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雙胞胎到青島溺亡,海邊遊玩應該注意什麼安全事項?

暖心人社


大海是美麗的,但是大海卻又是極度兇殘的。

從小到大,身邊的同學、朋友先後有四五位被大海永遠的帶走了。

而中間有一位發小,還是水性極好,從小在距離海邊不足百米的地方長大的。

這就是大海的兇殘。

上一刻還看似安靜,下一秒已經已經狂躁無比。

來青島旅遊,請你務必記住這幾點:

1、務必要看天氣預報。風力在四級以上的時候,去海邊要注意風浪,特別是沒有沙灘緩衝的海邊棧道,因為海灣多,浪湧往往在海灣底部形成較大的衝擊,力量是巨大的。中學時,我曾親眼目睹一輛吉普車被大浪直接打到海里。那是兩噸重的鋼鐵啊,相比而言,我們的血肉之軀真的經不起。一旦在岸上被浪打倒,不會有太大的危險,但是在礁石上和沙灘上的時候危險就比較大了。風浪大的時候棧橋西側、東海西路、澳門路的岸邊是有危險的。如果你在東海西路看到一位青島人犧牲的紀念碑,應該就會懂得,曾經有一位從小生活在海邊的青島人,為了挽救一條被大浪打入海中的生命,在那裡離去了。千萬不要認為自己遊過江河就是水性好,水性好和海性好根本是兩件事。

2、中雨以上的天氣,儘量不去嶗山,尤其是九水。雨量大的時候,經常會有山洪突然洩下,往往造成遊客在某些漫水區域遇險的情況。至今還記得十幾年前母校的一個班級活動,十幾名同學被山洪沖走的事情。半個班,都是大一的新生,來自不同的城市,完全不知道其中的危險。嶗山裡面有一座石建烈士的雕像,我想大家應當明白這不是聳人聽聞。

3、去海邊,記得關注潮汐時間。一般情況下,每天的潮汐時間會隨著天氣預報發送,即便沒有也可以簡單的查到。天文大潮時,海水會落下去很多,每年都會有外地遊客被困海中的事情發生,原因就是沒有注意是漲潮還是落潮,在大潮落下去的時候從海灘或者礁石深入海中,漲潮時很快發現退路被封死。一旦發現這種情況一定要快速報警求救,否則,海水很可能很快就會漲到你落腳的礁石之上。

4、無論風景多美,堅決不去野浴場。我的三位同學都是在這樣的野浴場被大海吞噬的,雖然時隔二十年,很多的海灘有了一些改善,但是並不是都是適合游泳的。試想,如果那些海灘具備建成浴場的條件,為什麼會不建呢?畢竟大多數人都喜歡海邊的沙灘。所以,一定要去正規的浴場,一方面海灘經過勘察,危險少得多,另一方面有防鯊網,有專業的救護設施和救護隊伍,即便發生危險,也容易獲得幫助。

今天兩個孩子離去的那片海灘,赫然就立著禁止下海的牌子,不要以為只是踩踩水,沒有什麼關係,其實對很多孩子來說往前多走一步就可能是沒頂之災。

要記住,沒有什麼警告是無端的。

5、不要模仿一些本地人跳水。每年棧橋的回瀾閣都有很多老人跳水,年紀大的有七十多歲,外地遊客切勿模仿,更不可以在其他的地方嘗試,不要忘了,這些老人都已經在這裡跳了四十多年了,水下的每一塊石頭他們都很清楚,而對於初來乍到者,水下的危險完全是未知的。

安全意識,是我們每個人都該有的。

但願兩個孩子的離去,一個家庭的苦痛能夠讓更多的人警醒。

讓這樣的悲劇不再發生。

逝者安息,生者堅強。


獨行客阿甘


8月5日下午15時左右,黃島公安接到報警稱,兩名北京女孩在沙灘遊玩時走失。黃島公安立即組織公安、邊防、山海情救援隊等力量,在海灘、酒店、海上等區域開展搜救行動,同時組織執法船隻、社會船舶、藍天救援隊等海上力量進行搜救。

8月6日11:30許,一名女孩戴海中被撈起,無生命體徵。6日下午15:45許,另一名女孩遺體也被在離海岸大約50米處發現。

現實很殘酷,我們在海邊遊玩,究竟應該警惕些什麼?請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第一,海邊遊玩一定要警惕“離岸流”。

斷層海潮的專業術語叫離岸流,又叫裂流,是一股射束似的狹窄而強勁的水流。

是海灘最危險的殺手,是極易產生浪渦的危險之地!據統計,大約有90%的海邊溺水是因為離岸流發生的。在海邊,如果看到有斷層的海潮,請立即上岸!

