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財務自由」?

常思一二20672837


很多涉世未深的年輕人,對“財務自由”這類問題有很多不切實際的幻想。

其實哪有什麼真正的財務自由,在我看來,這就是個偽命題。

一、

我們先來看看財務自由是怎麼定義的。

財務自由指的是你的資產產生的被動收入大於等於你的日常開支。也就是說,你不再需要為了錢而去工作了。


所以,財務自由其實很容易達到。比如你是單身漢,一個月3000就能活下去。如果家裡給你買了房子,那你只靠出租房子就已經達到了財務自由。


你可以隨心所欲宅在家裡看電視、玩遊戲(還不能是花錢的遊戲),但你也僅僅能獲得宅的自由。


你不能交女朋友,你不能和朋友出去吃喝玩樂,你不能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這是你想要的財務自由嗎?


二、

為什麼我說財務自由是偽命題?

因為你想要在這個世界上生活得有尊嚴,有相對更多的自由,就不能擁有太少的錢。

否則一場大病,一次事故,就能讓你失去自由。這種自由是脆弱的。


所以我們會不斷追求更高階的財務自由。


但在追求財富的過程中,你的事業、地位、實力都隨之上升,而與之相伴的是,你的牽掛與壓力會越來越多,你的野心也會越來越大。


你是停不住的。


就拿我來說,以我目前的經濟情況,早就可以實現比較高程度的財務自由了。但我卻比以前更累、更忙,而且很多時候是身不由己。


我有家庭,有公司,我的工作已經不僅僅是為了我自己了。公司裡有很多年輕人,我能從他們的目光中讀出夢想,或者說是野心。他們為公司的發展添磚加瓦,傾注心血,付出肯定會希望有回報,他們也是希望能借公司成就自己。


而我,對他們負有責任。


當然,我也有自己的夢想和野心,我不會甘心就此庸碌一生。但我如果選擇這時候隱退,不僅對不起別人,也對不起自己。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也是不成熟的做法。


不成熟的人,身體自由了,心靈也不會自由。


就我認識的不少身家億萬的朋友,他們也都不比我輕鬆。其實誰不想放下一切到處遊玩?但他們已經不僅僅是孑然一身了,他們有家庭,有員工,甚至家族裡的後輩也都靠其餘蔭。


有調查顯示,36.6% 的中國企業家“睡眠表淺,缺乏深眠”,超過七成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


弔詭的是,我們為了實現自由而去賺錢,但賺到的錢卻給我們帶來了新的不自由。


自由,談何容易。


三、

高票答案都在說,財務自由重點在於剋制自己內心的慾望。這道理沒錯,我也認同。

但那是對我們這種三、四十歲的,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和資產的人來說的。


你對剛畢業的年輕人這麼說,是不合適的。


年輕,意味著什麼都沒有,但又充滿了可能。這正是去追求去拼搏的年紀,而適當的慾望,是讓他們奮進的絕佳動力。


道家哲學裡講究大道至簡,但前提是你得有過“繁”。本來就一無所有的你,談何簡化?


很多觀點,其實我都不認同。就有文章說,要勸大家減少不必要的社交,讓自己更多時間用於提升自己。


這道理你說錯也沒錯,但那是對於已經在社會上有了一定工作經歷,有了一定的人脈的人來說的。


他們的微信可能有數千人,經常需要應酬,這種人當然需要減少不必要的社交。


但剛畢業的年輕人,他們的社交可能僅限於家人、老師、同學,以及遊戲裡認識的幾個網友?


你還讓他減少社交,多回家看書,這不是扯淡嗎。


對於這些年輕人來說,反而應該擴大社交面,多去認識一些厲害的人,這樣才會出現更多的機會。要知道,在職場上,自己努力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有人帶你,這可以讓你少走很多彎路。


沒錢的你勸他減少慾望,沒朋友的你讓他減少社交。


何其荒謬。


所以,我建議年輕人應該去努力追求財富,你有慾望不是壞事,這是很好的動力。


四、

說回問題,雖然我說得有些悲觀,但相對的財務自由還是可以實現的,也是值得我們去追求的。


雖然財務自由不會給你真正的自由,你不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你可以有底氣想不做什麼就不做什麼,它可以給你保障,給你安全感。這也是這個概念如此流行的原因。


現在賺多少錢,40歲以後才能財務自由?


