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見多識廣的絕妙方法竟然在這裡——史上最全300本生命科學書單之「圖鑑系列」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尹哥聊基因”

让孩子见多识广的绝妙方法竟然在这里——史上最全300本生命科学书单之「图鉴系列」

(向上滑動啟閱)

題記

小時候讀《山海經》,看到一大群珍奇異獸,不光名字奇葩,配圖也似乎是外星來客,頓時覺得古人好有想象力。直到第一次看到了真實的犰狳,方知想象也需要有原型,大千世界才是最變化莫測、引人入勝的所在。

大學時,第一次接觸到《槍炮、病菌與鋼鐵》,手不釋卷連夜看完,被作者賈雷德·戴蒙德縝密的知識結構和宏大的歷史觀深深震驚。在那之後,我對整個生命圈的認識都有了全新的蛻化。進而,我開始“窮舉”所能買的到的各種與生命科學相關的科普讀物。

這幾年,感覺“窮舉”讀書開始跟不上了。這不僅僅是因為工作忙了,更是因為市面上各種生命科學科普書籍忽然像倉鼠繁殖一般,短時間內多起來了。

如果說2015年只有10~20本左右的新作,到了2017年則至少有30~50本。更可喜的是,宏觀思維大作的跨界水平越發高超,對與時俱進的技術關注越發同步,本土作家的段位臻於一流,中文譯者的成果趨於“信·達”。當一個學科開始走出象牙塔,傳授知識的方式超越了教科書和專業領域,以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實現普及,開始“飛入尋常百姓家”之時,我欣喜地意識到:生命時代真的來了。

科普,在我的理解中是一種公益。所以,我一直堅持做《天方燁談》音頻節目,目前點擊量已經超過3000萬次了。隨著更多大咖相繼參與,這檔節目成為了群星薈萃的天方“眾”談。不僅如此,我還很喜歡在不同階段的學校授課,完成了從小學到大學的“全覆蓋”(據很多家長反饋,有很多同學聽了我的課程,主動改為主修生物,真不確定是不是正確的選擇……捂臉)。

另外,因為華大自己就有幼兒園,所以我還一直嘗試跟幼兒園的小朋友們進行生物科普。當孩子們能夠給我準確講出保護色和警戒色的定義,能和我討論北極霞水母和漂泊信天翁的習性,甚至能告訴我河馬和鯨是親戚的時候……我知道我的努力是有意義的。

大家可能沒對比過這樣一組數據。在元素週期表裡,中國做出的貢獻可能只有煉丹時發現的鋅和砷。而在生命週期表裡,其中的一項指的是一個物種測序完成的基因組。截至我寫完這篇文章的時候,全球一共發表了510篇論文,分別描述了510個物種,而中國在其中的貢獻達到了33%,超過了美國的25%,華大基因更是參與了中國部分的76%。在化學上落後的,生命科學上咱們補回來。

让孩子见多识广的绝妙方法竟然在这里——史上最全300本生命科学书单之「图鉴系列」

在這個基礎上,華大基因的小夥伴們還一起發起了生命週期表第一期哺乳動物補全計劃,即對5000種哺乳動物、157個科的物種進行基因組眾籌解密,解密後的數據會存儲在深圳國家基因庫並對公眾免費開放。更有紀念意義的是,這個物種的數據庫就可以以貢獻者本人來命名了。命名一顆小行星機會渺茫,但命名一個物種還有大把的機會(要知道,已知的物種接近1000萬種)!目前開放的157個科中,已經有132個科裡的物種被認領,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您或您的孩子不心動麼?詳情見生命週期表。

要做好生命週期表的工作,學學生命科學知識是很有必要的。這次,我整理了300本與生命科學科普相關的圖書/圖冊,應該說是對自己看過的全部作品的一次梳理,大部分適合大朋友看,也有很多適合小朋友看(比如恐龍和史前動物的畫冊),希望能夠幫助喜歡生命科學的朋友們節省大浪淘沙的時間。如果您覺得我有哪些未收錄的好書,也歡迎留言告知。

值得一提的是,我還特別對生命科學書籍的知名出版機構做了一次評點,希望知識界都能一起努力,早日奉上更多優秀作品,以饗書蟲們。

同時,我也終於鼓起勇氣,把《天方燁談》音頻節目裡的精華內容整理成書,暫定名《生命密碼》,配合音頻節目一併推出,希望年內能夠和大家分享,也感謝並希望大家繼續支持。

在這裡,還要特別感謝我的小夥伴們(李雯琪、鄭濤、楊靜靜、張雨宇、唐川、吳彪、林昌泉、翟騰、蕭芳權等人)。正是大家攜手同心,才整理出了這份史無前例的書單,這個工作量真的很大。所以,如果您覺得這份書單有價值,請給我們一些打賞,我們會把這部分的錢全部捐贈給華基金和光基金,而我會自費請小夥伴吃頓好的,也歡迎大家留言告訴我們:深圳哪家館子更文藝?

让孩子见多识广的绝妙方法竟然在这里——史上最全300本生命科学书单之「图鉴系列」让孩子见多识广的绝妙方法竟然在这里——史上最全300本生命科学书单之「图鉴系列」

昨天,我們推送了,每個類別都推薦了2-3本代表作品(尹哥親自評分8.5及以上),每一本都堪稱經典。

今天,我們分享300本生命科學書單【圖鑑系列】,一共收錄了45本圖書。值得一提的是,【圖鑑系列】圖書特別適合小朋友們閱讀,值得家長們借鑑參考。

圖鑑(最適合小朋友看的圖片百科)

让孩子见多识广的绝妙方法竟然在这里——史上最全300本生命科学书单之「图鉴系列」让孩子见多识广的绝妙方法竟然在这里——史上最全300本生命科学书单之「图鉴系列」
让孩子见多识广的绝妙方法竟然在这里——史上最全300本生命科学书单之「图鉴系列」

以下是45本【圖鑑系列】圖書的詳細清單,每一本都有尹哥評分(滿分10分),歡迎留言,分享您的觀點。同時,如果您覺得有哪些未收錄的【圖鑑系列】好書,歡迎留言告知。

A1

植物王國的奇蹟:果實的奧秘

尹哥評分:8.5

让孩子见多识广的绝妙方法竟然在这里——史上最全300本生命科学书单之「图鉴系列」

《植物王國的奇蹟:果實的奧秘》從果實的種類開始詳細介紹了各種不同類型果實的結構、特點、典型代表植物,重點介紹了果實的形態在種子傳播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重要作用,還介紹了與果實協同演化的有關動物物種的相關知識。書中採用了大量電子掃描顯微鏡拍攝、處理的彩色圖片,便於直觀瞭解果實及種子的形態結構。

羅布·克塞勒:視覺藝術家,倫敦藝術大學藝術、設計和科學領域的教授,在職業生涯裡,他常常將植物作為汲取靈感的源泉。2001年,他被邱園任命為NESTA研究員,從那時起,他開始同顯微鏡下的植物材料打交道。他還是林奈學會和皇家藝術學會的研究員,以及葡萄牙古爾本基安科學研究所 2010年生物多樣性成員。他的作品曾在英國、歐洲大陸和北美的博物館和美術館展出,包括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英國皇家植物園和里斯本古爾本基安基金會等。