特別提醒:離岸流經常會在沒有一絲絲防備的情況下突然出現,在任何天氣條件下都可能現身,並活躍在多種類型的海灘上,“作案”時間與地點不受限制。它通常不會引起注意,直到人身陷其中才會發覺。根據離岸流的成因,以下位置與它狹路相逢的可能性最大:

△兩個新月型沙洲中間的水域(也就是兩灘尖之間);

△浪裂線不連續的地方(也就是白浪中斷的地方),游泳和衝浪者要在安全地帶,避免與這位“殺手”進行接觸!

遇到離岸流,如何自救?

不要嘗試逆流游回岸邊,而是用最省力的踩水或漂浮,呼叫或揮手尋求救援。不慌張不掙扎,要隨波逐流,順著離岸流的水流方向,沿著與沙灘平行的方向遊離,脫離後,再轉向游回岸邊。若遇到困在離岸流中的遇難者,儘可能給予幫助漂浮的器具,千萬不要貿然下水救援!

第二,只在安全區域玩耍

一般正規的海邊游泳場所都是有嚴格的安全保障措施。安全範圍內的礁石、海泥,以及一些纏人的海藻、具有攻擊性的海洋生物等都會被排查干淨。到海灘遊玩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到不明水域游泳,儘量到有救生員看管的地方。

目前青島共設有八大海水浴場,游泳洗海澡去這些地方安全可靠!

第一海水浴場、第二海水浴場、第三海水浴場、第六海水浴場(棧橋海水浴場)、石老人海水浴場、金沙灘景區海水浴場、銀沙灘景區海水浴場、靈山灣(城市陽臺)海水浴場。

這些野浴場千萬別去!

洗海澡雖嗨皮,但一定要選擇正規的浴場。有些相對清靜的沙灘,看似平靜的海面下實則暗流洶湧,又缺乏專業的救護保障,是十分危險的“野浴場”!

仰 口 海 灘、流 清 河 附 近 海 域、八 大 峽 西 側、臺 灣 路 與 東 海 路 路 口、即 墨 海 泉 灣 海 灘、 中苑碼頭西側“第十海水浴場、

海韻園外側、奧帆基地東側、極地海洋世界東邊的一片海灘、小麥島附近沙灘、 雕塑園外側沙灘、石老人西側沙灘

第三,海水浴場游泳安全小常識

1.應在設有救生人員執勤的時間和海域游泳,聽從指導勿超越防鯊網警戒線;切勿到有遊艇活動的遊樂區游泳。

2.不要依賴充氣式浮具(如游泳圈、浮床等)來助泳,萬一洩氣,容易造成溺水。

3.海中游泳,有海流、有波浪,與游泳池不同,故需要加倍的耐力及體力才能達到同等距離,所以不可高估自己的游泳能力,才不會造成不幸。

4.海邊游泳要注意潮水時間,高潮後就將退潮,儘量不要在退潮時游泳,以免退潮時往回遊時體力消耗過大發生意外。風浪太大時不要游泳,不要獨自一人遊得太遠,嚴禁單獨游泳,以免發生意外。


5. 酒後一定不要游泳,有些人不在意,覺得自己有一定的游泳技術,不會出問題。加上酒精對大腦的刺激就更覺得自己了不起了,但是大海是無情的,一旦出點身體狀況,那可就悔之晚矣。