其實並不光光是錢的問題。


財務自由指的是,資產產生的被動收入大於日常支出。


那有哪些被動收入呢?


常見的有:出租物業、低保、退休金、股息或分紅、銀行存款利息、作品(書、攝影、音樂、繪畫等等)版稅、個人博客或自媒體的廣告收入、出租專業資格或學歷等等。


所以,對於年輕人來說,你可以嘗試業餘時間創作作品,或者經營自己的自媒體賬號,或者是去考個證掛靠。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努力工作,然後存錢


我知道現在月光族很多,但這真的很不好。你必須要能存錢,這是以後一切的基礎。你想滾雪球,但首先必須得手中有雪球可滾。


無論你是想理財,還是炒股,還是投資,還是以後想創業,前提都是存錢。


存錢,某種程度上,也能給你帶來類似“財務自由”的感覺。也就是,安全感和保障。

比如你不喜歡一份工作,你可以辭職,因為你有存款可以讓你不工作也能活一段時間。那麼這段時間你就可以安心找自己喜歡的工作,甚至乾脆就放一段時間假,去到處走走,過一種不一樣的人生。


當你手上的存款越來越多了以後,你可以考慮理財,比如拿出一部分錢來買低風險的理財產品。甚至你也可以拿出一小部分錢來炒股。


但一定要記住,你需要有足夠的錢拿去存起來,以保障你就算投資失敗,本金虧完,也不會睡大街。


所以我不建議新手去碰股票。因為他們很容易就把手頭好不容易存的一點錢,全部投進去炒股。這是非常不理智的。


存款才是你們以後要實現財務自由的根本。


但是現在很多年輕人想是的,靠一個點子就能融資數百上千萬,一夜暴富;想靠炒股暴富,牛市的時候就有大批奮不顧身衝進股市的人,連上班都在炒股,甚至還有專門辭了工作在家炒股的。


也許你會說,你看不是有人成功了嗎?他們能成功,憑啥我不能呢?


如果你這樣問的話,那麼說明你連最基本的倖存者偏差都不懂,連概率都搞不明白,就這樣還是別去創業或者炒股了,那就是去送死。


而且,最近爆出的98年CEO事件,千萬融資的背後,是不成熟的團隊,是毫無競爭力的商業模式,是噱頭,是炒作,是種種的問題。


你,還羨慕嗎?


五、

很多人都說想要自由,但如果給他完全的自由,那就意味著無限的可能,也意味著無限的不確定性。


相信我,大部分人會犯暈的,他一步都邁不出去。


因為,他們是真的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需要別人告訴他,你要幹什麼。


所以在我看來,只有真正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並堅定執行的人,才能擁有自由。


如果你想做某件事,其實並不需要你先實現財務自由,你現在就可以開始做。真正的強者,是做著自己想做的事,又同時把錢賺到了。


而總是畏首畏尾,瞻前顧後的人,無論賺多少錢,都不會擁有真正的自由。


阿爾法工場


1.何謂財務自由

所謂財務自由,其實是一種狀態,是你的被動收入大於你的日常各項開支,你就財務自由了。注意,是被動收入,而不是靠自己付出勞動、付出時間去上班獲取的主動收入。因為主動收入是依靠你的勞動付出的,比如你上班的月薪很高,但是如果你這個月不去上班,顯然就沒有收入。而財務自由所說的被動收入,是指你根本不再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而是通過你建立的賺錢管道來獲得收益。比如你是一名作家,你寫的圖書已經有很多本了,現在圖書銷售會源源不斷給你帶來收入,甚至圖書還被改編成影視、動漫等,這些都不需要你再付出時間和精力,但是你的收入卻會一直增長,這就是被動收入。

2.多少錢才算財務自由

當然,有的人會說,如果我擁有一大筆存款,每年存款利息都比我的日常開支多,這算不算財務自由呢,沒錯,這就是典型的財務自由的狀態,因為利息收入同樣不需要你的勞動。那麼,要多少錢才能實現財務自由呢?500萬、1000萬,還是更多?對於不同的人,不同的城市,可能數字不盡相同。今年早些時候,胡潤研究院曾經發布了一組報告,數據顯示,在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財務自由的門檻已經是2.9億元了,是的,你沒有看錯,2.9億,這比2015年提高了足足50%。而在二線城市,財務自由門檻也不低,需要1.7億元。所以,對於普通人來講,財務自由似乎有些遙不可及。當然,這只是從總資產的角度考慮,但是沒有考慮消費,一個千萬富翁,一年收入200萬,但是他的花費超過了200萬,他依然不是財務自由的。而反過來說,作為普通人,如果一年被動收入只有5萬,但是他消費只有4萬,他也是財務自由的,所以,在財務自由的問題上,不以總資產論英雄。

