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思极恐!你的隐私还是隐私吗?

个人隐私是否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逐渐消失以至不存在?

我们终将完全沦为大数据中的数字吗?

搜索引擎搜完,网站马上跳出关键词广告已经不是新鲜事。打车软件可能会记录运动轨迹,搜索引擎可能记下你搜索的疾病关键词,社交媒体忠实记录你过往的欢笑和糗样。雇主、民营医院和保险公司都可能对这些信息很感兴趣。

所以可能你接到的骚扰电话广告推广短信都是源于你自己在不知情情况下对于个人信息的泄露?

不得不说提到隐私我们总觉得自己扔在网络大数据下保持着神秘的面纱。 只要不随便扫码,不随便输入身份信息就能相安无事。 却没想到现实情况是你离冠希只有一个手机号的距离...

通信

突然看到一篇文章,吓得我手机都掉了!这则新闻是这样的:央视记者经过调查,发现了一个兜售个人信息的QQ群,仅仅只需要一个手机号,不法分子就能查到这个人的几乎全部个人信息!包括身份户籍、名下资产、手机通话记录、名下支付宝账号、全国开房记录等,而且查询的范围覆盖全国!

细思极恐!你的隐私还是隐私吗?

而更可怕的是,这个灰色产业背后的泄密者,竟然不是一个技能超群的黑客。只要是一个互联网大公司的底层员工,都有能力拿到你的个人信息,然后为了一己私利泄露给不法分子。。

细思极恐!你的隐私还是隐私吗?

细思极恐!你的隐私还是隐私吗?

细思极恐!你的隐私还是隐私吗?


​购物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篇用户发出的博文。看完你有什么感想呢?

细思极恐!你的隐私还是隐私吗?

再来看看其他人的经历

细思极恐!你的隐私还是隐私吗?



细思极恐!你的隐私还是隐私吗?细思极恐!你的隐私还是隐私吗?

细思极恐!你的隐私还是隐私吗?细思极恐!你的隐私还是隐私吗?
细思极恐!你的隐私还是隐私吗?

你不得不感叹在大数据的强大力量前。你的隐私?

细思极恐!你的隐私还是隐私吗?


​​​​​


开个脑洞,如果未来有一天,所有人的隐私都不复存在,所有的信息都变的透明从社会发展的来看,这也许会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

但人之所以是“人”,可能就是在于,比起冰冷的高效,我们更希望能拥有看似低效的隐私与秘密。

细思极恐!你的隐私还是隐私吗?

不防分享一下你自己的关于隐私泄露或对于保护隐私经历或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