6.如果警示該海域中有海蜇,在游泳時一定要加倍注意。有皮膚受傷出血時,應立即上岸。

7.在遇到有人溺水時,應大聲喊叫或打110請求協助。未學過水上救生,不可貿然下水施救,以免造成溺水事件。

8.救生員均身穿救生員標誌統一服裝。如果看到沙灘上插黃、紅兩色救護隊旗位置,那是救生執勤點,救生員正在值班。假如旗杆收了就表明救生員不當值。同時,沙灘還豎有警示標誌旗,如果是全紅旗幟,就是告誡大家海風大,不適合下海游泳。

第四,游泳圈不是萬能的

游泳圈雖然跟救生圈都是圈,但前者是玩具,只能玩耍使用,後者才有救人的作用!游泳圈較輕,更容易漏氣,表面也比較溼滑不容易抓握,抗壓能力差很容易爆裂。

1.游泳圈適合在泳池的淺水區使用。

2.海邊游泳最好用救生圈,浮力大,不會下沉,為救援爭取時間。

3.普通泳圈和坐著的泳圈都很容易發生側翻。

第五,活埋真的很可怕

乾爽的沙子讓我們充滿樂趣,在裡面可以隨意地滾動翻身,但是,沙子進水後,我們要尤其小心,沙子之間不再有鬆散的空間,會將人牢牢“吸住”,很危險。

Tips

1.儘量選擇“躺著埋”。很多人喜歡挖深坑將身子埋進去,外邊留一個腦袋,這樣是相當危險的,若遇到漲潮,很難逃生!

2.埋沙時不要讓自己埋得太深,不要低於海平面,不要距離海邊太近。發現漲潮及時從沙子裡出來。

3.不要單獨玩沙。孩子在玩沙時很容易玩到一半跑開,留下另一個小夥伴在沙子裡,若發生意外時,這樣是相當危險的。

第六,小心抽筋。

無論是泳池還是浴場,經常會聽到有人在水裡大喊“哎呦,我腿抽筋了!”原因就是下水前準備不充分,心裡緊張或身體比較累。在水裡抽筋會後應該怎麼辦?

Tips

腿或腳趾抽筋時,將腿或腳趾儘量向自身方向扳拉,同時呼救,換另一泳姿游回岸邊。兩手抽筋時,馬上重複“握拳—鬆開”動作;若單手抽筋,還可按摩合谷穴、內關穴、外關穴。

肚子抽筋時,可仰躺在水裡,雙腿重複“收向肚子—伸直”的動作,或掐中脘穴(在臍上四寸)和足三里穴。


第七,水母是漂亮的殺手

水母,又稱海蜇。說到海蜇大家的第一反應是涼拌海蜇絲,美味又爽口。別以為水母柔軟又美麗,它卻有毒,常常殺人於無形之間。箱型水母更是分分鐘讓人致命!

被水母蟄傷之後常常會有皮膚刺痛瘙癢、噁心、頭暈、乏力的感覺,嚴重者更可能出現喉頭腫脹、呼吸困難、休克,甚至心臟驟停等症狀。雖然海蜇營養又美味,但海邊遊玩時還需謹慎小心這個美麗的殺手!

Tips

1.被蟄傷後,馬上離開有水母的地方。

2.拔掉觸手。先用醋或海水清理傷口,不要直接用手去除觸手,要戴手套或用鑷子去除。

3.阻斷毒素。用醋或海水浸泡或沖洗傷口15-30分鐘,注意,在拔掉觸手之前,不要用淡水沖洗、不要熱敷或冷敷、不要揉搓按摩,這些措施都可刺激加速毒素釋放。

4.前三步做完後,用熱水浸泡20分鐘(越熱越好),可口服止痛藥。

注意:若要減輕瘙癢過敏症狀,可服用撲爾敏、苯海拉明、氯雷他定,塗抹氫化可的鬆軟膏,嚴重者需包紮防止傷口感染。

堅決杜絕孩子在無家長或大人的帶領下私自結伴到海邊,池塘,水庫玩耍,帶孩子去海邊遊玩時,家長一定不要移開視線!

悲劇已矣,孩子父母所遭受的悲痛已遠超想象。望孩子親人早日走出悲傷,廣大家長千萬吸取教訓!別再讓類似悲劇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