沃爾夫岡·斯塔佩:邱園的一位種子形態學家,就職於位於英國蘇塞克斯郡韋克赫斯特的千年種子庫。在此項大型跨國計劃的核心之地,收藏和儲存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種子和果實。斯塔佩博士將此地視為理想的工作之所,他可以將自己滿腔的熱情放在令人震驚的種子和果實多樣性的研究上。作為此領域為數不多的專家之一,斯塔佩博士也為英國和海外地區同千年種子庫有合作關係的大學生和其他成員講授種子生物學這一課程。

A2

植物王國的奇蹟:花兒的私生活

让孩子见多识广的绝妙方法竟然在这里——史上最全300本生命科学书单之「图鉴系列」

植物的世界充滿著神奇與美麗,我們可能領略過果實之奇異和種子結構設計之精妙,但本書將帶你步入一個更加精緻而又壯觀的裸眼不可見的多彩世界,繼續我們奇妙的植物王國探索之旅。

許多年來,花粉研究一直是一個少數人才享有特權得以入內的科學領域,普羅大眾無緣相見。本書通過大量珍貴的彩色圖片展示了一個精彩的花粉世界,這些卓越的圖片都是在採用新科技手段拍攝的基礎上,經過藝術家耐心細緻而又極具天賦的藝術處理而成的,堪稱藝術傑作。通過這些令人炫目的圖片以及與之交相輝映的文字描述,你可以瞭解到花粉的形態和結構,進而瞭解植物生殖過程中的一系列非凡事件。

瑪德琳·哈利(Madeline Harley),博士,植物學家,在2005年退休之前,是英國皇家植物園花粉研究部門主管。她的研究工作主要關注在有花植物演化和親緣關係領域中花粉特徵的物種特異性,並已得到國際上的公認。作為作者或共同作者出版及發表80多篇(部)論文和著作。她在眾多國際會議上展示了自己的工作。哈利博士是林奈學會會員,並且是英國皇家植物園的榮譽研究員。

羅布·克塞勒(Rob Kesseler):視覺藝術家,倫敦藝術大學藝術、設計和科學領域的教授,在職業生涯裡,他常常將植物作為汲取靈感的源泉。2001年,他被邱園任命為NESTA研究員,從那時起,他開始同顯微鏡下的植物材料打交道。他還是林奈學會和皇家藝術學會的研究員,以及葡萄牙古爾本基安科學研究所 2010年生物多樣性成員。他的作品曾在英國、歐洲大陸和北美的博物館和美術館展出,包括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英國皇家植物園和里斯本古爾本基安基金會等。

A3

植物王國的奇蹟:生命的旅程

让孩子见多识广的绝妙方法竟然在这里——史上最全300本生命科学书单之「图鉴系列」

種子是植物體所孕育的最複雜而又最完美的部分,裡面蘊藏著物種的下一代。在億萬年的漫長時間內,為了保持物種的繁衍,種子植物演化出了令人震驚的適應策略,種子高度複雜精妙的結構便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體現。

在《植物王國的奇蹟:生命的旅程》中,來自英國皇家植物園的藝術家羅布·克塞勒和種子形態學家沃爾夫岡·斯塔佩通過令人驚歎的特寫圖片和美妙的文字,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嶄新而又奇妙的微觀世界。

任何熱愛自然世界的人士包括藝術家、設計師以及科學家都可以從《植物王國的奇蹟:生命的旅程》中發現新的驚奇,受到新的啟發。

羅布·克塞勒:作者,視覺藝術家,倫敦藝術大學藝術、設計和科學領域的教授,在職業生涯裡,他常常將植物作為汲取靈感的源泉。2001年,他被邱園任命為NESTA研究員,從那時起,他開始同顯微鏡下的植物材料打交道。他還是林奈學會和皇家藝術學會的研究員,以及葡萄牙古爾本基安科學研究所2010年生物多樣性成員。他的作品曾在英國、歐洲大陸和北美的博物館和美術館展出。

沃爾夫岡·斯塔佩:作者,邱園的一位種子形態學家,就職於位於英國蘇塞克斯郡威克赫斯特的千年種子庫。斯塔佩博士將此地視為理想的工作之所,他可以將自己滿腔的熱情放在令人震驚的種子和果實多樣性的研究上。作為此領域為數不多的專家之一,斯塔佩博士也為英國和海外地區同千年種子庫有合作關係的大學生和其他成員講授種子生物學這一課程。

A4

普林斯頓恐龍大圖鑑

尹哥評分:9.0

让孩子见多识广的绝妙方法竟然在这里——史上最全300本生命科学书单之「图鉴系列」

美國知名學者和藝術家保羅在本書中描述了735個恐龍物種。全書分成兩個部分。

起始部分包括了恐龍演化、生物學和行為等諸多方面的討論。主體部分 “恐龍類群”分成三個類群:“獸腳類”、“蜥腳形類”和“鳥臀類”。每一個物種的介紹都很簡明,主要包括結構特徵、時代、分佈和棲息地方面的信息。 整本書還包括了超多600幅彩色和黑白的復原圖,其中有130幅生態彩圖(一些是精美的場景);將近450幅骨架、頭骨、頭和肌肉的繪圖,還有8幅古地圖。

《普林斯頓恐龍大圖鑑》比其他任何恐龍書在語言和表達上更科學,它的復原圖是一流的,它將帶給恐龍愛好者一場視覺盛宴。

格雷戈裡 S.保羅,學者,藝術家。他是包括《侏羅紀公園》在內的諸多電影和紀錄片的首席恐龍復原師,復原了中生代生物的“新形象”。保羅著有《掠食恐龍的世界》、《科學美國人圖書之恐龍篇》、《飛龍在天》等。他的作品同樣在《科學美國人》、《自然》、《紐約時報》等諸多出版物中發表。

A5

絕美!透明生物圖鑑

让孩子见多识广的绝妙方法竟然在这里——史上最全300本生命科学书单之「图鉴系列」

前所未見的透明生物,

令人屏息的造物之美!

從來沒有見過這麼美麗的顏色,隨著花朵顏色而改變的透明蝴蝶、水晶般澄澈的花瓣……原來這些都不是標本!在這個世界上真的存在。不管是在晨露瀰漫的山巒間,森林的深處,熱帶的池沼中,黑暗的洞窟內,深海中的珊瑚群裡……從透明植物、透明昆蟲,到透明魚類,本書收錄絕美生態照片229張,一起探索透明生物的不可思議之處。

武田正倫(Takeda Masatsune)/監修(水生生物),1942年生於東京。九州島大學研究所農學研究科博士課程修畢後,擔任日本大學醫學部生物學教室助手,後任國立科學博物館動物研究部研究官。

曾任主任研究官、研究室長、部長,現為榮譽館員與榮譽研究員。專攻海產無脊椎動物,尤其是甲殼類的系統分類學。

A6

海、河、湖的怪奇生物圖鑑

尹哥評分:8.0

让孩子见多识广的绝妙方法竟然在这里——史上最全300本生命科学书单之「图鉴系列」

本書會按照「湖泊、河川、淺海、珊瑚礁、遠洋」等分類,個別介紹這些棲息地上的生物們,是以多麼奇妙的方式生活著。其中包含有:雄性間會接吻的魚、吸食動物的水草、還沒發現雄性的淡水龍蝦、用嘴巴生小孩的蛙、用奶水育兒的魚、會製造硫酸的海藻、能夠自行遊泳的海葵、跑很快的海膽、會發光的海蛞蝓、長生不老的水母等,共150種生物!

