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一代核潛艇,新技術立功,專家:中國版「大洋黑洞」已上線

近年來,我國的軍事技術和尖端科技領域都頗有建樹,其中潛艇的設計建造以及人工智能

兩個領域都走在了世界前列。

前不久小編在逛論壇的時候看到一則消息稱:我國這兩個領域將要強強聯手,利用三大高精尖技術合力打造新一代核潛艇。

自1954年世界上第一艘核潛艇下水以來,核潛艇就憑藉神秘莫測的行蹤和強大的戰略威懾力,成為世界強國手中的“鎮國神器”。

但是在現代海戰中,發現即消滅這條鐵律始終顛撲不破,而這個強悍的“戰爭機器”也正存在著這樣兩個問題:缺少一個強有力的“大腦”;以及如何保證自己不被發現。

首先,潛艇的控制系統往往在潛艇調試前就已完成,因此無法搭載最新的計算機技術。

另外,水下作戰特殊的環境,要求電子元件具備抗衝擊、抗輻射和耐高溫等高的可靠性特徵,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計算機的運行速度。

因此,目前大多數潛艇的聲吶信號接收和破解工作基本上還是靠人工處理。

然而潛艇部隊經常要在漆黑的水下連續執行任務長達幾個月,長時間積累下來的精神壓力極易影響到人工處理數據以及指揮官決策的正確性。

在現代海戰複雜的大環境下,人工分析處理數據的速度明顯不足。為此我國最新研發的Al人工智能決策輔助系統,充分利用了Al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海軍觀測網絡和潛艇本身的傳感器獲取的海量數據,自助分析海水鹽度水平和水溫對聲吶系統的影響,幫廚潛艇指揮官評估戰場態勢,實現自主指揮能力的提升。不僅能夠高效處理各種數據,還能夠更加準確的辨識敵對威脅,甚至可以預估特定作戰行動的潛在風險和效果,提醒指揮官應避免採取哪些行動,大大提高了我軍艦艇的作戰效率。

除了Al以外,我國首創的無軸泵噴技術以及隔振降噪這兩項尖端技術,也將應用到新一代的核潛艇的建造上。

泵噴推進顧名思義就是像水泵一樣推進,因為泵噴的外部設有漸擴式導管,可以將流入的水流減速並延緩空泡的產生,從而提高驅動以及動力效率。

無軸泵推相對於有軸泵噴推進而言,無軸泵噴推進器的推進槳葉由導流罩內的電動機從四周驅動,根本就沒有中心軸,沒有中心軸的摩擦也就沒有噪音的產生,因此潛艇的生存能力將會大大提高,如果再加上核動力驅動,那這種潛艇將會在大洋底部馳騁千里,令敵人很難發現其蹤跡。

這種新型推進器的裝備會帶來兩個優點:第一、潛艇的噪音幾乎沒有;第二、可以將潛艇內的空間釋放出來,裝備一些其他的設備,比如武器或推進器等,這將能夠大幅增加潛艇的機動性、隱蔽性以及作戰性能。

不過雖然推進器的噪音已經降到了很低的程度,但是潛艇內發動機等設備的震動所產生的噪音往往會順著哪些鏈接管道傳出艇外,這將對潛艇自身安全造成威脅。

而隔振降噪系統則是通過特殊的平衡式撓性接管,將潛艇發電機等設備的震動與艇體完全隔離,大大提高了對潛艇推進動力裝置的隔振效果。將噪音水準降低到海水背景噪音水準,降噪效果超過美國海狼級核潛艇,更是遠超號稱大洋黑洞的俄羅斯基洛級常規動力潛艇。

相信當我國下一代核潛艇帶著這些尖端科技問世之時,我國潛艇就可以像真正的黑洞一樣,靜靜地躺在大洋深處,吞噬任何敢於前來挑釁的對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