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講述身邊故事」牽「線」搭「橋」解民憂——記阿旗巴拉奇如德蘇木巴潤諾爾嘎查駐村工作隊

「脱贫攻坚·讲述身边故事」牵“线”搭“桥”解民忧——记阿旗巴拉奇如德苏木巴润诺尔嘎查驻村工作队

「脱贫攻坚·讲述身边故事」牵“线”搭“桥”解民忧——记阿旗巴拉奇如德苏木巴润诺尔嘎查驻村工作队

開欄語

當前,阿旗正處在決勝脫貧攻堅的重要關頭,三十萬勤勞智慧的阿旗人,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精神,全旗上下全力以赴、合力攻堅,特別是各單位幫扶幹部放棄節假日,進農家、拉家常、聽民聲、解民憂,把群眾當親人,用腳步丈量脫貧路,一個個動人的扶貧故事講述著他們向貧困宣戰的決心和行動。旗委宣傳部組織媒體記者深入一線挖掘採訪,又推出新力作“脫貧攻堅·講述身邊故事”專欄。專欄重點宣傳“四個一批”典型,即:宣傳一批脫貧先進典型、宣傳一批幫扶先進典型、宣傳一批幫扶單位先進典型、宣傳一批精準脫貧成功案例。通過講述脫貧一線扶貧幹部與貧困戶不等不靠、齊心協力,拔窮根、增動力的幹群故事,凝聚黨心民心,匯聚脫貧攻堅正能量,為決戰脫貧攻堅營造良好氛圍。

講述身邊故事

「脱贫攻坚·讲述身边故事」牵“线”搭“桥”解民忧——记阿旗巴拉奇如德苏木巴润诺尔嘎查驻村工作队

我們不曾記起阿旗巴潤諾爾嘎查,這裡和別的村落無不相同。貧困戶、危房等等脫貧攻堅要攻克的難題,在這裡一樣存在。但自從天山五中駐村工作隊加入這個“大家庭”中,這裡的人兒歡笑聲、喜悅聲變多了,幹勁也更加足了...... 駐巴潤諾爾嘎查工作隊是由五中黨支部副書記特古斯、校總務主任滿都拉和巴拉奇如德蘇木的斯欽巴圖、額日敦圖、青昭日格圖五人組成,特古斯任駐村第一書記。這支由五人組成的駐村工作隊自2017年11月7日來到巴潤諾爾嘎查開始駐村的第一天起,他們就每天堅持簽到、記民情日記、寫週報,他們已然將這裡當成了自己的家。把每戶的大事小事都當成了自己的事,並想盡一切辦法認真解決。

爭取資金鋪富路

「脱贫攻坚·讲述身边故事」牵“线”搭“桥”解民忧——记阿旗巴拉奇如德苏木巴润诺尔嘎查驻村工作队

2018年,工作隊根據嘎查的實際情況與旗民宗局協商申請了25萬的民族發展基金,購買了20頭牛,分給了村裡5戶貧困戶,每戶4頭牛。每年嘎查向這5戶貧困戶收取5000元的管理費,並將每戶的5000元管理費集資後購買25只羊分給另外一個貧困戶,該貧困戶每年向嘎查交付5只羊的費用,作為嘎查發展基金。以此循環,最終使嘎查的貧困戶全部脫貧。

愛心幫助貧困生

駐村工作隊深知,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之前,嘎查就想著為貧困家庭的孩子做點什麼,然而,成立基金會幫助貧困孩子的想法源於種種原因擱淺。駐村工作隊得知後,便馬上成立了“故鄉的關懷”基金會,工作隊滿都拉老師為基金會注入4000元,天山五中校長、工作隊共注入資金5000元。該項基金專門用於資助於嘎查貧困家庭的大學生上學期間的交通費和生活費,幫助孩子們順利完成學業。截止目前,已為該嘎查的32名貧困大學生資助交通費、生活費共12000多元。 巴潤諾爾嘎查駐村工作隊的扶貧足跡,已經印滿了整個嘎查村的扶貧路。對於一個貧困家庭的孩子來說,再也沒有比坐在明亮的教室中讀書最幸福的了。但對於該嘎查17歲的男孩阿布日古來說明亮的教室卻是渴求嚮往的。阿布日古成長在貧困家庭中,家中三代同堂共6口人。成績優異、懂事的他,因為家中貧困,不得不用輟學的方式減輕家裡的負擔。駐村工作隊得知此事後,立即與蘇木包村幹部、嘎查“兩委”和黨員自發地為阿布日古進行愛心捐款共計3800元,並積極與天山二中聯繫、協調,併為其全部免除了學費、雜費、住宿費等費用,重新辦理了學籍,還為阿布日古準備了1套行李、四套校服(春秋季一套、夏季一套、冬季兩套)。使小阿布日古又重新返回校園讀書了,爸爸激動地對他說,今後一定要更加刻苦努力讀書,感恩社會,將來做一個有用之才。

