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解析 四步學會品牌推廣

區分用戶年齡段 精準化營銷必不可少

在做品牌炒作之前,首先要確定的就是平臺的目標人群,及目標人群的特點。90後主要陣地在QQ空間,QQ,以及百度貼吧。90前主要活躍在微信,QQ,微博。用戶人群的不同決定了你在做線上推廣時候,投入的產出比。

案例解析 四步學會品牌推廣

以筆者項目主攻70——80群體的定位,宣傳的平臺一定是在微博和微信上。創業團隊的線上推廣一般包括推廣品牌,引起關注和拉動用戶下載,註冊會員。有了定位有個需求,就鎖定了目標人群,微博用於品牌宣傳,微信用於下載拉註冊量,定位明確是一切線上營銷的基礎。

緊跟熱點綁定廣告 造勢借勢都不可少

既然確定了微博平臺主攻品牌宣傳,怎麼做呢?聯繫段子手做廣告宣傳,綁定其他APP做共同推廣,緊跟熱點做軟性植入,都是很好的切入點。但對於創業團隊在資金人員不是很充足的前提下,建議跟熱點做植入效果最好,投入最低。在這個之前,需要確定可以植入的內容,包括平臺網站,品牌LOGO,品牌口號,平臺吉祥物等。然後根據不同的熱點相應的選擇素材,比如范冰冰和李晨在一起這個熱點,就只適合放一個logo。一切就緒後,考驗的就是運營者的水平了。筆者列出自己所做的一些植入案例,為大家提供參考。

案例解析 四步學會品牌推廣

案例:范冰冰李晨在一起&李娜產女

這類突然的事件,線上的廣告一定要快,可以以道喜的形式,品牌口號logo簡單的提一下即可,在發佈的時候可以@范冰冰本人,或杜蕾斯,回憶專用小馬甲等一些大號,雖然被轉發的幾率很低,但一定要嘗試。此外,團隊全員轉發是一定要的,多一份人多分力。同樣模式的還有李娜產女這個熱點,一定要快,這點是需要注意的。

案例解析 四步學會品牌推廣

案例:優衣庫試衣間

三里屯優衣庫的事件是筆者在當天上班公車上聽到的,於是迅速聯繫值班的同事,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美工,先出圖,發微博。熱點事件的營銷一定要快,筆者的微博是九點十分發出去的,其他品牌跟進都在中午後,而最後的數據反饋結果則是這條廣告的閱讀量破了5000。快是一切熱點營銷的基礎,但有一點需要注意,就是不能惡意炒作,放大事實,尤其對於新的品牌來說,口碑是很重要的。

案例解析 四步學會品牌推廣

案例:劉翔離婚

劉翔離婚時間也是同樣的原則,先找準切入點,不要肆意放大,往往簡單提及的效果是最好的!說到底,跟熱點只是借勢,線上營銷的大頭還是在造勢上。如何把自身品牌巧妙包裝,讓討厭廣告的人愛看,從而形成討論爭議,這裡面是有學問的。對於一個新平臺而言,有爭議不可怕,可怕的是安靜的被忽視,而線上廣告營銷就是最容易產生爭議的一種途徑。再來舉幾個造勢,自我炒作的案例:

案例解析 四步學會品牌推廣

案例:高校入學考試美容試題

除了熱點,一些固定的社會時間也是品牌營銷的切入點,以七月高考為例。***品牌為考生吶喊這種形式已經被眾多品牌玩壞了。這個時候想要做出心意,引起關注,就得迴歸這個熱點事件的本身。高考的本質是什麼?考試。考試的本質是?答題。這樣思路就清晰了,從試卷入手,做高考美容試題,不僅話題要新,內容要新。在一些細節上也要注意,比如整個畫面的字體選擇,顏色選擇,要儘可能貼近事件本身,拉近受眾與品牌的距離。剖析熱點本身的邏輯,是一個品牌在營銷走上正道後的必經之路。再以八月很火的“how-old”測年齡事件舉例:

案例解析 四步學會品牌推廣

案例:“how-old”測年齡網站

這個案例就是一個很好的造勢案例,how-old的邏輯是上傳一張照片,通過系統分析,給出照片上人群的真實年紀。同樣的道理,我要推廣的是一個美容類的APP,核心也是讓使用者變年輕,契合點一致,後面的畫面呈現就簡單多了。一個正在使用美容APP的用戶,通過how-old,給出的結果是美容軟件能讓用戶年輕五歲,通俗易懂,既為品牌做了推廣,同時與當前熱點又有很好的契合點。

打廣告沒問題 但一定要對受眾坦誠相待

很多品牌在打廣告時候是很隨意的,但受眾算是很挑的,受眾討厭廣告,一方面是廣告本身“無趣”,另外一方面就是打廣告的人不夠坦誠。最早一批的微博營銷,就是通過轉載國外社交網站上的段子迅速集粉,等粉絲數量到了一定程度,開始在段子中“埋廣告”,你能想象到看個視頻正帶勁,中間跳出15秒化肥的廣告嗎?

