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癌共舞|版主聊癌|深入淺出話肺癌

與癌共舞|版主聊癌|深入淺出話肺癌

與癌共舞|版主聊癌|深入淺出話肺癌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下腫瘤的基本知識,我們平常所說的這個肺腫瘤其實嚴格來說應該叫做支氣管肺癌。常見的是非小細胞型的腺癌,其他還有小細胞型肺癌和肺鱗癌比較少見,更少見的是肺泡癌和肺大細胞癌。腺癌因為發病率較高,我們平時討論比較多的就是它。

發現肺部腫瘤後應該怎麼辦?

一般情況下胸部疼痛或在體檢中發現,發現時多數是中晚期。發現後我們首先要做相關檢查。完善檢查的時間大概在十天左右,家屬和病人不要過分緊張病情快速進展。所有的該做的檢查必須做完,該穿刺的穿刺,該支氣管鏡支氣管鏡,進行分期、做病理、基因、免疫組化。隨後根據醫生的建議探討下一步治療方案。

確診以後,分突變未突變兩種類型。由於中國人對健康體檢的意識還不是很強,所以發現的時候就是三期四期比較多見。對於有突變的,大多數的一線醫生會根據指南選擇靶向治療,中西部地區很多醫生會要求你先化療,或者是放療。因為很多醫生,可能還不瞭解靶向治療。這個時候就靠家屬或者本人有基本知識跟醫生進行探討。探討的目的其實是制定一個更合理的治療方案。

關於有突變病人先化療和先靶向問題

目前沒有特別的對比。教科書上是先化療,或者放化療同步,但是最新的指南上建議一線靶向。這個問題是每個醫生的看法不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個人認為,一般情況可以先進行兩到四次的化療為妥。因為剛發現時,患者身體情況比較好,耐受能力也比較強,這個時候一線培美化療能夠取得最大的效果,然後再進行靶向藥。當然,如果有一些病人特別反感或者說不配合化療,一線上靶向藥也沒有什麼問題的。

現實中,有些朋友經常說一上來醫生就讓我化療,肯定是想賺錢,其實也不然。為什麼?哪個醫生都不希望在自己手裡出現失敗的案例。癌症現在都還在探索。我碰到過一個阿姨,家裡沒錢吃不起靶向藥,然後一直化療,幾乎用哪一種化療藥都有效。所以不要輕易的否定化療。

放療

放療的使用的一般多見於三個部位。一是原發灶,二是

其他轉移灶,三是腦轉移。原發灶放療一般都是在二期到三期,不能手術的情況下醫生會建議同步放化療。這個時候的放療,大家要根據自己身體情況考慮,我的觀點是如果準備降期手術,絕對值得。如果同步放化療,雖然有受益的,但是更多的可能出現不可逆的放療副作用。

第二個腦部放療:分全腦放療精確放療。腦部多發轉移,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滿天星,不能用精準放療,因為病灶多,發散,伽馬刀、射波刀等就不適用。針對這種只能選擇全腦放。有資料表明早期做全腦放和靶向無效之後再做全腦放,生存期沒有特別的差距。但是我個人建議大家如果靶向有效,並且患者沒有症狀,還是把全腦放靠後。為什麼?因為以前首選進行全腦放是基於腦轉移患者的生存期較短,不管有沒有症狀,直接先上。但是靶向藥研製出後,生存期比之前提高很多。這就存在一個問題,醫生對腦轉病人的遠期副作用並不重視。但現在生存時間較長,醫生按三到六個月的副作用考慮顯然是不合適的。所以說,雖然總的生存期沒有特別大的變化,但是靶向藥無效的情況下再上全腦放療,可以讓病人有一個比較好的生存質量,有尊嚴地活著。全腦放就講這麼多,下來說精確放療。精確放療分很多種類,我認為病灶不是特別大,首推伽瑪刀。伽馬刀屬於立體定向放療裡邊比較成熟的一種。它確實沒有現在的很多刀先進,但是能夠進行伽瑪刀放療的醫生,最起碼都有十多年的放療經驗。有時候機器是一方面,放療醫生的技術更是關鍵問題。所以如果大家選擇伽瑪刀放療,一定還是找一個比較好的放射技師,這樣,定位更準確,劑量掌握的更好。伽馬刀在我們國內的部隊醫院比較多,治療上我聽說過放十二個病灶的,所以只要不是瀰漫性的全腦小病灶,用伽馬刀還是非常合算的,並且伽馬刀最大的好處就是放射劑量小,可以反覆使用。比如說你今年用伽馬刀做了三個有效。然後明年腦顱內又出現了三個,我還可以繼續伽瑪刀。只要不超過六十gy的放射總量,可以一直用,並且不在同一位置二次刀,腦損傷很小的。

骨轉移放療。骨轉移分成骨,溶骨和混合性三種。成骨性如果不疼痛沒有進展,不建議早放。因為太早放療骨頭會變脆,反而容易形成骨折。本來成骨性的就是骨頭的密度增加,但是他會有疼痛。那麼這個時候如何解決?一個是靶向藥或者是化療進行全身控制。第二個可以使用一些止痛藥,我覺得比放療收益要更大一些。溶骨性骨質破壞比較嚴重。如果剛開始發現的時候醫生評估沒有骨折風險,可以觀察一兩個月,看這兩個月有沒有進展,複查磁共振如果可以看到明顯修復或無進展,我們可以繼續用靶向和骨轉針控制。

