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豬場變「聚寶盆」,改養澳洲淡水龍蝦年產值超300萬

目前我國的飼養環境相對複雜,養殖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並且我國養殖密度相對較大,所以帶來了環境承受力不足的問題。而養豬行業比較低的門檻引來了各個行業的關注,諸多企業都投身到生豬養殖領域發展。因此,養豬領域的環境問題可以說是由特定的歷史時期造就的。那麼面對這種環保壓力,國家對一些“小、散、爛”的、環保不達標的豬場進行拆遷,長遠來看,是對整個養豬產業有好處,有幫助的舉措,有利於促進整個養豬產業優勝劣汰,優化產能。但是,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相關職能部門應該因地制宜,針對不同地區,不同養豬業發展狀況和密度分佈來實施拆遷、禁養以及限養政策,而不是採用”一刀切“的手法,“一刀切”對整個養豬產業來說是損失,會形成國家資源的浪費和整個養豬業的無序,所以應該採取有序退出,循序漸進的辦法,逐步實施進而從整體上得到提高。

對生態養殖和“拆豬場”帶來的問題和影響,生態養殖、健康養殖其實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保護環境、最終改變產品品質,讓人滿吃健康食品。而由於現在養殖汙染問題的暴露,導致了環境汙染問題,這種汙染在環境承載力強的地區可能還未徹底暴露,有些地區的汙染已經嚴重影響到百姓生活,對地下水源也造成了巨大危害。所以,水網眾多、環境承載力差的地區更容易受到汙染,所以我們就要進行產業的轉移,減少環境壓力。

“拆豬場”對於企業帶來的影響,對於企業來講,這次國內的豬場拆遷大潮可能會使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在設備、技術上都要經過合格的環保測試,經過合格的汙水、糞汙處理設備或者利用科技將糞汙充分利用起來,走一條農牧結合、種養結合的中國特色養豬之路。

山裡,原本一棟棟廢棄的養豬場,經他改造,成了標準的養蝦基地;他一年到頭紮根蝦場,攻克難關,蝦苗成活率由最初的15%提升至35%;來大陸養蝦一直是他的夢想,他無償將養蝦技術傳授給村民,帶領更多人養蝦致富。他便是從臺灣來大陸養蝦的創業青年李忤錠。

废弃猪场变“聚宝盆”,改养澳洲淡水龙虾年产值超300万

近日,記者走進龍巖市新羅區東肖鎮鄧厝村奇邁山上的澳洲淡水龍蝦養殖基地,一探究竟。

黝黑的皮膚,高瘦的身材,戴一副黑框眼鏡,身穿連體防水服,在澳洲淡水龍蝦養殖基地,記者見到李忤錠時,他正認真地察看龍蝦的生長情況,監測水溫、水質。

今年35歲的李忤錠,來自臺灣雲林縣,是一名專門從事水產養殖的水產甲殼類技師。李忤錠介紹,從臺灣屏東科技大學養殖系畢業後,他便一直從事水產養殖相關工作,參與過淡水蝦、海水蝦等繁殖、培育過程研究,在蝦養殖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和經驗。

正說著,李忤錠從池裡撈出一隻成品蝦,攤開滿是龍蝦夾痕的大手,藍褐色的蝦在手掌上活潑亂跳,個頭很大,足有半個手掌大。

據介紹,這種澳洲淡水龍蝦,又叫藍龍蝦,原產澳洲北部熱帶地區,終身生活在淡水中,肉質細嫩,味道鮮美香甜;此外,蝦的生長速度快,出肉率高,市場上食用的成蝦每隻重量在100到200克,最大可達600多克,一般4—6個月便能上市,且適合長途運輸,暢銷於高檔酒店、賓館等場所。

“目前,這種蝦在市場上屬稀缺高優品種,大陸掌握育苗技術的人少之又少。”李忤錠告訴記者, 在臺灣這種蝦的養殖技術已有20多年,他從2015年便開始從事這個蝦種的育苗養殖工作。對蝦的前景,他更是信心滿滿,“目前市場價,2釐米規格蝦苗每隻約1.5元,3釐米到5釐米的寸蝦則可賣到3到5元一隻。成蝦養到2兩左右上市,成蝦塘頭收購價約在50——60元/斤之間,市場價格90——110元/斤。

懷著對大陸市場的嚮往,李忤錠有了到大陸紮根創業養蝦的想法。2017年6月,李忤錠先後到廈門、漳州、龍巖等地考察,最終選擇將養蝦基地落戶龍巖,與合夥人租下鄧厝村境內奇邁山上廢棄的41畝養豬場,投入300多萬元,建設了澳洲淡水龍蝦育苗基地。如今,原本廢棄的養豬場搖身變成了5000多平方米的專業化龍蝦養殖基地,目前已有兩塊種苗場,投放超3000只種蝦,設置有成蝦養殖區、繁育區、釣蝦區等區域。

“這裡的水質特別好,特別適合甲殼類蝦的生長。山上這些廢棄的養豬場,稍微改造就能啟用,實現資源再利用。”隨著李忤錠紮根龍巖,他在臺灣的妻子小林及22歲的徒弟小吳也跟著一起過來幫忙。

來大陸養殖澳洲淡水龍蝦的夢想,如今終成現實,不過,第一季不足15%的蝦苗成活率卻讓李忤錠備受打擊。

“很多蝦幼苗出來後養不活,都死光了,這可能受當地氣溫、水質的影響。”李忤錠說,蝦育苗的每一環都很關鍵,一年三季,一隻母蝦一次產卵300到500卵,水溫通常要控制在10°C到37°C之間,“水溫、水質的控制是龍蝦抱卵、飼養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必須時刻觀察龍蝦的生長情況,每一項都容不得半點疏忽。”

為攻克氣溫、水質等技術難關,李忤錠一頭扎進養蝦基地,一門心思地搞養殖。“他平時都是待在基地,一天工作10多個小時,經常忙到凌晨兩三點。來大陸這兩年,甚至連過年都沒法回家。”妻子小林有些心疼地說。

“基地一刻也離不開我,雖然想家但沒辦法。”李忤錠說,雖然山上日子有些枯燥,不過這裡的生活並沒有讓他覺得不適應,“這裡生活跟臺灣沒什麼兩樣,周圍的人對我們也都很友善”。

辛勤的付出,最終換來回報。在當地農業部門、科研人員及李忤錠的不懈努力下,一道道養殖難題被攻克。通過培育乳酸菌、光合細菌等生物菌群,利用微生物的分解能力改善蝦池水質,基地蝦苗的成活率由最初的15%上升到現在的35%。已有不少客戶前來訂貨,蝦苗不僅銷往龍巖周邊,還遠銷廣東、湖南、安徽等地區,年產值達300萬元。

山上廢棄的養豬場,如今搖身變成了“聚寶盆”,引得周邊村民嘖嘖稱奇,不少村民來到李忤錠的養蝦基地觀摩學習,對此,他大門敞開,來者不拒。

“我也希望將技術教給村民,讓他們掌握技術後走蝦養殖的致富之路。”李忤錠說,目前,他正準備開設培訓班,定期為村民免費提供蝦養殖技術培訓,與此同時,還將繼續與高校合作研究“稻蝦共養”模式,推廣龍蝦養殖技術,讓周邊更多的村民參與,帶動更多人養蝦致富。

談到未來,李忤錠說,下一步他們將進一步完善基地的基礎設施,打造可供遊客觀光體驗於一體的蝦莊園,到訪遊客不僅能體驗釣蝦的樂趣,還有機會品嚐臺灣做法烹飪的特色蝦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