3.哪些方式可以讓你財務自由

那麼哪些方式可以產生被動收入,進而實現財務自由呢?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投資帶來的利息或者分紅,比如你入股了某公司,這家公司效益一直不錯,每年都可以分紅,再比如,你投資股票或者基金,每年都有賺,也包括你存款到銀行所產生的利息或者是理財產品的收益;第二,不動產的租金收益。比如你手裡有幾套房產,可能是車位,可能是住房,可能是門面,可能是寫字樓,所有這些出租給使用方,你產生的收益也是不依賴你的勞動的,所以,也是典型的被動收入;第三,出租專業的資格或者學歷,比如你有會計、建築、律師等方面的專業資格,往往掛到一個單位一年都會產生幾萬的收入;第四,各類創作產生的收益,比如,你擅長寫小說,或者你是從事音樂創作,或者是有自己的發明專利,相應地就會產生版稅、專利費用等;最後,還有一類不太常見,但是也客觀存在,那就是來自前任配偶賠償的每月的生活費,子女撫養費等等,這個也是不依賴你的工作的,但是前提是你的前任是非常有錢的,否則,賠償的錢可能遠不夠你的生活開支。


坤鵬論


那麼多人在追過財務自由,然而財務自由也許其實是個錯誤的方向。


對財務自由,當然是可以明確地定義,比如不被財務狀況所束縛,擁有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想做什麼就不做什麼的選擇權。

比如財務性收入遠大於職務性收入,即使不工作,也可以生活得很好。



然而,相比財務自由,我更認同的是“行動自由。”

我以前也追求財務自由,但是《哈耶克讀本》中有段話對我影響很大:

自由的重要性,並不取決於它使之成為可能的行動是否具有崇高的特性。行動的自由(freedom of action),即使是從事平凡而日常事務的自由,亦與思想的自由具有同等的重要意義。人們常常通過把行動的自由稱為“經濟的自由”(economic liberty)來貶低這種自由的價值,這甚至成了一種習以為常的觀點。但是,行動自由的概念在含義上要比經濟自由的概念寬泛得多,可以說前者涵蓋了後者。更為重要的是,是否存在著可以被稱為純粹“經濟的”那種行為,以及對自由的限制是否能夠被侷限在那些所謂的“經濟”方面,都存在著極大的疑問。經濟的考慮只是我們據以協調和調適我們欲求實現的不同目的的根據,而且從最終的意義上講,我們欲求實現的實些目的,無一是經濟的(除了那些守財奴和那些把掙錢本身視作目的的人以外)。


影響在哪裡?

這段話讓我徹底明白了原來行動自由更重要,而經濟自由(俗稱財務自由)只是偽命題。

我以前的想法也是:努力賺錢,然後周遊世界實現夢想。

我現在的想法和做法是:賺點錢——遊幾個國家——實現部分夢想——再賺點錢——再遊幾個國家——再實現部分夢想。

事實上,我是一個沒錢的人——在世俗的眼光裡。

我曾經有套房子,在它增值到百萬的時候,我失去了它。現在,我擁有一套房子也負債累累。

我曾經在股市裡賺過錢,然後全虧掉了,現在在股市裡還有一點錢,我就當沒有。

我手裡不過是有點能夠維持我一定時間生活的現金。我不認為我會到等錢用然後在股市割肉的地步。

我的生活還可以,吃穿住用都維持在一個我喜歡的水平,不是簡樸到葛郎臺那樣,也不奢侈。我想要的東西,我自己都能買得起,我從不指望別人送——不過我也很誠實地說,手裡的確有些奢侈品是朋友送的,我也不是每位朋友的饋贈我都接受,我只接受極少數人的。