案例解析 四步學會品牌推廣

對於用戶而言,這種體驗是很差的,要打廣告,就要正大光明的打廣告,去告訴用戶我這就是廣告,然後再通過有趣好玩的內容吸引用戶。最早的一批網站就是在內容中間插下拉廣告,導致版面混亂,廣告轉化率低,廠商不滿,用戶討厭。現在已經有更多的媒體會設立特定的廣告專區,或者在內容開始前,告訴用戶,哪裡有多長時間的廣告,這種形式往往用戶不會討厭廣告,還會在廣告專區裡想成討論互動,進一步提升黏性。而這一切的基礎就是對用戶要坦誠,不要把受眾當作小白,尊重用戶是一切營銷的基礎。

說說成績,從五月份到八月份,三個月時間,僅微博平臺各類品牌創意廣告的閱讀量達到5w+,轉發共3000多次,而投入幾乎為零。同樣的效果如果去找網站發軟文,去做百度推廣,戶外廣告等,需要的人力資金成本是特別巨大的,並且不能保證效果!筆者一直秉承一個原則,那就是一個好的創意勝過二十篇軟文。對於創業團隊,如果要最大限度節省資金且保證營銷效果,招一個好的創意策劃,不虧!

微信拉粉成本太高 H5頁面是下一個切入點

再說微信營銷,現在很多項目一說到線上炒作,第一個反應就是做微信公眾號拉粉絲加關注,然後定期穿插一些H5小遊戲送禮。很多微信運營一上來的目標就是閱讀量10w+,其實並沒有什麼卵用。我們不妨看看每天10w+的文章都是些什麼:

案例解析 四步學會品牌推廣

以上的三類幾乎代表現在微信營銷號的三種模式,引誘性標題進去後是一連串的廣告推薦,心靈雞湯型進去後是品牌推薦,測試類吸引用戶答題,查看結果需要關注微信號。如果創業者做微信營銷,獲取最大關注量肯定是目標,但獲取最大關注量的內容往往不適合品牌的長期發展,如果是單純為了推廣某個APP,找這些10W+的營銷號做廣告置換倒是條路子。根據數據統計,現在微信公眾號獲取單個用戶量的成本已經到了一塊五,並且一週內的流失率還在80%以上。創業團隊的每一筆錢都得省著花,做微信營銷拉粉絲確實不適合。

微信營銷的下一個入口在H5頁面,屢屢刷爆朋友圈的各種小遊戲就是最好的證明,還記得“圍住神經貓”,上線微信朋友圈3天的時間便創造了用戶500萬,訪問量超1億的神話,還有後來的小咖秀,2048等,在H5頁面中,遊戲的傳播性是最強的,也是開發難度最大的,筆者曾策劃一期以脫為主題的“脫毛產品”H5遊戲,從前期的主題規劃,到設計出圖,再到技術做交互完善,前後時間超過一個月。而這還是在團隊各部門人手齊備的前提下,很多文案策劃美工設計技術於一身的創業團隊,花大量時間去開發H5遊戲是不划算的,而如果找專業的遊戲外包公司,單次使用6000元的成本也是不小的開支。

相比較遊戲,很多簡單的H5頁面則較為容易,像活動的邀請函,手機微雜誌、廣告頁、場景應用、海報畫報等通過H5形式展現,用戶接受度也更高,網上的maka,初頁,易企秀等免費軟件也很多,成本開始較小,用戶轉發率也高,所以一個優秀的H5頁面編輯也是創業企業不可或缺的!

零零碎碎關於創業團隊的線上推廣說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一顆尊重用戶的心,一個精準化營銷的定位,一個足夠有創意的文案,一個熟練的H5頁面編輯……既然創業團隊沒有那麼多錢去砸廣告,做推廣,那麼走差異化,把推廣做的好玩,有趣也未嘗不是一條路。

--- THE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