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拼多多變「坑」多多 賣家失聯維權受阻

济南:拼多多变“坑”多多 卖家失联维权受阻

拼多多所售山寨產品(圖片來源:網絡)

齊魯網濟南8月6日訊黑魅族手機、立日洗潔精、酷似藍月亮洗衣液的語衣甘藍洗衣液……猛地一看,這些品牌似乎名氣都不小,然而再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它們只是貌似李逵的李鬼。而這些山寨貨還可以通過購買頁面上的一些細節進行分辨,但是,您要碰到打著名牌旗號的假貨,那可就難辦了。濟南的丁先生在拼多多上購買的東西就出問題了。

今年1月份,濟南的丁先生家裡油煙機壞了,經朋友介紹,覺得拼多多挺可靠挺便宜,於是在2018年1月22號,在拼多多御品廚電商城店鋪中,購買了方太牌的三件套,包括油煙機、燃氣灶、還有消毒櫃。

济南:拼多多变“坑”多多 卖家失联维权受阻

丁先生購買訂單截圖

經過幾天的等待,丁先生終於收到了這個品牌三件套,然而試用產品的時候,丁先生覺得不大對勁:“我拿出來之後進行了開箱使用,然後我發現,大約過十分鐘,油煙機就出現異響、發燙這種異常。”

感覺購買的產品有問題,丁先生趕忙聯繫了方太廚具有限公司:“我問過他官方的人員,他說一般產品是都有鑑定的防偽碼,然後我購買這個根本就沒有。而且工作人員告訴我,官方根本就沒有這個類型的油煙機和消毒櫃。”

济南:拼多多变“坑”多多 卖家失联维权受阻

標籤上沒有防偽碼

官方沒有生產過這個型號的產品,產品上也不見防偽碼的蹤影,甚至在仔細查看外包裝後,丁先生髮現包裝箱上的產品型號和標籤上打印的型號也不一致。

而和丁先生有同樣遭遇的還有濟南市民李先生,李先生在拼多多上購買了和丁先生同樣型號的方太三件套,但是在收貨時,李先生就覺得產品有問題:“不管是外包裝還是產品的材質,包括產品的保修卡說明書,都感覺做工就是特別的粗糙。”

济南:拼多多变“坑”多多 卖家失联维权受阻

產品包裝箱上的產品型號與標籤上的產品型號不一致。

李先生拿出了自己購買的三件套。記者看到,三件產品用料欠佳,甚至手指按上去都能看到鐵皮被按動,與此同時,做工也十分粗糙,焊接螺絲釘甚至時有時無。燃氣灶的旋鈕表面有劃痕,甚至有些鬆動。

官方確認假貨 賣家失聯維權受阻

發現問題後,丁先生和李先生都向方太官方申請了產品鑑定,然而兩人都收到了官方認定假貨的產品鑑定書。方太直營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網絡平臺上產品價格與實體店差個五六百塊錢是正常的,但如果有兩三千的價格差異是不可能。

既然確定是假貨,那麼退貨維權是必不可少的。拼多多平臺有著“逾期商家未處理,系統自動給用戶退款”的規定,因此兩位先生在申請退款兩天後都收到了退款。在拼多多的官方網站上,記者找到了2017年12月19號開始實施的《拼多多消費者保障計劃》,其中第二條第一款明確寫到“消費者在拼多多平臺購物享受商家提供的正品和質量保障。若消費者購買到假貨等嚴重問題商品,可以主張‘假一賠十’。”

記者致電拼多多客服,客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拼多多針對假貨會有嚴格處理。當記者問到“假一賠十”的具體規定,以及賠償規則時,拼多多客服則表示會有維權專員聯繫來解答這些問題,我們只需要等待維權專員的回覆。

然而等來等去,丁先生和李先生也沒有收到拼多多客服所謂的“維權專員”的回覆。而再聯繫當時購物的賣家,李先生髮現,他買東西的那家店鋪裡已經沒有在售商品了,而丁先生購買產品的店鋪更是直接搜索不到了。無奈之下,兩人向拼多多申請了賣家信息披露。

