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再使用迅雷?

曾經輝煌一時的迅雷,現在……額,當然也還不錯。但是似乎並不想bat三巨頭被人們天天掛在嘴邊,也不像京東、360那樣有什麼值得爆料的熱點。

迅雷近幾年,並不像它的名字那樣轟轟響響,而是沉默著,沉默著,沉默到如果不是前幾個月鬧出公司內部的經濟糾紛,我們都快忘記了它。

為何迅雷變的失去了活力?

有人說是由於創始人鄒勝龍太沉迷於技術,忽略了營銷、公關、傳播。BAT不用說,每一次投資、新產品發佈,每一個動作都會引起人們的關注。而京東可以靠老闆秀恩愛維持熱度,甚至360都可以靠新品發佈和老闆捱罵維持熱度。而迅雷的市場、公關和傳播卻平平淡淡,沒有任何熱點話題。

當然,每一個企業領導的性格都會影響到這個企業的文化和風格。

迅雷的用戶之所以流失,有一個大內外夾擊的衝擊。很多科技企業處理不好內部產品的發展方向和整個互聯網發展的發現,就會落在隊伍後面。

迅雷有輝煌的過去。迅雷自2004年成立,到2011年尋求在美國上市,迅雷一直藉著PC端,佔有中國下載加速軟件78.7%的市場份額。並且在當年,迅雷的活躍用戶有2.91億人。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再使用迅雷?

(2009年到2011年迅雷訂閱用戶增長情況)

這就是迅雷內部的優勢產品——優質的數字媒體下載和視頻流服務。就像騰訊社交軟件,阿里的電商平臺,百度搜索引擎,每個企業都有他優勢產品,這是他們的優勢,也隨時能變成自己的死穴。互聯網公司必須學會藉助自己的優勢,跟著互聯網發展大潮,隨時尋求轉型和升級。

而過去五年互聯網的趨勢是什麼?移動端。其實從2010年之後,中國手機的網民大幅度攀升,移動端網民由2007年的24% 攀升至2010年的60%多,到2017年已經有90%以上。

這時,迅雷的優勢產品數字媒體下載器的優勢卻變為了自己的劣勢。而在11年到14年這三年間,迅雷仍然抱緊其下載器業務,尋求在美國上市。然而,因為版權和色情資源的問題,一直沒能在美國上市,還被拉入“假冒及盜版惡名市場”的黑名單,直到2015年才被從名單中清除。

在這三年,移動端卻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各大視頻網站和音樂網站開始瘋狂搶佔資源,一場保護知識產權大戰打響,知識付費的時代到來。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再使用迅雷?

就拿愛奇藝來說,從2014到2015年中旬,愛奇藝付費VIP的數量比去年增長的765%。很多視頻、音頻有了版權限制,用戶們也習慣用移動端看視頻、聽音頻。除非很難找到的小眾資源,已經很少有人再打開電腦,用迅雷來下電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