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廣告投放渠道,爲什麼轉化效果差距這麼大?

在PC互聯網時代,搜索是互聯網的主要入口。用戶搜索信息,搜索引擎反饋搜索結果,同時展示廣告。這一商業模式曾獨霸了互聯網廣告圈很多年。

這類廣告我們稱之為“展示類廣告”。除此之外還有淘寶的直通車、競價排名等。

之所以稱之為“展示類廣告”,是因為這類文案的形態基本以展示產品的賣點為主,它的大前提是:用戶需要我們的產品。

啊?為什麼啊?做營銷,不應該是先假設用戶並不在意自己的產品,然後再通過努力讓用戶嘗試併購買嗎,這裡怎麼反過來了?

我們都知道,標準的用戶決策模型是這樣的:需求識別——搜索信息——方案評估——購買。

同樣是廣告投放渠道,為什麼轉化效果差距這麼大?

但在搜索行為之前,“需求識別”這個環節一定已經結束了——只有存在某種需求,人才會主動去搜索。

因此這時候,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將賣點直接告知用戶,而不是再做一遍無用功,重新喚起需求。

這也是為什麼幾乎所有的百度關鍵詞廣告,都帶有“自賣自誇”的屬性。

同樣是廣告投放渠道,為什麼轉化效果差距這麼大?

然而,當移動互聯網浪潮襲來,每個獨立的APP都變成了流量入口,使得搜索引擎再也不是大眾獲取信息的唯一渠道。

而這帶來的就是,衍生於APP內容之外的廣告百花齊放,形式變得多種多樣。軟文、Banner、開屏、貼片、原生等等,不一而足。

這類廣告,可被統稱為“興趣類廣告”。它跟“展示類廣告”最大的不同,是用戶在打開某個APP之前,並沒有明確的購買目的。

比如在刷知乎之前,你並沒有購買的任務,但刷著刷著突然看見了這條日語教育廣告,就有可能就會產生學日語的興趣。

同樣是廣告投放渠道,為什麼轉化效果差距這麼大?

“原來玩手機的功夫,就能把日語學了,點開看看”

這就是興趣類廣告與展示類廣告的巨大差別:興趣類廣告的目的不再是告知賣點,而是激發興趣,吸引點擊。

那麼,為了達成這個目的,文案就需要從決策模型的起點(需求識別)出發,全力激發興趣,以喚起購買需求。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這幾年的百度會如此焦慮——在PC互聯網時代,百度坐擁著流量最為充沛的搜索引擎,而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卻鮮有拿的出手的APP,嚴重缺乏移動端流量。

同樣是廣告投放渠道,為什麼轉化效果差距這麼大?

第二、

理解了上文的邏輯,就不難理解搜索型電商與內容電商之間的本質區別。

先問你:什麼時候你會打開天貓的APP?

很多情況下,是有明確購買目的的時候。

同樣是廣告投放渠道,為什麼轉化效果差距這麼大?

比如我想買個剃鬚刀,我會打開天貓,在搜索欄鍵入剃鬚刀(信息搜尋),然後開始比較N多款剃鬚刀(方案評估)之間的優劣,最後選擇一個合適的下單(購買)。

與此同時,決策模型直接跨過了“需求識別”環節,變為:“信息搜尋——方案評估——購買”。

同樣是廣告投放渠道,為什麼轉化效果差距這麼大?

在天貓上,因為用戶的決策流程是從“信息搜尋”開始的,所以,我們就可以其把劃分為“搜索型電商”。

這就回到了我們上面講到的“展示類廣告”,你會發現,其實天貓直通車跟百度競價排名的模式是非常類似的。淘寶商家也不必重新喚起需求(既然搜到你,就一定是有需求的客戶),只需在“信息搜尋”、“方案評估”這兩個環節下功夫即可。

比如,商家會購買淘寶直通車服務、關鍵詞廣告,以提高排名,讓自己更容易被找到。除此之外,他們還會在詳情頁做對比競品的描述,以期代替用戶做方案評估,從而成為用戶的首選。

再來看內容電商(比如什麼值得買、小紅書等)。對比後你會發現,在內容電商裡,用戶的決策模型是以“需求識別”為起點的——打開“什麼值得買”之前,你壓根就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

所以,內容電商內的產品文案,它的目的就不再僅僅展示產品優勢了,更重要的是創造用戶的興趣。

(ps:這裡強調一下,淘寶已經不僅僅是搜索型電商了,隨著直播賣貨、消費內容貼的興起,很多人已經習慣“逛”,而不僅僅是“搜”。如今的淘寶不僅僅展示信息,還在創造興趣)

同樣是廣告投放渠道,為什麼轉化效果差距這麼大?

第三、

(1)切忌將告知優勢、創造興趣對立起來

同樣是廣告投放渠道,為什麼轉化效果差距這麼大?

告知優勢、創造興趣,這兩者都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你通過告知優勢達到了創造興趣的目的,是完全沒問題的。反之亦然。

(2)切忌把文案內容與投放渠道錯配

展示類廣告的目的是告知優勢,興趣類廣告的使命是創造興趣。在合適的渠道投放適合的內容,比如在百度上,應該以告知產品優勢為主;如果在知乎上,則應儘量多地創造用戶興趣。

--- THE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