放療放在合適的時候,比如說靶向或化療對原發灶可以控制,骨轉灶進展,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考慮局部放療,獲得更大的收益。

與癌共舞|版主聊癌|深入淺出話肺癌

剛才已經說了先靶向先化療,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我個人覺得鷹版家的治療就比較好。靶向、化療穿插進行。我們知道不管是哪一種靶向藥,最終都是會耐藥。我們現在的學習交流,其實更多地是兩個目的。第一找到一個治療的方向,第二能用什麼辦法延長靶向藥的耐藥性。所以說我覺得在新的靶向藥物研製出來之前,將靶向和化療穿插有機結合進行治療會更好一些。

靶向藥的使用,如果是單個靶點,能單不聯。這是考慮患者長期生存的前提下得來的。我們有些戰友看著別人聯藥效果挺好,自己也想著急著聯合使用。其實聯藥都是最後沒辦法的辦法。

講義總結

我們今天主要探討的就是靶向穿插貫序化療。腺癌準備化療的,建議首選培美曲塞化療。身體比較不錯的,可以培美➕卡鉑或順鉑換用。因為這兩種鉑的作用部位不同,患者使用一個是增敏效果比較好,第二個是可以讓身體各系統得到輪換休息。舉例說明:培美加順鉑兩個療程效果挺好。但是天天噁心嘔吐加腹瀉,吃不進去飯,如果這樣,身體基礎比較好的可以在下階段選擇卡鉑,因為卡鉑主要副作用是在骨髓系統。輪換著使用可以使胃腸道系統休息一下。然後再換成單藥化療。也可以獲得很大的收益的。

目前化療使用最多的一線是培美,培美其實不是唯一的選擇。其他還有白蛋白紫杉醇,長春瑞濱,吉西他濱等,另外還有口服的替吉奧,依託泊苷等,分別是作用於腫瘤細胞增殖的不同時期,一種無效了之後,如果身體可以耐受應該換其它的試一下。不管用哪一種化療,哪怕只是穩定,控制進展,對於病人來說,這個時間都是賺的。

化療和靶向交叉,如何控制他們的時間問題,按照鷹版的他們家還有其他一些病友的經驗來說的話。我覺得應該是在病情穩定期實行化療,可以根據身體情況用2—4個週期,繼續靶向治療或者換其它化療藥物。

病友提問

:穿插化療期間,靶向藥要停嗎?

:一般在靶向和化療穿插其間,靶向藥是化療的前三天開始停。如果確定以前培美有效,可以在中間全部靶向藥都停,除了三週或者四周一次培美以外,如果不能確定,就在化療完之後一週開始吃靶向藥。

:我有個問題,吉西加卡鉑6次後,腫瘤略增大,如果換成培美,鉑類能否再用,還是隻能單藥?

:鉑類不能再用,直接去了,如果沒禁忌,可以聯貝伐。

:如何換鉑以及卡鉑用6次要停?

:如果第一次聯鉑使用後,可以空窗6個月以上的人,說明鉑類敏感,這樣的人第二次化療,才有聯鉑的意義。能不能加鉑,看一線的pfs多長,超過半年就可以考慮加。

:吉西加卡鉑6次,單藥4次,又加卡鉑6次,連續做化療,21天一個療程,這樣還適合再用鉑嗎?

:最簡單的 如果術後聯鉑化療4次,然後能空窗1年以上覆發,這樣的患者都算鉑類敏感。第二次再化療,身體情況好,都可以重新聯鉑。

:鉑類不再使用時間6月以上?

:一線化療聯鉑類,如果鉑類起效,會帶來持久的穩定,這是其它化療藥比不了的,鉑類是基礎,二線能不能聯鉑,就要看一線的效果,如果pfs超過半年,身體允許,就可以再聯,如果一線的pfs超過一年,那肯定能再聯,沒化療過,身體允許,那肯定是聯鉑。聯鉑化療不宜超過4個,四化後,不管結果如何,鉑不要再聯了! 大咖的建議。 具體到個人能不能搞定醫生看自己了。

:同一部位伽馬刀怎麼看?

:同一部位二次伽馬刀務必謹慎,容易出現不可逆的腦損傷或腦壞死,最好不要考慮同一部位二次伽馬刀。

:白紫是什麼?紫杉醇和什麼?

:紫杉醇分普通紫杉醇 還有白蛋白紫杉醇;白紫就是後者,比較貴。

本文作為肺癌治療的簡單科普,主要是對有初識癌症需求的患者掃盲,更多深入探討及經驗交流歡迎到論壇發帖,也可以關注與癌共舞訂閱號ID:YAGW007,7月24日發佈文章《版主聊癌 | 深入淺出話肺癌》文末掃碼二維碼下載手機APP,有更多機會與柳葉刀醫生及眾多大咖交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