A7

賞葉:葉生活&葉形圖鑑

让孩子见多识广的绝妙方法竟然在这里——史上最全300本生命科学书单之「图鉴系列」

美麗的菩提樹葉為何有條長長的尾巴?

蒲公英的葉子為何多毛而味苦?

聖誕紅美麗的紅色是葉還是花?

為什麼同樣是植物,卻各自有著千奇百態的葉子?

植物為了適應環境與生存 ,亙古以來,演化出各式各樣的葉子,也因此,葉子是認識植物時最方便的辨識特徵,認識植物,從葉子開始,每一片葉子後面都有著一段植物家族的故事。

張碧員,南投縣人,輔大日文系畢業。著有『臺灣賞樹情報』、『臺灣野花365天』、『季節書』、『我家有狗』等書。譯書有『雨林探險』、『動物的腳印』、『樹逃走了』等。

自1993年投入本土自然叢書的編輯與寫作至今,十幾年來,無論生活、工作或創作,都與自然息息相關。她對植物情有獨鍾,長期在廣泛閱讀、野外觀察,甚至栽植的細膩過程中,雋永有味地不斷書寫植物樣貌。

A8

自然課:百年前老課本的博物插圖

让孩子见多识广的绝妙方法竟然在这里——史上最全300本生命科学书单之「图鉴系列」

現下很多人開始睜開眼睛觀察自然,拿起畫筆記錄自然現象和事件。

其實早在一百年前,現代博物學剛剛傳入中國,那時的小學即編譯課本,通過簡明寫實的插圖和扼要的分類學知識,採用貼近生活的表達,讓孩子認識日常見到的種種生物,習得系統的自然知識。

本Notebook即輯錄自20世紀初編譯的小學博物課本,花草樹木、鳥獸蟲魚,三十餘種生物,每種配一線圖狀寫。

這本《自然課》可以作為現今博物愛好者的新起點。上一堂《自然課》,走進大自然,在這些博物插圖的啟發下,記錄一份屬於自己的自然筆記吧。

清末年間編譯的小學博物課本。

A9

偉大的海洋 :

來自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珍本典藏

让孩子见多识广的绝妙方法竟然在这里——史上最全300本生命科学书单之「图鉴系列」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它的秘藏珍寶之一 ——是一座藏書50 萬冊的自然歷史圖書館,還有照片、影片、手稿等藏品。在編輯《偉大的海洋》時,我們甄選了四十本博物館珍藏的與海洋有關的珍本圖書。這些帶有精美、迷人插圖的圖書在海洋學的歷史發展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梅拉尼•L.J.斯蒂斯尼博士將帶領你穿越時空,一起來看看那些作為開拓者的博物學家們、插畫師們,以及那些定義了海洋學的探險家們留下的作品,讓您領略海洋的偉大與美麗。

梅拉尼• L. J. 斯蒂斯尼博士,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魚類部研究館長。她的研究方向主要是魚類分類學和演化生物學,另外還關注淡水資源保護和生態多樣性。除了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職位外,她還是哥倫比亞大學和紐約大學的客座教授。

A10

當自然賦予科技靈感

让孩子见多识广的绝妙方法竟然在这里——史上最全300本生命科学书单之「图鉴系列」

本書以精彩案例講述植物和動物如何啟發了發明家、工程師、建築師、科學家,也講述了仿生學如何成為現代科學研究中最有前景的學科之一。在每一個對頁裡,左頁介紹一種植物或動物啟發一種或多種仿生髮明的故事,另有多個小模塊,向我們展示了這種植物或動物的物種信息、奇特策略以及由它們引發的“想象出的發明”;右頁則是該植物或動物的標本照片,以及由插畫師蒂特瓦內(Titwane)繪製的發明原理圖。

瑪特·富尼耶(Mat Fournier),畢業於巴黎第八大學,專業為法國文學和比較文學,現為美國伊薩卡學院助理教授。童年和青年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梅康圖爾山林間度過,學習過動物、植物和景觀方面的知識。

A11

古獸橫行

尹哥評分:9.5

让孩子见多识广的绝妙方法竟然在这里——史上最全300本生命科学书单之「图鉴系列」

儒略·斯托尼的首部古生物藝術作品集無異於一場科學藝術特展,收錄百餘幅他為多家科研、科普期刊繪製的獨家插圖,以及專為各知名博物館創作的古生物畫作。這些復原作品完美融合了獨特的藝術技巧、創造性想象力和嚴謹的科學精神,是恐龍與藝術愛好者不容錯過的視覺盛宴。

儒略·斯托尼(Julius Csotonyi),加拿大古生物藝術家,擅長將學術能力與藝術創造力相結合,為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休斯敦自然科學博物館、加拿大皇家泰勒博物館等四十多家媒體和機構創作過大量古生物藝術品。他是使用數字技術頗為精湛的古生物藝術家之一,曾於2010年、2012年和2014年三度榮獲萊澤多夫古生物藝術獎。

A12

中國國家地理科學幻想圖鑑:

蟲蟲打工記

尹哥評分:7.5

運用超級想象力設想昆蟲變成人類那麼大,該如何運用自己的特長工作謀生。本書開啟孩子幻想模式、以輕鬆幽默的口吻和深入淺出的語言、精美清新的手繪與照片做媒介,講述了讓人捧腹的昆蟲技能大比拼,本書將是小朋友瞭解昆蟲知識的最佳趣味讀物!

主編川島逸郎,1969年出生於日本神奈川縣。畢業於東京農業大學農學部。生物類科學手繪師,著有書籍《大自然指南·日本的蜻蜓》(文一總合出版,合著)、《觀察蜻蜓的方法》(文研出版,分擔執筆)、《Handbook of Zoology, insecta Part 38, Coleoptera Vol.2》(Walter de Gruyter, Berlin/New York, 合著兩章)等,另外還參與了《小學館的圖鑑NEO·昆蟲》(小學館)、《物種多樣性系列》(裳華方)、《我的昆蟲記(矢島稔)系列》(偕成社)等書的插畫工作。此外,還發表了大量研究昆蟲的論文。

A13

中國國家地理科學幻想圖鑑:

滅絕動物調查報告

本書的開篇——深夜,卡夫卡偵探所收到一封神秘委託書:“請您幫助我調查動物滅絕的原因”。理清頭緒後,卡夫卡偵探和助手小美立即上路,展開了調查……

面對從天而降的滅絕動物調查委託書,請立即化身科學小偵探,加入演化謎題的少年偵查團,搜尋線索,展開推理,找出動物滅絕的兇手!