我自食其力,不想靠任何人生活。除了照顧自己,我也照顧我的家人,以及儘量給朋友們提供幫助,另外也還算兼濟了一點點社會吧。

我崇尚簡單的生活,所以當我點檢自己的物品的時候,我慚愧地發現,我所擁有的,還是太多。有很多東西因為忘記而浪費。

有不少人羨慕我的生活,而我從來沒有羨慕過別人的生活。我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追求的活法,開心就好,我喜歡享受人生的各種環境、各種階段,雖然在過往,我的確還達不到現在的層次,我會有重重壓力、會憂心、會掙扎和糾結,但是歲月過去,那些東西慢慢消散,我把我在別人眼中的大部分劣勢都轉化成我自己的優勢,優遊自在。

行動的自由,的確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磨礪、積累、反思、總結、勇氣、能力。

如果我現在沒有賺錢的能力,我就會在意股市的漲跌。

如果我沒有選擇的資本,我就會被迫做我並不喜歡的事。

如果我的適應力不強,我就只能過某類標準的生活,難以上升或降級。


很多時候,如果我們弄清楚了問題的實質,就不會偏離追求的方向。


蕭秋水




其實財務自由就是一種知足的心態。不知足者永遠談不上自由,即使是財務上的。



人是有慾望的,如果滿足了溫飽,做到衣食無憂之後主要的需求在精神層面,而精神層面的需求不是以滿足慾望而實現的,需要精神層面的食糧來滿足。



能夠提供精神需求的如宗教、哲學、心理學等滋養內在心靈的東西。而這些不是依靠金錢和物質來滿足的。西方國家很多已進入後現代時期,有很多人追求一種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如果去研究他們的生活,就會看到只要解決溫飽對其它的例如住行方面都要求極低。甚至連自行車這樣的交通工具都顯多餘。



精神的滋養往往與物質成反比。物質越多帶來的麻煩越多,越難以放下。由於我們的生活價值過於單一,過於看重成功,拜金主義盛行,所有的成功都用金錢衡量,所以提到簡單生活方式認為是酸葡萄心理。所以有很多人無法理解,看看近幾年火起來的終南山隱士生活就明白了極簡生活的意義。



所以,財務自由是一個虛無縹緲的名詞。從來就沒有所謂的財務自由。世界首富財務自由了吧,甚至可以去趟太空,到月球上去玩玩。他真的願意冒險去嗎?

因此,財務自由不過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名詞罷了!


夏蟲不可語冰2008


所謂的財務自由也僅僅是相對自由,而不是絕對的自由。財務自由,對於中國當下的老百姓來說。還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即使在一線和二線的城市裡面的公司高層和白領金領他們都不敢說,自己財務自由。財務自由是有哪些自由呢,在我的理解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第一個那就是衣食住行自由。這個道理很簡單,穿衣服吃飯,住房和旅遊出行,這是自由的。要達到這些自由,那必須有一個前提自己有足夠的經濟來源,大家都對照一下自己是不是有這個能力呢?衣服和吃飯在家都能滿足。關鍵在住房方面,在中國當下的社會經驗非常困難的事情了。房價居高不跌?尤其是農村出來的人在城市裡打拼。買房子的話就意味著一生還貸款,不買房子的話就又得每月交租租。我們談什麼人生自由,談什麼財產自由。

二,工作上的自由。這點很好,理解。說白了就是你可以自主自願的去選擇你自己喜歡做的工作。你說你想幹什麼就可以去選擇那個行業或者那個職位?還不知道社會來選擇你讓別的公司來招聘你。

三,生活方式自由。所謂的生活方式,就是可以按自己的思想過慮,想過什麼樣,生活就過什麼樣的生活。而不是靠爸媽安排老婆孩子安排以及社會給與你的安排。你能根據你自己的能力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且是無拘無束的生活方式。這是在中國當下能夠達到的非常了不起的境界呢。基本上能夠達到這種生活方式,自由的人都是在工作崗位上外在某個專業領域,對於國家有重大貢獻的人。

首先聲明一點,我不是財務專業的,但是我羨慕那些財務自由的人。希望那些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生活的位置,過的幸福。


