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上新技術 杭州西湖景區路面「補丁」將大大減少

首次在景區內啟用“含砂霧封層技術”,給路面貼層“保護膜” 這項技術本週將在北山街率先使用

西湖景區,從車流不息的南山路、北山街等“一線”主幹道,再算上縱橫交錯的小路小巷,共有65條市政道路,2016年它們絕大部分進行了徹底的“整容手術”或“微調”,有了新貌。2年時間過去了,一些微小的道路病害隨之產生,比如微小裂縫。

為了保證西湖景區道路的顏值,景區市政市容環衛管理中心要用上高科技的養護工藝——“含砂霧封層技術”。這是西湖景區首次使用該技術養護道路,將特調的面料通過高壓設備噴灑在整條道路上,就好比貼了一層堅實的保護膜,不僅能封堵微小裂縫,還避免了道路“補丁”的產生。

消滅“補丁”用上新技術

之前景區道路修補和養護,哪裡有裂縫,哪裡就貼上“補丁”,“補丁”的面積、大小沒一個標準,微小裂縫就補塊小的,多條裂縫形成網裂,就補塊大的,所以路面上總會冒出一塊塊大小不一的“補丁”。“補丁”的材料是一種灌封膠,由於顏色跟周圍的道路不一致,特別煞風景。

但自打景區65條市政道路翻修後,養護工作也隨之精細化了,假如發現裂縫了,“補丁”還是得打,但得按照車道進行修復,也就是說,即便是發現一條微小裂縫,也是整個車道一起修復,所以“補丁”不那麼明顯了。

有沒有什麼更先進的手段,能讓西湖景區的道路“補丁”再少點兒。景區市政市容環衛管理中心和路橋集團景區養護部決定用上“含砂霧封層技術”。

“現在道路養護都提倡預養護,就是說要把預防走在養護之前,所以決定給景區道路用上‘含砂霧封層技術’,這項技術杭州主城區道路都極少用到,比較多用在高速公路養護上。”路橋集團景區養護部負責人商肖傑說。

會形成一層1~2毫米的保護膜

怎麼作業?商肖傑說,景區道路的養護工作基本都在深夜10點至凌晨4點間,這段時間車少,養護工作受干擾少。

養護工人會開著含砂霧封層噴灑車作業,這輛車的尾部有一排多個高壓噴頭,噴灑速度快,一邊開一路噴,操作簡單,為了確保噴灑均勻,同一段路會來回各噴灑一次,確保效果。

噴灑出來的液體就是秘方了,含砂霧封層技術將細粒砂與水性瀝青基濃縮封面料混合,並加入特殊成分添加劑使之均勻穩定懸浮,相比傳統的路面打“補丁”,既省了事後撒砂和膠輪碾壓的兩步工序,又比撒砂和碾壓“補”得均勻、牢固和穩定。

噴出的混合面料通過高壓設備灑在路面上後,會形成僅有1~2毫米的一層保護膜,能夠快速封堵路面的微小裂縫及空隙,阻止路面水往縫裡滲,還能軟化並補充散失的瀝青粘結料,抑制鬆散和集料的脫落。

“夏季氣溫高,假如地面溫度30℃,那麼噴上去3個多小時就可以幹了。”商肖傑說,如果說2年時間道路瀝青就會老化,那麼一條路翻修5年後就要銑刨,重新攤鋪瀝青修了,現在用了這項技術不僅能延長道路使用壽命,說不定5年的道路還只用小修小補。

除了上述優點,“含砂霧封層技術”使用的面料價格也比打“補丁”實惠很多。

商肖傑說,目前路橋集團景區養護部有10名專職道路巡查員,每天就巡邏在景區道路上,做到每條道路一日一查,捕捉道路上的每一處微小裂縫,然後集中統計,深夜維修,這項技術本週會率先使用在北山街少年宮公交車站前的道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