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科学家36岁的他鲜为人知,但是他的研究成果却是国之重器

在中国军工科学家行列里,已经有很多被国人熟知,比如歼-20总师杨伟,比如电磁弹射专家马伟明。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科学家,还不为国人所熟知,但是他年仅36岁,就已经是中科院“百人计划”特聘研究员,而且他的研究成果,也都是对于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重器。

作为科学家36岁的他鲜为人知,但是他的研究成果却是国之重器

程金光,1982年7月出生于山东潍坊,1999-2006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系学习,获得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10年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获博士学位,并接着进行了两年博士后研究工作。2012年9月加入中科院物理所,任博士生导师。程金光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多重极端条件下奇异物理现象的探索和机理研究,尽管看上去与军事关系不大,但是这些研究都是重要的理论基础。

作为科学家36岁的他鲜为人知,但是他的研究成果却是国之重器

​比如,极端条件包括超高压(P>10GPa的静水压)、极低温(T<100mK)和强磁场(H>15T)等,这其中的极低温研究,就能够助力中国的船舶用钢材料研究,对于解放军海军的舰艇建造,有重大的促进与支撑作用。

作为科学家36岁的他鲜为人知,但是他的研究成果却是国之重器

目前,程金光已经利用Walker型多面砧压机,在高压高温条件下合成了多个具有新颖晶体结构和奇异物理性质的材料体系,并利用多种高压原位测量技术,在多重极端条件下对强关联电子系统中出现的奇异物性进行了调控和机理研究,量子自旋液体和自旋冰,反常巡游电子磁性,金属-绝缘体转变和量子临界现象等当前凝聚态物理的热点问题,也是他研究的重要领域。

作为科学家36岁的他鲜为人知,但是他的研究成果却是国之重器

在中科院物理所“百人计划”人才启动计划资助支持下,程金光表示将建立起集材料设计、合成与物性表征于一体的极端条件实验室,通过施加压力还可以改变决定材料物性非常关键的参数---原子间距离,从而可以精确的调控物性,将超高压和极低温、强磁场等极端条件结合在一起,可以探索材料在这些极端激励下的响应。可以说,这些重要的材料技术,对于解放军的武器装备发展而言,都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