裡中游步,1966年出生於日本東京都。日本野生動物研究中心成員。曾經手持照相機,與動物學家今泉忠明一起日夜在各種荒郊野外出沒研究。主要著作有《田地裡的昆蟲探險隊》、《去鄉下!邊走邊看的動物探索日記》等。

A14

中國國家地理科學幻想圖鑑:

我的寵物是恐龍!

本書開篇——白堊紀末期,小行星撞擊地球,恐龍因此而滅絕……但是那個時刻,時空出現扭曲,恐龍們穿越時空來到現代了!小學五年級學生龍太是個恐龍迷,遇到了穿越過來的三角龍寶寶小角......

面對從天而降的恐龍,與其驚慌失措,不如跟隨“三角龍寶寶”一起學習恐龍知識。如果恐龍生活在現代,甚至可以成為伴侶動物,我們應該如何照顧它們的飲食起居呢? 本書以漫畫“恐龍降臨現代城市!”為切入點,以假設人類可以進行飼養恐龍為背景,講述恐龍的演化歷程、各種各樣的恐龍的分類研究、恐龍的形態與生活習性,以及恐龍研究領域的最新科學進展。如果你的寵物是一隻異齒龍,那麼它能吃肉嗎?如果你想要養一隻暴龍,那最好還是三思而行吧……

土屋健,科學作家,Office GeoPalaeont 法人,理學碩士,金澤大學研究生院博士前期課程畢業。曾任科學雜誌的編輯。擅長領域為地球科學,特別是古生物學。

A15

中國國家地理科學幻想圖鑑:

古生物飼養指南

一本瞭解5億年前神秘古生物的科普書!

在人類還未出現之前的遙遠古代,在恐龍都還沒有出現的地球上,有這樣一群“古生物”統治著世界。如果,這些已經滅絕的生物出現在我們身邊,又如果,我們可以養一隻,比如說,三葉蟲?!帶著這種天馬行空的設定,讓我們一起去領略太古時期生物們的神奇魅力吧!

本書以假設人類可以飼養古生物為背景,講述生活在5億年前的古生物的形態與生活習性,生動地為我們揭開這些遠古動物的神秘面紗。豐富的插畫配圖,帶給你不一樣的視覺樂趣和閱讀感受!

[日]土屋健,科學作家。日本金澤大學理學碩士。日本地質學會成員。日本古生物學會成員。曾擔任科學雜誌記者、編輯。著有多本地質學與古生物學的科普類書籍和相關雜誌報道。

A16

中國國家地理科學幻想圖鑑:

來自瀕危動物的審判

什麼是瀕危動物?

你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有多少動物正面臨著滅絕的威脅嗎?

這些瀕危動物面臨的最大困境是什麼?

我們又能怎樣幫助它們呢?

目前,地球上瀕危物種的數量已經超過了22,000種!

假如這些動物能夠開口說話,它們會作出怎樣的控訴呢?

本書以“瀕危動物將人類告上物種法庭”的幻想場景作為引導,介紹瀕危動物生存現狀、人類為此付出的代價和彌補過失所採取的行動及措施。

淵希鄉,1982年生於日本神戶。日本京都大學動物學博士。畢業後,曾就職於日本上野動物園兩爬館,擔任飼養員,出任日本科學未來館科學傳播員。現於京都大學野生動物研究中心,擔任特定助教,併兼任日本猿猴動物園策劃。

A17

古生物圖鑑 : 史前水棲爬行動物

让孩子见多识广的绝妙方法竟然在这里——史上最全300本生命科学书单之「图鉴系列」

《古生物圖鑑——史前水棲爬行動物》系列叢書以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古生物化石為依據,科學、準確地將60餘種世界各地發現的史前水棲爬行動物骨骼及形態進行完美復原,將物種的化石產地、基本體型、生存年代、食性等特徵以中英文雙語進行介紹。

《古生物圖鑑——史前水棲爬行動物》是全球首套專業級的恐龍工具書,為中國乃至全球的古生物研究者的科研與教學工作提供了豐富的、翔實的圖片與數據資源。

趙闖,國際著名古生物復原畫家。啄木鳥科學小組美術總監。7歲開始畫恐龍,21歲時作品就登上了英國《自然》雜誌封面。長期為世界頂級科學期刊和研究機構提供科學美術作品。20年來連續不斷的創作與耕耘也使趙闖形成了自己的創作風格與技巧,並嘗試通過對色彩的運用、構圖的強調等去表達情感、凸顯氣氛,以藝術家的創造去表現人們用肉眼及攝影技術無法捕捉的自然萬物的神態,在恐龍愛好者及發燒友中享有強大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楊楊,知名科普作家,啄木鳥科學小組創作總監。畢業於廈門大學,出版了多部長篇文學作品及科普圖書。

A18

WTF, Evolution?!

让孩子见多识广的绝妙方法竟然在这里——史上最全300本生命科学书单之「图鉴系列」

瑪拉·格倫鮑姆是一位非常聰明、非常有趣的科學作家,她頌揚演化論中最偉大的(或者說最糟糕的)錯誤。這裡有超過100種稀奇古怪的哺乳動物、爬行動物、昆蟲、魚類、鳥類和其他生物,它們的存在讓我們搖著頭。格倫鮑姆的妙處在於,她將演化擬人化表述,將其描述為一個善意但有些健忘的實驗者,與一個持懷疑態度的敘述者的對話令人捧腹。

瑪拉·格倫鮑姆是一名科學作家和編輯。她的作品曾在《大眾科學》、《發現》雜誌、《地球》、《科學美國人》等刊物和網站上發表。她畢業於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的科學、健康和環境報告碩士項目,目前居住在紐約布魯克林。

A19

自然解剖書

让孩子见多识广的绝妙方法竟然在这里——史上最全300本生命科学书单之「图鉴系列」

700幅手繪插畫,7大類自然主題,微型自然科普書帶你認識大自然。以結合藝術與自然科學的方式,引領讀者進入迷人又有趣的大自然世界,包括:

◎地理

介紹地球的結構,還有礦物、化石、岩石、山、褶曲山、火山是如何形成,以及地景、地形的樣貌為何。

◎天文

說明天空的大氣層是由哪幾種氣體層組成、如何從雲層變化預測天氣、水是如何改變形態,以及雷雨、閃電、龍捲風、雪花、彩虹、夕陽等是如何形成的。

◎昆蟲與花草植物

以解剖的方式,介紹蜜蜂、蝴蝶、蛾、螞蟻、花的構造,以及關於蟲蟲與野外植物的小知識。

◎樹木、菇類與蕨類

以解剖的方式,介紹落葉木、樹幹、葉子、菇類、蕨類的構造,還有如何辨認葉片、哪些是有毒的蕈菇、苔蘚奇妙的功用、森林中腐木的生態系。

◎動物

介紹住在地底下的動物、接近人類環境的小動物、野生貓科和犬科動物、水生哺乳類動物、海洋哺乳類動物,以及生物奇特的適應力。

◎鳥類

先圖解介紹鳥類的身體構造、鳥類的羽毛,接著介紹鳥類的羽毛種類、鳥類的鳴叫聲、各式各樣的鳥巢與鳥蛋,還有各種鳥喙特點、有趣的鳥類行為、大型鳥類與猛禽等。

◎水底世界

介紹池塘的生態系、鮭魚的生命史、青蛙的成長過程、水母的構造、海藻有哪幾種,以及水裡會出現小蟲子,還有潮間帶的物種分佈。

如果你想知道山是怎麼形成,好奇蕈菇是如何生長、鮭魚為何原本是銀色後來又變色、貓頭鷹的臉為什麼長那樣、有些母的馴鹿頭上為何也會長角,或者揣想世界上有多少不同類型的鳥羽、鳥蛋,本書中的各種插畫、圖表和分解圖將可以讓你開心地盡情探索。

茱莉亞·羅思曼(Julia Rothman)是一位插畫家,作品散見於書籍與報章雜誌,以及織品、文具、壁紙、地鐵文宣、餐具等,已出版6本圖文書,包括Farm Anatomy和Hello NY。

A20

蘑菇:全世界500多種蘑菇的彩色圖鑑

让孩子见多识广的绝妙方法竟然在这里——史上最全300本生命科学书单之「图鉴系列」

對各類蘑菇的菌褶、菌肉、生長環境等主要特徵進行了細分和描述,全面介紹各類蘑菇的形態特徵、生長狀況;全書收錄世界上500多種蘑菇,內容權威、編排系統,配以2300幅精美圖片,形象說明各類大型真菌的主要特徵、辨別要點,是瞭解世界蘑菇種類的首選圖文讀物。

本書對收錄的每一種蘑菇均有詳細的論述,色彩絢麗的照片將每種蘑菇表現得栩栩如生,使其主要特點和顯著特徵躍然紙上。

本書向蘑菇的愛好者全面介紹了所收錄的每種蘑菇的主要特徵和辨別要點,並列出了它們的生長環境、生長季節、大小、可食性、菌體顏色以及它們的學名和俗名。此外,還向入門者提供了簡易的鑑別方法和簡明的名詞解釋。

托馬斯·萊瑟斯,真菌學博士,蘑菇研究領域的權威,也是DK出版社出版的《蘑菇叢書》的主要編著。於倫敦克佑皇家植物園獲得博士學位,現就職於哥本哈根大學;從北歐斯堪的納維亞、格陵蘭的寒帶真菌到南美的熱帶真菌,他都進行了大範圍的調查研究。

A21

昆蟲臉書

让孩子见多识广的绝妙方法竟然在这里——史上最全300本生命科学书单之「图鉴系列」

每一種昆蟲的臉型及表情都很特別,尤其加上一點想象力,馬上變得生動有趣。本書將作者的觀察心得與昆蟲臉部的特徵,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輔以生態圖片來介紹,並將各種昆蟲富有趣味地劃分成組,希望藉由“臉書”的魅力,讓更多大小朋友進入昆蟲的奇特世界。同時也能進一步理解昆蟲生態,並親眼見證每一張美麗的昆蟲“臉”。

原來世界上有帶著吸管的昆蟲刺客,也有兇狠無比的昆蟲殺手,更有各式各樣隱身森林的忍者昆蟲,以及酷似外星人的昆蟲。奇特的是,小朋友最熱愛的日本卡通主角人物,如假面超人、電波人等,原來身上都有昆蟲的影子。多樣的昆蟲“臉”給予人類無限的想象空間,其實背後還隱藏著昆蟲不為人知的生存秘密,《昆蟲臉書》將一一揭露昆蟲的私密生活面貌。

黃仕傑,1973年生於臺北,從小就喜歡飼養昆蟲,退伍後因工傷,右手4隻手指遭截肢,但對於生態的興趣不減反增,一直是臺灣原生昆蟲、石松、蘭花的愛好者,同時持續從事生態攝影。近年來造訪東南亞各國,深入渺無人煙的熱帶雨林,拍攝植物、昆蟲棲息地照片,併為報刊雜誌撰寫生態探訪文章。曾任“國科會”生態影片昆蟲顧問、臺灣大學“國科會”計劃助理、嘉義大學“國科會”計劃助理、臺灣全記錄生態講師,目前專注自然生態攝影、寫作。著有《長戟大兜蟲》《昆蟲臉書》等書。

A22

世界鳥類圖譜:非洲鳥類

本書是一本傑出的旅行記,弗朗索瓦•勒•瓦揚奔波在非洲土地上,與霍屯督人、納瑪誇蘭人等土著親密無間,其民族性格躍然紙上,再加上用各種音樂來形容鳥兒的叫聲,其美感如同隨身攜帶的巴黎樂團。

弗朗索瓦•勒•瓦揚(François Levaillant,1753—1824),生於荷屬圭亞那(今蘇里南),父親是法國領事。他在森林中度過了童年,對當地的動物群產生興趣。1763年,返回歐洲,開始學習自然歷史。1777年,在巴黎親眼看到了自然歷史的收藏,對鳥類學的興趣也空前增加。1781年,通過荷屬東印度公司來到南非好望角,開始了富有冒險精神的非洲之旅。在旅行當中,他的船隻曾經被英國人擊沉,隨身只剩下一點錢和幾把槍。1793年,他在巴黎又被捕入獄,直到法國大革命結束才被釋放。之後,勒•瓦揚回到了在塞扎納朗烏埃(馬恩)的一處莊園,在那裡生活;1824年,死於貧困。

作為一名旅行家,勒•瓦揚不帶偏見地描繪非洲人民,認為他們是“高尚的野蠻人”,而作為作家和鳥類學家,勒•瓦揚則出版了《非洲內陸旅行》《非洲內陸的第二次旅行》《非洲鳥類》《天堂鳥自然史》《傘鳥和短尾鴗科鳥類自然史》等多部作品。在鳥類學著作當中,他首創旅行寫作文體,對鳥類行為的描寫也是開創性的;他為多種鳥類命名,這些名字至今仍被作為鳥類常用名使用;他也是第一個在自己的著作當中使用彩色插圖的作家。這些創舉對奧杜邦等後來的鳥類學作家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A23

世界鳥類圖譜:澳洲鳥類

本書的最大特點是,除收錄了古爾德《澳洲鳥類》當中的鳥類圖譜之外,還首次引進翻譯了原書當中的20餘萬字的觀察筆記。閱讀時,除了欣賞到精妙絕倫的鳥類彩圖之外,還能欣賞到古爾德觀察入微的細緻描寫,鳥類的生活習性、遷徙路線、繁殖特點、被羽的具體特徵等等,以及古爾德在澳洲大路上披荊斬棘,追逐鳥兒的冒險活動,讓人身臨其境;再輔以鳥類的中文名、英文名、學名以及生態類群、科、屬、種名稱等詳盡資料,讓鳥類圖譜升級變成一本深入瞭解鳥類知識,學習自然觀察的偉大工具書,既適合帶到戶外親身體驗,也能夠把你帶到令人神往的荒野戶外。

