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魂》下架或因「鎮魂女孩」?網際網路影視輿論導向管控升級!

文 | 狐狸勳

8月2日,有網友發現最近熱度極高的網劇《鎮魂》遭遇下架,起先還能在優酷搜索到視頻源,點開則顯示“該視頻已被屏蔽”,隨後《鎮魂》庫存源也在優酷消失。

《鎮魂》下架或因“鎮魂女孩”?互聯網影視輿論導向管控升級!

《鎮魂》下架或因“鎮魂女孩”?互聯網影視輿論導向管控升級!

甚至豆瓣、微博也無一倖免,《鎮魂》豆瓣詞條從“電視劇”通道撤下,新浪微博《鎮魂》涉及到的花絮等相關短視頻也顯示無法播放,就連 #鎮魂下架# 熱搜中的內容也疑似被屏蔽!

《鎮魂》下架或因“鎮魂女孩”?互聯網影視輿論導向管控升級!

截至目前,對於下架原因各方均未作出回應,有網友通過詢問優酷客服人員得到的答案是——《鎮魂》劇集正在內容優化

《鎮魂》下架或因“鎮魂女孩”?互聯網影視輿論導向管控升級!

與此同時,網上則流傳著另一份《鎮魂》下架的郵件——宣揚封建迷信、過度渲染社會陰暗面,部分畫面血腥暴力。

《鎮魂》下架或因“鎮魂女孩”?互聯網影視輿論導向管控升級!

原因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先來逐個分析一下。

>>>>宣揚封建迷信

《鎮魂》原著屬靈異題材,有鬼神設定,且涉及女媧、共工、三皇五帝等中國神話歷史人物,在傳統文化上的發揮過於大膽,很容易觸及審查紅線。

因此,劇版《鎮魂》完全摒棄了原著的世界觀,由靈異改成了科幻,地球變為“海星”,地獄變為“地星”,傀儡師楚恕之從操控殭屍變成操控傀儡,林靜由和尚變成了科學怪人,原著中的一些靈異存在也變成了“外星生物的細胞與海星生物基因序列融合的產物”。

《鎮魂》下架或因“鎮魂女孩”?互聯網影視輿論導向管控升級!

但嚴格來說,這樣的改編未免有些牽強,僅僅只是在名稱上做了改編,劇中所有的場景,除了地星部分,其他情節均以現實都市為背景,車水馬龍、燈紅酒綠的場景以及電腦、手機等道具都過於寫實,導致其中所存在的靈魂附體、轉世輪迴、異能等情節,讓人不得不和宣傳封建迷信聯想在一起。

>>>>過度渲染社會陰暗面

如果說《鎮魂》有“宣揚封建迷信”的嫌疑,鸚鵡君還能勉強找到一個比較符合邏輯的解釋,但“過度渲染社會陰暗面”以及“部分畫面血腥暴力”這兩個原因,實在無法立住腳跟。

《鎮魂》下架或因“鎮魂女孩”?互聯網影視輿論導向管控升級!

無論是小說還是劇,《鎮魂》大的故事方向始終沒有改變,原著中神農、崑崙等人犧牲自己壓制住了大惡,萬鬼同哭,六道輪迴建成,世界歸於太平。而劇版雖改變了世界觀,但結局依舊是雙男主犧牲自己拯救天下蒼生,換得世間和平。

>>>>部分畫面血腥暴力

當鎮魂女鬼們呼天搶地吐槽“朱一龍在這部劇裡又吃了什麼味道的血漿”時,當大家都無奈於劇組資金有限從而導致“吐血”特效太假只能靠居老師的演技支撐時,“部分畫面血腥暴力”???emmmmmm.......

《鎮魂》下架或因“鎮魂女孩”?互聯網影視輿論導向管控升級!

其實《鎮魂》到底為何下架,大家心裡都心知肚明,說來說去無非就是兩個字:

《鎮魂》下架或因“鎮魂女孩”?互聯網影視輿論導向管控升級!

儘管劇版《鎮魂》已經去掉了“耽美”元素,鎮魂女孩也在彈幕中刷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能量”、“不能沉迷遊戲”等詞,甚至締造出“社會主義兄弟情”這一特殊詞語,但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兄弟情”卻依然能夠讓人浮想聯翩。

《鎮魂》下架或因“鎮魂女孩”?互聯網影視輿論導向管控升級!

