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第四十八句註譯)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第四十八句註譯)

然後玉符保神,金液煉形,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這樣才能得到玉皇符命,保養心神,再以金丹煉化肉體,使得心神和形體二者都能達到長生妙境,和道體的真常之性相合為一。

玉符保神,是養神的工夫。金液煉表,是養形的工夫。

《文子·下德篇》:“老子曰:治身,太上養神,其次養形,神清意平,百節皆寧,養生之本也。肥肌膚,充腹腸,開嗜慾,養生之末也。”

《莊子·刻意篇》:“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若夫不刻意而高,無仁義而修,無功名而治,無江海而閒,不道引而壽,無不忘也,無不有也,淡然無極而眾美從之;此天地之道,聖人之德也。故曰:夫恬淡寂漠,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故曰:聖人休休焉則平易矣。平易則恬淡矣。平易恬淡,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故其德全而神不虧。”

嵇康《養生論》:“是以君子知形恃神以立,神須形以存,悟生理之易失,知一過之害生。故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愛憎不棲於情,憂喜不留於意,泊然無感,而體氣和平。又呼吸吐納,服食養身,使形神相親,表裡俱濟也。”

杜光庭雲:“人能清靜,內修至道,制伏其心,心既安靜,其神則生,神生則形固,形固成神。神籍形而成,形籍神而生,形神相籍,安靜修功,形固神全,故云形神俱妙,內外相應,自然與道合真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