約翰•古爾德( John Gould,1804—1881),英國鳥類學家、插圖藝術家和出版家。古爾德的父親是英國溫莎城堡的園丁主管。14歲左右,古爾德就開始跟著他的父親工作,這使他有機會觀察到在自然棲息地生活的諸多鳥類,還學習了剝製動物標本的技術。1827年,古爾德被聘為倫敦動物學學會的動物標本剝製師。

1830年,古爾德寫下了他的第一卷對開插畫書《一百種喜馬拉雅山脈鳥類》,為該書手繪了80幅草圖,由他的妻子伊麗莎白轉刻為石版畫,並配有威格斯撰寫的文字,體現了最全面、最準確的描繪。

1838年後,與其妻一同前往澳大利亞,在當地發現並命名了諸多新物種。因為找不到出版商幫自己出版圖冊,古爾德決定自行出版——他最受人稱讚的作品、八卷本的《澳洲鳥類》便由此誕生。接著,古爾德又開始編寫《歐洲鳥類》《亞洲鳥類》等著作,這些作品為他贏得了更大的世界聲譽和財富。

A24

世界鳥類圖譜:美洲鳥類

本書的最大特點是,除收錄了奧杜邦《美洲鳥類》當中的鳥類圖譜之外,輔以鳥類的中文名、英文名、學名以及生態類群、科、屬、種名稱等詳盡資料,讓鳥類圖譜升級變成一本深入瞭解鳥類知識,學習自然觀察的偉大工具書,既適合帶到戶外親身體驗,也能夠把你帶到令人神往的荒野戶外。

約翰•詹姆斯•奧杜邦(John James Audubon,1785—1851),美國畫家、博物學家,他繪製的鳥類圖譜被稱譽為“美國國寶”。

出生於海地,幼年在法國生活。從這時候起,他就對大自然和鳥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喜歡徜徉在無拘無束的田野和森林裡。

1803年,18歲的奧杜邦移民至美國,在賓西法尼亞州的米爾格魯夫鄉下安家,終日鑽進森林裡,獵鳥、研究鳥並開始給野鳥作畫。他花費全部時間忙於觀察和繪製鳥類,生活幾乎完全依靠妻子露西做家庭教師的收入。1819年,奧杜邦被法院宣佈破產。

1826年,困頓中的奧杜邦攜帶著他的畫稿來到英國倫敦,聯繫出版商印製了他的第一幅鳥類繪畫《野火雞》。此後的12年間,一幅又一幅精美的鳥類圖畫從奧杜邦的筆下和印刷機下飛出,得到人們廣泛的認同。

奧杜邦一生留下了畫作無數,他的作品不僅是科學研究的重要資料,也是不可多得的藝術傑作...

A25

世界鳥類圖譜:歐洲鳥類

本書的最大特點是,除收錄了古爾德《歐洲鳥類》當中的鳥類圖譜之外,還首次引進翻譯了原書當中的20餘萬字的觀察筆記。閱讀時,除了欣賞到精妙絕倫的鳥類彩圖之外,還能欣賞到古爾德觀察入微的細緻描寫,鳥類的生活習性、遷徙路線、繁殖特點、被羽的具體特徵等

約翰•古爾德( John Gould,1804—1881),英國鳥類學家、插圖藝術家和出版家。詳細介紹見A23。

A26

DK兒童恐龍百科全書

让孩子见多识广的绝妙方法竟然在这里——史上最全300本生命科学书单之「图鉴系列」

本書詳細地闡述過去的5億年間各種生命的演化過程,從寒武紀最早出現的複雜生命,到中生代的恐龍、哺乳類和稍晚出現的鳥類。細膩逼真的復原圖重現真實史前生命,帶給你超乎想象的視覺衝擊;多視角生動的圖解文字,詳細講述每種恐龍的特徵,系統展現史前地球完整生命畫卷。各具特色的不同物種粉墨登場,呈現空前絕後生物大絕滅之前的世界剪影;塵封檔案揭示史前生命種種真相,探索最前沿歎為觀止的考古發現。

DK創建於1974年,出版多個領域的讀物,包括旅行指南、科學、藝術、歷史、烹飪、園藝和育兒等。他們也出版兒童讀物。DK在紐約、倫敦、慕尼黑、新德里、多倫多和澳大利亞均有辦事處。

A27

DK生物大百科

让孩子见多识广的绝妙方法竟然在这里——史上最全300本生命科学书单之「图鉴系列」

《DK生物大百科》是Dorling Kindersley頂級品牌EYEWITNESS系列的精華版,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

《昆蟲》講述了不同昆蟲的習性。《恐龍》再現了恐龍的生活場景。《鳥》詳細講述了鳥類羽毛、巢穴、爪子等各個方面。《植物》展現了植物的結構和習性。《哺乳動物》講述了哺乳動物的不同特徵。

A28

DK人體大百科

让孩子见多识广的绝妙方法竟然在这里——史上最全300本生命科学书单之「图鉴系列」

每個人的身體都是與眾不同的,都是千百萬年來物競天擇的產物,都是生物世界的奇蹟,都是極其複雜而精美的系統。想了解自己身體的奧秘嗎?快翻開這本精美的《DK大百科人體卷》吧!權威的解讀和清晰的圖片會讓你重新認識自己!

愛麗絲·羅伯茨,英國全民醫療服務外科學院賽文河校區解剖系主任、赫爾約克醫學院研究員、布里斯托大學考古與人類學榮譽成員。

A29

DK Dinosaur Atlas

让孩子见多识广的绝妙方法竟然在这里——史上最全300本生命科学书单之「图鉴系列」

這是一本超現實主義的恐龍圖冊,將古生物學與計算機仿真結合,重構了地球上曾出現的壯美的生命傳奇,將讀者帶入到了一個沒有人類之前的消亡了的世界。恐龍是什麼動物?生存在什麼時代?全球各大洲都有那些的恐龍?本書通過3D建模繪畫技術,根據化石塑造了一個個鮮活的恐龍形象,生動詮釋了這些難題,附以詳細、系統的註釋,讓你如同身臨史前大地!此外恐龍小知識也是俯拾即是,從如何發掘、修復化石,鑄造化石模型,到恐龍滅絕探秘,讓你的與龍同行精彩紛呈!

約翰·瑪拉姆、約翰·伍德。

A30

DK Oceans Atlas

让孩子见多识广的绝妙方法竟然在这里——史上最全300本生命科学书单之「图鉴系列」

海洋麵積佔地球面積的70%,但這片神秘的廣闊水域並不那麼為人所知。本書是DK首部海洋百科全書,DK兒童百科系列的又一力作,內容包括海洋地理、海洋生物、海洋環境等,圖片精美,圖文並茂,內容豐富,是一本包羅萬象的海洋百科全書。掀開海洋神秘的面紗,滿足孩子們的種種好奇心,帶你暢遊大海,無限奧妙歷歷盡攬。不要再做井底之蛙,去看看大海吧!

