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在唐代的传播

基督教在唐代的传播

唐代初期,与各国各民族睦邻友好。对宗教的政策也是兼收并容。

贞观九年(635年),波斯的景教僧阿罗本到达长安,这是第一位来到中国的景教传教士。

基督教在唐代的传播

“景教”是教派自称,意为“光明正大之教”。教外称其为“波斯经教”。是被基督教正统称为异端的聂斯托利派。

聂斯托利(约386年-451年),叙利亚人,曾进入安提阿修道院作修士。于428年4月10日至431年6月22日出任君士坦丁堡牧首。他提出基督二性二位说,认为童贞女玛利亚只是生育耶稣肉体,而非付予神性,因此反对将她神化、礼敬,不同意把马利亚称为“上帝之母”。他的论点遭到了亚历山大里亚大主教奚利尔(约376年-444年)的反对。430年,罗马主教西莱斯丁一世在罗马召开地方宗教会议支持奚利尔,以革除教籍威胁聂斯托利,但聂斯托利置之不理。431年,东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二世在以弗所召开会议(第三次大公会议)把聂斯托利定为异端并撤职。但聂斯托利派并未罢休,直到435年,狄奥多西二世以皇帝诏令的方式把聂斯托利定为异端。

《唐会要》记载:“贞观十二年七月。诏曰:道无常名,圣无常体,随方设教,密济群生。波斯僧阿罗本,远将经教,来献上京;详其教旨,玄妙无为,生成立要,济物利人,宜行天下。所司即于义宁坊建寺一所,度僧二十二人。”

唐高宗李治继位后,于诸州置景寺,封阿罗本为“镇国大法主”。

武则天时,佛教徒曾于圣历年间在洛阳对景教进行攻讦。

唐玄宗在位时,及烈从海路来华,方造奇器以博玄宗的观心。使景教又恢复了昔日的尊荣。

安史之乱后,肃宗李亨因景教僧伊斯在郭子仪麾下做事,对平定有功,命在灵武等郡重建景寺。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景教徒建立了《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录了景教在中国流传146年的情况。

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下令灭佛,景教也受到株连,景教与袄教等还俗的有二三千人,其中外国传教士被送还本国收管。

唐宣宗废止了灭佛之命,重建佛寺,但景教却从次不蹶不振。

据阿布·泽德记载,黄巢起义军围攻广府时,最后的景教徒也被杀。从此,景教在中国基本绝迹。

景教的传播有两个特点:

一是依附于朝廷。唐代以道教为国教,自称是老子的后人。《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宗周德丧,青驾西升。巨唐道光,景风东扇。”。这句话的意思是景教是老子西去传给他们的。(跟当年佛教初入中国的套路一样。)以此拉近与皇家的关系。以特殊技艺为朝廷服务,进奉奇器异巧取悦皇室。这种政治上的依附,导致他们随朝廷的好恶而沉浮。一旦被禁,就遭到致命打击。

二是未能中国化。虽然也进行过一些施粥、送衣的善行。用佛、道的术语解释自己的经典。但教义与中国文化差距较大,不像佛教逐渐认同中国文化。信奉者也以西域及中亚人为主。始终被称为”夷教“。最终在中国湮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