精湛的演技、兩人的互動、各種配角的神助攻,大家都明白這絕對不是簡單的雙男主,鎮魂女孩用大量原創剪輯視頻、漫畫等形式彌補劇集缺失的愛情,甚至連優酷和劇集官微也帶頭玩火,不僅多次發微博暗示,就連每一集的劇集標題都起的特別有內涵。

《鎮魂》下架或因“鎮魂女孩”?互聯網影視輿論導向管控升級!

《鎮魂》下架或因“鎮魂女孩”?互聯網影視輿論導向管控升級!

《鎮魂》下架或因“鎮魂女孩”?互聯網影視輿論導向管控升級!

《鎮魂》下架或因“鎮魂女孩”?互聯網影視輿論導向管控升級!

《鎮魂》下架或因“鎮魂女孩”?互聯網影視輿論導向管控升級!

《鎮魂》下架或因“鎮魂女孩”?互聯網影視輿論導向管控升級!

在官方對於兩人的捆綁式宣傳以及騷斷腿大秀“恩愛”的操作下,數不清的腐系話題不請自來,致使《鎮魂》衝出腐女圈層,霸屏網絡。根據官方總結的榜單來看,#劇版鎮魂#微博全網閱讀量110.4億,播出期間共製造了130+個熱搜詞,連續41天上榜,上榜次數達195次。

《鎮魂》下架或因“鎮魂女孩”?互聯網影視輿論導向管控升級!

官方“自焚式”的宣傳甚至延伸到了線下,上海雙子塔、成都春熙路、北京西單等地的巨幕投放,集結鎮魂女孩線下齊唱應援歌,開通淘寶官方周邊店。

《鎮魂》下架或因“鎮魂女孩”?互聯網影視輿論導向管控升級!

不難看出,官方在有意識地引導這部已經“被改良”的耽美劇依然朝著耽美方向發展,刻意強調耽美內核,引導輿論走向,而這似乎才是《鎮魂》被下架的根本原因。

賣腐即賣點,官方深知這一點,所以即便面對可能會被下架的風險也要大力宣揚。若論宣傳手法,《鎮魂》絕對算得上是頂級話題炒作的教科書,但錯就錯在“耽美”、“賣腐”這些話題點並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僅僅是茶餘飯後腐女的自嗨,本身毫無社會意義。

早在今年6月份就有網友在晉江兔區發帖稱,《鎮魂》遭到了部分網友舉報,舉報原因為大肆宣揚耽美文化,對青少年毒害很深,不利於心理健康發展,容易出現性取向跑偏。

《鎮魂》下架或因“鎮魂女孩”?互聯網影視輿論導向管控升級!

若按《鎮魂》的情況來看,由“小黃文”改編而成的《媚者無疆》也可能面臨下架危機,官方的宣傳點緊緊圍繞在“原著尺度驚人”這個話題點上,無疑更加觸碰雷區。

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大量信息突破地域、時間的限制,劇集一旦火爆起來所能夠影響到的人群是無法想象的,它比閱讀一本書更容易,也比獲取資料更便捷,尤其優愛騰對標的又都是年輕受眾,或許在不經意間就影響了某個初涉世事的少年。

但在流量時代,高話題度的背後往往代表著有利可圖,利益至上的內容方們不管劇集話題有沒有思考價值,會不會對社會產生不良影響,甚至連劇集本身的質量也不放在眼裡,在開發劇集之初就先想著有沒有亮點,能不能抓住觀眾眼球,過分看重話題性、娛樂性導致缺失內涵。

《鎮魂》下架或因“鎮魂女孩”?互聯網影視輿論導向管控升級!

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說到:“這是一個娛樂的時代,一切公眾話語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併成為一種文化精神。”

如今,“宅基腐”、“喪”等都成為年輕人所標榜的文化,這些東西固然能輕鬆博取觀眾注意力,帶來可觀收益,但也在引導著我們走向娛樂至死的道路。在內容方的引領下觀眾坐觀一場又一場娛樂盛宴,沒有節制的娛樂化潮流已經蔓延開來。

未來,隨著網劇用戶體量和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其所存在的價值將不僅僅是靠話題娛樂觀眾,更要在此基礎上起到正確引導三觀的作用。優質的劇集永遠以內容為主導,話題僅僅只是輔助,除了豐富觀眾的娛樂生活,更能引發思考和感慨。

《鎮魂》下架或因“鎮魂女孩”?互聯網影視輿論導向管控升級!

影投人【公眾號ID:movieeye】

有眼力、有腦洞、有大神的一站式精品影視內容製片工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