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棒棒軍老闆200元起步如今年毛利500萬元 自掏腰包辦文學詩刊

山城棒棒軍老闆200元起步如今年毛利500萬元 自掏腰包辦文學詩刊

△談起棒棒軍公司一路走來的20年曆程,劉曉蕭十分感慨。

“棒棒……”

“來咯……”

對於土生土長的重慶人來說,即使是在紙面上看到這幾個字,也一定會在腦海中響起一個音調起伏、韻味悠長的聲音。一聲棒棒,彷彿能喊出20多年前山城棒棒軍在重慶碼頭上的魂魄。

劉曉蕭便曾經是山城百萬棒棒軍的一員。

時代變遷,肩扛一米長的扁擔,手拿青色尼龍繩的棒棒們已淡出我們的視線。但金絲眼鏡、西裝傍身的劉曉蕭,卻帶著他的棒棒軍公司,把老本行幹得風生水起。

“靠力氣吃飯,不丟人!”

山城棒棒軍老闆200元起步如今年毛利500萬元 自掏腰包辦文學詩刊

△公司成立之初,劉曉蕭(左一)和棒棒們一起忙碌在搬運現場。

5月18日下午2點,經緯大道源中源酒店露天茶桌中,“重慶棒棒軍(集團)服務有限公司”20週年答謝會的紅色橫幅格外顯眼。40多名統一身著紅衣的員工,在答謝會上玩得興致正高。

劉曉蕭沒那麼清閒,來往招呼著陸續到場的客人。這些客人,都是曾經幫助過他的朋友和恩人。

熟悉的朋友,不同的故事,以及擺不完的龍門陣,似乎讓他回到了20多年前解放碑的背街小巷中。幾句簡單的寒暄,他打開了話匣子。

劉曉蕭來重慶完全是個意外。上世紀90年代初,進城務工代替了守著一畝三分地看天吃飯,成為農村青年的主流,自貢市富順縣農民劉曉蕭也不例外。但與身邊很多進城下力的人不同,劉曉蕭曾通過自考取得原西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專科畢業證,他的初衷是要到城裡圓一個文學夢。1992年春節,他託人擔保從鎮政府借到200多元路費,毅然走出老家。最初的目的地是廣州,但他似乎低估了上世紀90年代春運的火爆。從四川借道重慶後,劉曉蕭排了整整3天的隊,卻始終未能買到開往廣州的火車票。身上的路費,已所剩無幾。

“到不了廣州了。”劉曉蕭說,他想到有一位表哥正在重慶一家工廠打工,走投無路的他只能在重慶住下。

表哥的宿舍在渝中區七星崗,僅能讓劉曉蕭暫住幾天,他需要自謀生路。那時,七星崗住宅多,居民多,有農夫用扁擔挑著小菜當街售賣,劉曉蕭摸了摸口袋,還剩12元,正好能做這樣的買賣。

於是,他和附近菜農套近乎,弄清進貨渠道,準備大幹一場。為了不錯過進貨時機,他晚上悄悄在一輛運菜的貨車貨箱中睡了一夜,一大早便搭著順風車到了農貿市場。用身上的錢買了一挑芹菜,樂滋滋地挑回七星崗當起菜販子。

“每天幾元錢收入,除了吃飯住宿,一點剩的都沒有。”劉曉蕭的菜販生涯只有一年,1992年年底,因為賣菜時與人發生糾紛,瘦小的劉曉蕭帶著唯一的扁擔逃了。他說,惹不起,躲得起。這時,他的口袋裡只有10元錢。

“不要賣菜了,來當棒棒嘛。你有扁擔,買兩根索索(繩子)就可以開工了。”再次面臨身無分文窘境,劉曉蕭得到了幾個棒棒老鄉的指點。他心一橫,用幾角錢買了兩根粗尼龍繩,系在扁擔兩頭,站到了街邊。

“靠力氣吃飯,不丟人!”劉曉蕭對自己說。

“我也許是最差勁的棒棒之一”

山城棒棒軍老闆200元起步如今年毛利500萬元 自掏腰包辦文學詩刊

△劉曉蕭與員工交談。

滿是泥灰的青色勞動布外套,配上一雙解放鞋,皺紋滿臉、精瘦身材……如果按照棒棒的經典形象來衡量,劉曉蕭並不合格——高度近視加上嚴重的眼疾,讓原本就瘦弱的他更添了一份病懨懨的氣質。