(英)約翰﹒伍德沃德。

A31

DK探索:植物王國

《DK探索·植物王國》通過大量生動有趣的圖片和通俗易懂的文字介紹了植物的世界、什麼是植物、莖和根、蒸騰作用、葉、植物對光的依賴、植物是如何生長、植物的多樣性、藻類、真菌和地衣、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種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花、動物授粉、風媒授粉、植物是如何傳播的、生命的萌動、無種繁殖、草、蘭科植物、闊葉植物、棕櫚植物、肉食性植物、附生植物、藤蔓植物、寄生植物、植物的自我保護、有毒植物、沙漠植物、山地植物、淡水植物、海岸植物等科普知識。本書為引進國外DK公司圖書,書中有大量精美圖片,圖文並茂,語言通俗易懂,生動有趣,適合廣大讀者和青少年閱讀。

戴維·伯爾尼 ,英國人。已編寫多部生物學百科書,英國DK出版公司的專用作者。

A32

DK探索:斑斕昆蟲

本書為引進國外DK公司圖書,書中有大量精美圖片,圖文並茂,語言通俗易懂,生動有趣,適合廣大讀者和青少年閱讀。

A33

DK探索:藍色海洋

通過大量生動有趣的圖片和通俗易懂的文字介紹了海洋中的生物、太陽和月亮、地球的磁場、地球與生命、地球的年齡、地球的內部結構、地球的運動、探索地球、岩漿流、與火山相伴、地震、對地震的研究、山脈的形成、山崩、岩石等科普知識。本書為引進國外DK公司圖書,書中有大量精美圖片,圖文並茂,語言通俗易懂,適合廣大讀者和青少年閱讀。

約翰·伍德沃德,英國人。英國海洋方面的專家,英國DK出版公司專用作者,已出版多部著作,如《海洋》等。

A34

DK自然博物館:

探索神奇的自然世界

让孩子见多识广的绝妙方法竟然在这里——史上最全300本生命科学书单之「图鉴系列」

無論你是住在鄉村,海邊,還是城市之中,本書都能幫助你走向戶外,帶著興奮的心情和強烈的好奇心,融入美麗的大自然。

本書既適合初次自然探索者,也能為有更多野外探險經驗的自然愛好者提供幫助,書中含有許多實用的小貼士,讓你能夠更加親近自然。

書中按照不同的生境分為數個章節,帶你遊覽從林地到溼地,從草原到花園的不同自然環境,大量清晰精美的照片展現了各種生境中動植物不可思議的細節之美。本書包含野外探索實用工具介紹,並告訴你如何進行數據記錄。

克里斯•帕克漢姆從年少時就對野生生物開始痴迷,在英國南安普敦大學修完動物學課程。他寫過許多關於野生生物的書籍,在英國廣播公司主持過一些自然題材的電視節目,包括《春天觀察》和《秋天觀察》。克里斯也參與了許多野生生物保護組織,其中有野生生物基金,野禽和溼地基金,蝙蝠保護基金,他同時也是英國皇家鳥類保護協會的副會長。

A35

DK彩色圖解叢書 :

看不見的神奇自然

让孩子见多识广的绝妙方法竟然在这里——史上最全300本生命科学书单之「图鉴系列」

《看不見的神奇自然》通過介紹雨林、南北極、美洲沙漠、海洋、潮池等12個自然場景,讓你走近大自然,瞭解真實的生物世界。

在這裡,你將有機會欣賞到生活中看不見的自然奇觀,例如:

  • 河狸在巢穴裡都做些什麼?

  • 微小的白蟻巢內有多少條秘密通道?

  • 廣闊的雨林中隱藏了多少你從未見過的生物?

莫伊拉·巴特菲爾德。

A36

水邊的自然課

让孩子见多识广的绝妙方法竟然在这里——史上最全300本生命科学书单之「图鉴系列」

《水邊的自然課》是寫給5-12歲兒童的自然圖鑑繪本,分冊名分別是《神秘的海洋生物》《多樣的溪邊生物》《有趣的海濱生物》《可愛的水鳥朋友》,包括64種海灘生物、 63種溪邊生物、 39種海洋生物、26種水鳥。

書中包含了豐富的生態知識。包括動物們吃什麼、生活在哪裡、有什麼生活習性、雌性和雄性,都被一一通過圖畫描述出來。植物的葉子、果實、花的形態都描繪得非常細緻,甚至連開花和果實成熟時等生態特徵都全面而有趣地呈現出來,後面還有相應的實踐活動或生態環境介紹。語言親切柔和,就像媽媽講故事一樣娓娓道來,宜於閱讀。

柳賢美:畢業於韓國外國語大學英文學專業。編著了《看看沙灘裡有什麼小生命》《沙灘生物細密畫圖鑑》,並主筆創作了《我喜愛的野生動物》《我喜愛的家畜》。

金俊英:畢業於東國大學西洋畫專業。曾為 《鏡子裡的孩子們》《瞞著媽媽》《十歲少女的成長日記》配圖。為了完成本書的配圖,金老師用兩年的時間走遍沙灘,逐一觀察描繪。

A37

我家門外的自然課

让孩子见多识广的绝妙方法竟然在这里——史上最全300本生命科学书单之「图鉴系列」

《我家門外的自然課》獲得韓國“優秀兒童圖書特別獎”和韓國環境部“優秀環境圖書獎”。畫家歷時3年親自種花觀察,插圖細膩生動,中科院植物植物研究所專家專業審校,是科學與藝術完美融合、知識性與鑑賞性並存的一部作品。

南妍汀,畢業於韓國放送通信大學,專業為農學。曾任歸農通文委員會委員。現居住於京畿道楊平郡,邊種植農作物,邊編寫兒童圖書。

李在恩,曾於中央大學學習西洋畫專業。現居住於江原道洪川郡,邊侍弄田地,邊為兒童圖書繪製插圖。現已出版的作品有《植物的用途》《食用植物》《迎春花》《螞蟻》《螢火蟲》等。

A38

給孩子的自然圖鑑:動物圖鑑

让孩子见多识广的绝妙方法竟然在这里——史上最全300本生命科学书单之「图鉴系列」

寫給5-14歲孩子的《動物圖鑑》,通過500多幅溫暖、親切的手繪,把456種動物呈現在孩子們面前,繪者以童稚的眼光捕捉它們生動的面孔或是自在的姿態,著者會心解讀,以“圖”為引導,讓孩子們瞭解各種動物的形態、行為和逗趣的“小個性”,也讓他們從感知大自然開始,打開審美與科學交融的認知視野。