但是,新的問題又來了:“這個賣家信息是在廣西,但他發貨這個地址是在廣東佛山。賣家一直電話處於能接通,但是沒人接,後來就直接就關機了。”

丁先生根據註冊地址聯繫了當地的工商部門:“工商所給我回復,是拼多多給我出具的這個個人的註冊信息根本就沒有,根本就找不到這個人有工商註冊,屬於個人行為。建議讓我去拼多多當地工商所反應。”

個人商家入駐門檻低 只傳圖片輕鬆變店主

用戶選擇“拼多多”,是為了“省的多”,如今卻變成了“鬧心多”,客服踢皮球,賣家玩失聯,是什麼讓消費者維權如此之難?消費者最終又該找誰理賠呢?

記者打開拼多多官方的商家入駐平臺。點開網頁,經過簡單地手機號註冊,就可以看到入駐的商家被分成了兩類。一類是個人商家,一類是品牌入駐。記者首先選擇了個人商家,發現只要上傳三張身份證的圖片就可以註冊成功,不需要其他的材料,也不需要繳納保證金。對此,記者又多次電話諮詢了拼多多賣家專線。

拼多多客服告訴記者,個人店鋪認證只需要提交身份證信息,後續上傳商品需要的材料會有提示:“試營業期間,您的營業額達到2000之前,這期間沒有違規,就不用繳納保證金的。”

相對於個人商家的簡單入駐,品牌入駐則有較為嚴格的細分,品牌越大提交的材料越複雜,但普通的店鋪也只需要提供身份證和營業執照就可以了。除了大品牌外,其他店鋪,尤其是個人店鋪的入駐門檻非常低,那麼對於低門檻賣家所上架的商品拼多多又有什麼樣的要求呢?

“直接入駐不需要。如果帶些品牌的話,他可能會提示您上傳一些品牌的授權和商標的。拍照上傳就可以了。”拼多多客服告訴記者。

賣家違規代價小 不被罰款也無人找

一張身份證就能開店,幾張圖片就可以售賣商品,這樣的個人店鋪若是被消費者投訴,拼多多又是如何來監管的呢?

“如果說您收到投訴的話,這邊是有申訴入口來進行申訴的,我們這邊也會有相關人員來幫您處理的。(你們會扣我保證金嗎?)這個是不會的,這個具體就是說會讓您的店鋪受到限制狀態,或者會降權”。拼多多客服告訴記者。

此外,在與拼多多賣家客服的交談中,記者得知所謂的“維權專員”僅是針對於消費者,並不會同賣家直接聯繫,只是會通過站內信或內部工單的形式聯繫賣家:“買家基本上找不到賣家,我們也不會通過電話或者微信等形式聯繫您。”

“假一賠十”難說清 律師建議:賣家、拼多多雙起訴

既沒有罰款處罰制度,也沒有維權專員的“騷擾”,賣家違規的低代價使得消費者買到不合格商品的幾率變大。而針對拼多多一直宣傳的“假一賠十”條款,拼多多的不同客服也給出了不同的解讀。

買家客服告訴消費者,會有維權專員專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而賣家客服直接告訴記者:“假一賠十的賠付,完全由賣家承擔。”

按照拼多多平臺的說法,所謂的假一賠十是由賣家來賠付,那這種說法正確嗎?商家在平臺上售賣假貨,拼多多就不承擔責任嗎? 隨後,記者諮詢了律師。

“主要看兩方面,一方面是如果說是對於拼多多網絡平臺,他並不知道現在的商家正在通過平臺售賣一些假貨來侵犯消費者權益,那麼只要說是平臺能夠提供商家有效的名稱,聯繫地址以及聯繫方式的話,是不需要承擔責任的,但如果說是網絡平臺,他明知經營者將正在利用網絡平臺來侵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而沒有采取措施的話,那麼拼多多網絡平臺,他是應當承擔連帶責任的。”山東新亮律師事務所律師的周慧群這樣告訴記者。

編後: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已經約談拼多多,要求拼多多承擔起相應責任,加強對入駐平臺經營者,及商品的管理,和審核,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希望拼多多真的能如他回應所說,進一步嚴打平臺上侵權假冒商品,努力達到廣大消費者的期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