騎著螞蟻逛街的帥哥


在我看來,財務自由是相對的,在自己能力範圍以內,可以自己決定要什麼不要什麼,不啃老不求人。

看到的不太多,只能講講自己和朋友的例子。先來說說我自己,2015年大學畢業,5月開始進入國企工作,轉正不到一個月離職,開始了將近一年的啃老行動,那段時間,手裡的幾萬塊全部花光了,買東西都需要用我爸的支付寶信用卡,2016年5月考完證書,差點跟家裡鬧翻,就是為了出去工作,從開始的600塊一個月,到1600,3000。。。能夠自己一個月還1000-2000的信用卡了,我覺得這就是我自己的財務自由。

我“閨蜜”,大學學計算機,畢業做會計,以前設計,現在做電商,跟我同年畢業,一直在啃老從未改變過,超過20塊的約會都不要找她,買衣服都是回家爸媽挑選買單的,這樣的“受制於人”,跟財務自由真的沒有半毛錢關係。

財務自由不僅僅是自己賺錢自己花,你要學會安排自己的生活,量力而為,這樣的話哪裡會有那麼多的裸貸危機呢?


麥霸小行家


首先聲明下哈,我不是財經相關人員說的也僅僅是個人的見解,甚至可以說是個人對於財務自由的意淫!

我說的內容很大程度上是根據個人喜好來表述的,但也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靈感或共鳴!

說到所謂的財務自由,讓我感覺這更是在問我,我們心中完美世界的樣子。

財務自由自然意味著我不會為錢而發愁,這樣的話也就意味著孩子的教育,老人的醫療,生活的質量都得到了百分百的保障。

而於每個人而言物質生活的報障固然重要,但精神層面的需求也是不可忽略的吧!於我而言財務自由除了保證我的物質基礎上還需要有足夠的書籍和旅遊的自由度。

寫到這裡我總感覺像是少些東西似的,我仔細考慮了一下,我們人性中自我存在感自我認同感也是不可或缺的,我們想實現自己的價值也還要需要一份工作,最好是自由職業者的工作,我可以為優化每段代碼而費盡腦汁,但不想為趕項目進度而慌亂應付。



當然我除了喜歡沉浸在代碼中的那種心無旁騖的感覺之外,也喜歡探尋技術之外的更多商業價值的產品。

愛迪生髮明瞭留聲機,但約翰遜做的事情更加偉大,他開創了唱片產業。


我渴望發明的靈感,但依舊不想放棄探尋產業化的荊棘之旅!


嘮嘮科技


我認為的財富自由應該是至少你不工作不上班,也有被動的收入,可以讓你不工作的狀態下還能自由的生活。倘若你連柴米油鹽都還不能自控還談什麼財務自由。

每個人心目中的財務自由的標準也不一樣,就比如一個人他有2套房,他覺得自己住一套,另外一套出租,房租就夠他平常的消費,他自己也滿足,沒有其他更多的要求,也算是財務自由;還有一種人一邊上班拿工資,一邊搞副業,收入遠遠高於其他人,但是他這些錢還得還房貸車貸,被綁架了,不工作就會收入小於支出,這樣就沒辦法財務自由。


沐函風


財務自由是個很主觀的概念,我總結一個公式(本金+收益率)ⁿ-慾望=財務自由N是年限,通俗的講你的被動收入大於你的每月的消費慾望就可以成為財務自由了,而不是越多越能財務自由,所以財務自由其中一種就是無慾無求的,無欲則剛,還有一種是如果你的慾望大那隻能靠時間,只要你的每月扣除通貨膨脹是正數,時間越長你的財富越大,還有就是你所有的財富你怎麼看,你有一棟價值一個億房子住,和你有5000萬現金哪個算財務自由?可支配現金流才算你的自由,房子放在那不為你所用只是紙面財富,所以想實現財務自由早期是靠你的積累,後期是靠複利,給你一個溼滑的雪地,還得有足夠長的坡才有可能滾出一個大大的雪球


高尚162448893


財務自由指的是你不用工作,你的資產可以讓你生活多久,財務自由說的就是保證你有質量生活的前提下,可以不用為生活而憂愁!

財務自由是大部分人的追求,如果沒有其他被動收入想要財務自由不太可能!

財務自由時間的長短指的就是你目前的資產如果不用工作的情況下,你可以生活多久

假設你手頭上有1萬塊,夠你生活2個月,你的財務自由時間就值2個月

如果你的資產夠你花一輩子,你的財務自由時間就是一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