基本上獨門獨戶,一般人都不會太多到家裡交往,往往在公共場所談天說地。但在鄉村,或許還存在到一戶人家家裡,唱山海經,吹牛大會,如過多的人來客往,鬧哄哄的不顧影響的閒聊、打牌、喝酒、划拳、抽菸等,這對孩子是有影響的。

孩子的生活環境相對要穩定,安靜,純粹。

這倒不是說杜絕社會交往,而是說在孩子上了小學之後,必須給他一個獨立的學習空間和時間,父母要掌握好這個度,例如到了孩子放學回家做作業的時間,就不要還在那裡打牌,吆喝;到了陪孩子一起閱讀或者完成親子手工作業的時候,父母也要放下手機,認真的陪孩子一起完成,享受這樣的陪伴時光。在這樣的獨立時段裡面,是需要杜絕外來干擾或者一些負面影響力的存在。

幼升小的秘密38:這9個指標達標五個以上,可頒發父母“合格證”

7.注重利用碎片化時間的高質量陪伴

有的父母常常在茶餘飯後與孩子輕言細語地交談,常常帶孩子外出散步,到大自然中去,去觀察、發現、提問、討論,蒐集標本等。等孩子大一點,更要討論一些宇宙人生大問題,讓孩子開闊眼界,增加才幹。這些時間通常是碎片化的時間,不經意間就會溜走的時間,有的父母可能會忽視掉,在他們眼裡,好像只有大段的時間才叫陪伴。

其實,這也是個誤區,父母高質量的陪伴和時間的關係並非正相關,因為真正整天半天的大段時間陪伴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都是奢侈的,除非全職的奶爸奶媽可以做到。絕大多數家庭擁有的陪伴時間是碎片化的,例如,早餐時間,晚餐時間,睡前半小時等等,對於一些雙職工家庭,有時這些時間都很難保證,因為早上可能已經上班先走,晚上下班已是深夜,那又怎麼辦呢?有的父母可以貼心的在孩子床頭寫上一段話,或者一個小計劃,依然保持和孩子的心靈溝通,這樣的陪伴即使人不在一起,卻依然是高質量的。

8.要有規律地生活

這是對習慣於城市夜生活的許多年輕父母而言,也許在你們的意識裡,本身也是有規律的,準時的參加舞會,準時的KTV唱歌,準時的出席飯局等等,但這些和孩子毫無關係,因為通常孩子在這些規律總是被忽視的。當有了孩子之後,尤其是孩子在三四歲逐漸懵懂懂事之後,父母就要嘗試著建立新的有規律的生活:準時的陪孩子閱讀,準時的陪孩子游戲,準時的陪孩子運動等等,因為你的生活重心會有逐漸的傾向於孩子。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會感覺到自己有規律的生活是非常積極的,因為父母做了榜樣,給孩子一個獨立生活的環境,有規律的作息制度,這一點父母首先要做到,有規律的生活對人是有益的。我記得兒子上一年級的時候,已經有了比較穩定的作息制度和生活安排,當然這個作息制度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做一些微調,尤其實踐一段時間之後會有新的變化,讓孩子一起參與這種規律的建設,他們會非常願意去遵守,同時父母也要一起遵守。

幼升小的秘密38:這9個指標達標五個以上,可頒發父母“合格證”

9.要有原則性

在孩子懂事以後,不允許孩子做的事,說好一開始就不允許,例如電、火、河邊玩水、高空拋物等危險性的存在,這樣的嚴禁從一開始執行,孩子也就沒有痛苦,他知道這些是不允許他去碰的,這樣就會有比較妥當的行為。當然,這些原則禁令的落實也是需要一個過程,事前、事後做大量工作,先鼓勵、適應,後表揚、鞏固,不可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尤其是男孩子要知道信守承諾等做人的原則,等孩子到了一年級,時機上大班的時候就要讓他明白,守時、落實承諾等等原則。

當然,隨著孩子的成長,有些禁令會逐漸的放開,例如對於工具的使用,到了六七歲,也就差不多現在這個幼升小的階段,父母也會在一些手工活動中,和孩子一起用工具解決問題,教給孩子使用工具的方法,以及如何規避危險的操作。

所以,這個原則性要注意階段,否則也會束縛孩子的創造力,畢竟許多創造性的過程是需要突破的,墨守成規是不可能有創新的。只是父母要準確評估放開一個禁令的安全隱患,同時做好監護工作,最好是陪伴在一起,這樣就更合適了。

好,今天的專欄聊了一個優秀父母需要注意的方面,再次強調這不是讓你成為教育專家,而是給你啟發,努力成為好的合格的父母,我想這一點所有的讀者不會反對的。

原創不易,若覺得有收穫,可以自由打賞,也可轉發給需要的朋友,或者把您遇到的困惑留言給我。也可關注公號“陳老師家長匯”,或在喜馬拉雅FM平臺搜索“北緯32度半”,給您最合適的育兒方法音頻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