“我也許是最差勁的棒棒之一。”劉曉蕭回憶中的棒棒生涯,充滿苦澀。

那時的棒棒來生意時,顧主通常連個像樣的稱呼都不會給,棒棒、挑挑、農民……隨意喊,讀過書的劉曉蕭似乎聽得出其中的話外音。

有一次,劉曉蕭和另一個棒棒接到從七星崗挑傢俱到桂花園的活兒。說好一個人給2元報酬,結果到了目的地,顧主卻要求他們把東西挑上7樓。

上7樓太惱火了,能不能加點錢?劉曉蕭試探性地詢問,換來的是顧主的威脅,不挑上樓就不給錢。為了2元工錢,他硬是咬著牙把傢俱搬上了樓。

“吃不下苦就過不下去。”劉曉蕭告訴記者,那時顧主一看他的身板,經常轉頭就走,瞬間被其他人搶走生意。一年多時間裡,他吃了上頓沒下頓,連房租都交不起。

他還記得,有一次實在交不出房租,大半夜偷偷把被子從窗戶丟出來,跳窗逃走,“很難堪,也很無奈。”

“放到今天,我也算是網紅”

山城棒棒軍老闆200元起步如今年毛利500萬元 自掏腰包辦文學詩刊

△1998年5月18日,棒棒軍公司成立,劉曉蕭在接受媒體採訪。

“劉曉蕭的文章又上報了!”

“不得了,看不出來還是個才子。”

……

1994年4月的一天,重慶晚報副刊刊登了劉曉蕭一篇描寫棒棒生活的散文。幾天後,他又在重慶晚報副刊發表了兩首詩歌。

幾篇文章刊發後,得知作者竟是一個棒棒,立刻在重慶引起不小的反響。不少讀者打電話到重慶晚報打聽他的聯繫方式,還有人給他寄錢寄物,甚至有單位直接給他發出聘用邀請。

身邊出了“作家”的消息,很快也在七星崗附近的棒棒圈子傳了個遍。但劉曉蕭知道,報紙上這短短几篇文章,有多麼來之不易。

“我走的每一步,似乎都有貴人相助,她是第一個。”劉曉蕭口中的她姓童,1994年,她是一家音響公司負責人。劉曉蕭偶然接了她所在公司的搬運工作,閒聊時,他說起了自己的文學夢。

令劉曉蕭意外的是,童女士竟被他打動,當即就給公司領導說明了情況,希望幫他安排一份工作。“當時以為她開玩笑。”劉曉蕭說,第二天,他真的被這家公司錄取,成了庫管員。

由於這裡多是女工,童女士還特意在倉庫旁邊專門安排了一個房間讓他住下。

“有了住處,我才有條件寫文章。”似乎幸運和夢想都會眷顧有準備的人,就在這個倉庫旁邊的小屋中,劉曉蕭寫出了自己第一篇在報刊上發表的文章,因為棒棒特殊身份的反差,讓他名聲大噪。

“那時候互聯網不發達,放到今天,我也算是網紅。”劉曉蕭說,有點小名氣後,讓他信心倍增,1994年至1998間,他進過企業,當過保安,期間一直堅持寫作,陸續在重慶晚報等市級報刊發表近百篇散文和詩歌。

“這個時候,我遇到了‘中國好房東’。”劉曉蕭說,報紙上的豆腐塊,並未改變他的經濟狀況,隨後幾年,他一直租住在渝中區枇杷山附近的一處房子裡。

18日那天,房東張小中夫婦也被邀請到了週年慶答謝會現場。劉曉蕭說,那時出租屋裡住了近10個棒棒,但張小中夫婦唯獨對他特別關照。張小中自己的經濟條件並不寬裕,但只要吃好的,都會算上劉曉蕭一份。張小中還特意給他買了檯燈,特許他晚上可以不熄燈,隨時寫作。

“覺得他不容易,就想幫他一把。”張小中告訴重慶晚報記者,那時劉曉蕭每天只吃一個燒餅,喝一點涼水,但每晚堅持寫作,他們夫妻都被這個弟娃兒的精神所打動,只想給他力所能及的幫助。

張小中夫婦對劉曉蕭的關照,實際上也得到了回報。那時,張小中的兒子還在讀初中,劉曉蕭輔導他寫過的文章,很快也在重慶晚報副刊上發表,讓孩子得意了半天。

“兒子至今都特別尊重他。”張小中說,現在兒子很爭氣,已經研究生畢業做了醫生,想起來,這和兒子小時候受劉曉蕭的影響關係不小。

“這2萬元的情,比現在的500萬元還大”

山城棒棒軍老闆200元起步如今年毛利500萬元 自掏腰包辦文學詩刊

△棒棒軍公司在劉曉蕭的帶領下逐漸壯大,成了重慶市搬家公司的前三甲。

1998年5月18日,重慶市第五十中學門口的街道上鑼鼓喧天,圍觀群眾把街道堵了個水洩不通,各路媒體也是長槍短炮候場。當天上午,隨著《山城棒棒軍》中梅老坎扮演者龐祖雲的剪刀落下,重慶山城棒棒軍公司正式成立。