本書突出為孩子講解、引起孩子興趣、啟發孩子思考的編輯立場,對知識的編排注重“可視、可感、與生活結合”,既便於家長導讀,也有助於培養孩子觀察和閱讀的興趣。

沈兆媛,韓國兒童科普圖書作者、編輯,代表作品有《動物圖鑑》《植物圖鑑》《昆蟲圖鑑》《樹木圖鑑》及“小小博物學家”系列的相關圖書。

繪者:金是榮,畢業於韓國弘益大學西洋畫專業。在全羅道鹹平郡長大,高中畢業後堅持幫家人幹農活,近距離觀察和繪製常見的動植物。所繪作品有《家畜》《水稻在長大》及“小小博物學家”系列的相關圖書等。

A39

人類簡史(繪本版) :

給孩子的世界歷史超圖解

让孩子见多识广的绝妙方法竟然在这里——史上最全300本生命科学书单之「图鉴系列」

這是關於我們人類祖先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人們相信地球像一塊大餅,而天空像頂蓋子一樣罩在上方;後來,工具、技術、宗教、藝術一一被創造出來。我們的祖先也已在地球上演化了數百萬年,留下了講不完的故事。

史前時期的智人為了生存要掌握哪些日常技能?龐貝古城在被火山灰覆蓋前是什麼樣?處於河水氾濫期和乾旱期的古埃及人都會做些什麼?中世紀的維京海盜如何橫掃歐洲……

從史前時代到21世紀,7個重要歷史時期,28幅全景圖畫,270張手繪插圖,上千個卡通人物形象,講述人類發展的大大小小事,展現不同時期人們的生活場景細節。

(法) 貝特朗·菲舒 著 / (法) 迪迪埃·巴利賽維克 繪。

A40

動物的絕密檔案 : 動物也溫柔

本書分為14個章節,介紹了斑馬、龜、海鳥、駱駝等14種動物,種類多樣,棲息地涉及範圍廣。書中運用深入淺出的詳實講解,搭配大量精美照片和手繪圖,生動展現了它們的生活習性、身體構造、保護現狀等方面情況,帶領讀者瞭解野生動物溫順可愛的一面,深刻揭示它們生存的奧秘及與人類的關係,有很強的趣味性和可讀性。

《Highlights》(童光集萃)創辦於1946年,是美國家喻戶曉的標誌性品牌,已有70餘年歷史。是美國最悠久、獲獎最多、目前發行量最大的兒童讀物。現已成為美國幼兒園和小學生首選,月發行量超250萬冊,總髮行量超10億冊。美國曆任總統包括奧巴馬總統都曾是《Highlights》的忠實讀者。

A41

動物的絕密檔案 : 野趣尋蹤

本書分為12個章節,前半部分從動物的共性出發來介紹,分別是瀕危動物、動物擅長的技能、動物幼崽的成長經歷、以及如何與人類相處。後半部分從單個種群方面介紹野生動物:貓科動物、猛禽、犬科動物、飛禽以及鹿和海豹、海獅等。整本書從整體到局部,詳細介紹了野生動物的生活習性、身體構造等,有很強的趣味性和可讀性。

A42

動物的絕密檔案 : 猛獸來襲

《猛獸來襲》包含了動物界中13種較為兇猛的動物,不僅有現在能見到的獅子、鯊魚、響尾蛇、雕等猛獸,還有小朋友們非常喜歡的,但是早已滅絕的恐龍。其中,針對每種動物的講解內容更是多達18頁,從此種動物的起源、發展和現今面臨的生存狀態以及急需得到人類的哪些保護等方面都做了深度講解,有很強的趣味性和可讀性。

A43

昆蟲家譜 :

世界昆蟲410科野外鑑別指南

让孩子见多识广的绝妙方法竟然在这里——史上最全300本生命科学书单之「图鉴系列」

本書提供了410科昆蟲的簡便鑑別方法,這些方法源於作者在昆蟲分類與野外識別領域的長期實踐與探索,實用性極強。為便於讀者理解,本書文字簡明、通俗,生態照片特徵分明,還採用了世界最新昆蟲分類體系(涉及廣義昆蟲4綱35目)。選擇物種方面,兼顧了常見昆蟲類群與珍稀物種的平衡,收納了原尾蟲、缺翅蟲、螳(蟲脩)、蛩蠊、捻翅蟲等罕見的物種照片。全書照片多達1 500餘幅,讀者可以直觀地進行野外昆蟲對照識別。本書是廣大生物專業、植保專業人士不可多得的野外實習工具書,也非常適合昆蟲愛好者和生態攝影愛好者參考。

張巍巍,1968年生於北京,著名集郵家、昆蟲學者、科普作家、生態攝影師。業餘從事昆蟲分類研究,曾發表天蠶蛾、竹節蟲等昆蟲新屬、新種若干,現為國際竹節蟲物種庫(PSF)中國專家。合著有專著《Catalogue of The Stick-Insects and Leaf-Insects of China (中國竹節蟲目錄)》,編寫或主編有《中國昆蟲生態大圖鑑》《常見昆蟲野外識別手冊》《常見蝴蝶野外識別手冊》《郵票圖說昆蟲世界》及《梅里雪山自然觀察手冊》等書籍。其中《中國昆蟲生態大圖鑑》2013年榮獲第三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提名獎、2012年榮獲第四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圖書提名獎、2012年獲重慶市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二等獎。

A44

它們

让孩子见多识广的绝妙方法竟然在这里——史上最全300本生命科学书单之「图鉴系列」

本書用超過200幅巨幅大圖,配以簡短的文字,震撼還原恐龍在中生代誕生、繁衍、鬥爭、捕食,乃至滅亡的全過程,講述46億年裡地球史上最壯美的生命傳奇。書中你將看到最全最精美的恐龍畫像,包括很多新發現的恐龍物種。

主編:韓寒,作家,賽車手。

繪畫:趙闖,科學畫家,全球多家著名科學期刊和研究機構長期合作藝術家。

文字:楊楊,科普作家,出版多部長篇文學作品及科普圖書。

A45

光彩閃耀的甲蟲圖鑑

让孩子见多识广的绝妙方法竟然在这里——史上最全300本生命科学书单之「图鉴系列」

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向讀者介紹關於昆蟲知識,並以幽默的比喻方式讓讀者領略甲蟲的生態習性;在每種甲蟲照片旁標註其俗名、學名、採集地、大小,以讓讀者有更深入的認識;利用特殊的”深度合成攝影法”,拍攝出極度清晰美麗的甲蟲照片;以專欄介紹有關甲蟲的發光原因、機制、擬態與人類間的關係等生態知識,讓讀者對於甲蟲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丸山宗利,博士(農學)、九州大學綜合研究博物館助教,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日本學術振興會特別研究員。著有《角蟬──不可思議的昆蟲》、《昆蟲真不可思議》、《蟻穴的巡行冒險》,以及合著的《螞蟻巢穴的生物圖鑑》、編著《森林與水邊的甲蟲志》等眾多書籍。

如果您覺得這份書單有價值,請給我們一些打賞,我們會把這部分錢全部捐贈給“華基金”和“光基金”,我會自費請小夥伴吃頓好的。也歡迎大家留言告訴我們:在給孩子選書方面,您有哪些困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