這一天,是劉曉蕭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轉折。

1997年,隨著電視劇《山城棒棒軍》的火爆,棒棒成了重慶最受關注、也是最為特殊的群體之一。曾經身為棒棒的劉曉蕭,有了與旁人不同的想法。

“那時的棒棒被個別人看不起,自身的缺點也很多。”劉曉蕭說,從他的經歷發現,一方面棒棒由於職業的特殊性,被個別城市人看輕。另一方面,由於文化低、素質低,不少棒棒自身問題不少,包括不講誠信、坑蒙顧主,砸了棒棒的招牌,導致惡性循環。

能不能讓棒棒們抱個團,堅持誠信經營,讓大家的飯碗更穩當呢?劉曉蕭萌生了開公司的想法。

開公司需要錢,但劉曉蕭並沒有什麼積蓄。他把想法告知身邊的朋友後,意外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多點少點大家都在幫我籌錢。”劉曉蕭滿懷感激地回憶起,自貢作協的朋友趙邦倫二話不說,幫他在老家貸款2萬元,實際上他們之前僅見過兩次面,“這2萬元的情,比現在的500萬元還大。”

拿著2萬多元,劉曉蕭與兩個股東一起,計劃成立棒棒軍公司。劉曉蕭說,開業前,他通過別人介紹找到了龐祖雲,希望他給公司開業剪綵。說明來意後,對方大度地表示:“我曉得你,這個事情我一定支持,分文不取。”於是,便有了開業時的那一幕。

從站街轉移到了網絡

山城棒棒軍老闆200元起步如今年毛利500萬元 自掏腰包辦文學詩刊

△劉曉蕭自辦的《廣場詩刊》

“棒棒要開好一家公司,沒有想象中容易。”劉曉蕭說,公司3個股東沒有經營企業的經驗。1998年公司成立之後,公司完全沒有做任何宣傳,憑藉棒棒軍的招牌在運營。到1999年底,公司業務僅能維持基本開支,絲毫沒有盈餘。

“我們的資金基本上都是借來的,拖不起。”劉曉蕭說,一方面,3個股東在公司經營上發生分歧。另一方面,到期的債務讓很多債主找上門來。眼看著棒棒軍公司在成立一年多後,就面臨破產。

就在這時,劉曉蕭又遇到一位貴人。時任自貢市富順縣副縣長王孝謙以私人名義給他做了擔保。

“能不能給劉曉蕭2年時間,到時候如果還不上錢,你們找我還。”18日那天也在答謝會現場的王孝謙回憶,自己當時的確是拍著胸脯給他做了擔保,因為劉曉蕭的努力讓他感動。同時,他相信棒棒軍公司是一種整合勞動力資源走向市場的創新舉措,短暫的困難是可以克服的,作為老鄉他要盡力支持他。為此,他還專門給劉曉蕭做過一面錦旗:為山城人民服務,給家鄉人民爭光。

王孝謙的擔保讓公司暫時渡過難關,但並未一飛沖天。劉曉蕭帶著手下的幾個棒棒,艱難地維持著公司的生存。

2001年,因為在幫助客戶搬家時物品受損,客戶要求的賠償很高,公司員工和客戶發生嚴重衝突,最後雙方被扭送到派出所。“心痛啊,那時候扣我幾十元錢都是掏心窩子的心痛。”但劉曉蕭清楚,這樣的事情不能再繼續發生,否則自己給棒棒軍定下的用口碑吸引客戶的策略,將無法實現。

這以後,劉曉蕭開始竭力讓公司正規化,上門查探清楚再籤合同、報價,成了公司鐵打不動的規矩。2001年之後,公司逐步走上正軌。2005年,劉曉蕭終於把所有的欠款還清。

逐漸有了充裕的流動資金,劉曉蕭把業務拓展到家電安裝、維修行業,由於口碑較好,棒棒軍公司的業務也越來越穩定。

2010年後,隨著國內經濟環境的變化和勞動力供給方式的轉型,重慶街頭的棒棒越來越少,但劉曉蕭的棒棒軍公司卻穩穩地生存下來。如今,他們在重慶搬家行業相關企業中位列前茅,擁有15臺貨車,固定人員40人以上,一年毛利潤500萬元左右。劉曉蕭也真的由一個棒棒,轉身成了貨真價實的企業老總。

劉曉蕭告訴記者,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他會讓棒棒軍公司用符合時代潮流的方式,繼續煥發青春。他認為,棒棒並沒有消失,他們的陣地只是從以前的站街,轉移到了網絡上、手機上。他相信今後能帶著棒棒軍公司,用更前衛、更便捷的方式,繼續走在為重慶市民服務的第一線。

時至今日,功成名就的劉曉蕭也沒忘記當初的文學夢。2015年7月,他自費創辦了《廣場詩刊》,聘請專業編輯運營至今。在創刊詞中有一句話,似乎就是他的感悟:拒絕偽抒情、偽鄉土,倡導有痛感、有溫度的詩歌。

上游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彭光瑞 冉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