「脱贫攻坚·讲述身边故事」牵“线”搭“桥”解民忧——记阿旗巴拉奇如德苏木巴润诺尔嘎查驻村工作队

“點餐”式幫扶樹信心

“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幫扶責任單位天山五中全體教師在駐村工作隊的帶領下,在脫貧的路上“奔跑著”。今年年初,作為幫扶單位天山五中的全體教師為巴潤諾爾嘎查貧困戶捐款,為所聯繫的55戶貧困戶共購買發放33袋肉牛精料補充料、18袋玉米、13袋大米、13袋麵粉、42小袋大米等摺合人民幣11000餘元;同時,還為獲得“點餐式”扶貧項目的42戶貧困戶,為養牛戶發放1袋肉牛精料補充料、1袋大米;為養羊戶發放2袋玉米、1袋大米;為新識別和返貧戶發放1袋大米和1袋白麵。幫助貧困樹立致富信心。

「脱贫攻坚·讲述身边故事」牵“线”搭“桥”解民忧——记阿旗巴拉奇如德苏木巴润诺尔嘎查驻村工作队

點滴小事見真情

今年春天,駐村工作隊的滿都拉得知自己的幫扶戶由於缺少資金買不起種子、化肥而不能春耕,他便自掏腰包為貧困戶捐助900元,購買了種子、化肥幫助貧困戶順利完成春耕。 嘎查裡的大事小事對於工作隊來說,都是天大的事。工作隊看見貧困戶家中的笨雞蛋、奶食品、蒙古飾品、小米等沒有銷路的困境,工作隊就在天山鎮內為他們尋找銷售點,並幫助他們每週到天山鎮內銷售一次,這些費用,用於貧困戶交電費等日常開銷,節省貧困戶的開支。每到節日時,駐村工作隊及天山五中的全體幫扶人都會與村民一起開展聯歡等活動,讓貧困戶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脱贫攻坚·讲述身边故事」牵“线”搭“桥”解民忧——记阿旗巴拉奇如德苏木巴润诺尔嘎查驻村工作队

在脫貧攻堅戰中,住房保障是解決貧困問題的重中之重。在巴潤諾爾嘎查危房改造中,駐村工作隊通過調查,協商企業家為兩戶貧困戶免去自籌部分資金,每戶8600元,解決了貧困戶的燃眉之急。 驕陽似火的七月,駐村工作隊看著茁壯成長的玉米、看著要住進新房貧困戶臉上露出的喜悅、看著在校園中努力拼搏奮鬥的孩子,工作隊每個人的成就感油然而生。看著通過自己的努力使鄉親們增收致富,工作隊每個人幹勁更加十足,他們還計劃通過利用閒置的土地資源建立青儲基地,作為貧困戶春天飼養牛羊的飼料,並做好勞務輸出工作,通過舉行免費培訓,讓嘎查的勞動力獲得更大的收益。駐村工作隊為了能讓嘎查實現可持續發展,未來會不斷擴大集體經濟,造福於巴潤諾爾嘎查。

「脱贫攻坚·讲述身边故事」牵“线”搭“桥”解民忧——记阿旗巴拉奇如德苏木巴润诺尔嘎查驻村工作队

巴潤諾爾嘎查駐村工作隊是我旗眾多工作隊之一,他們沒有做驚天動地的大事,但做過的每件小事都是幫助群眾解決燃眉之急的“大事”。駐村第一書記特古斯說:“農牧民的事沒有大事小事之分,每件事都要解決好。我們解決過家庭糾紛、土地糾紛、協助辦理殘疾證、整治鄉村環境......”樸實的話語中折射出工作隊為民務實的態度。 烈日夕陽西下,看見鄉親們在家裡、地裡忙活著,駐村工作隊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笑容,相信通過工作隊的牽“線”搭“橋”,巴潤諾爾嘎查的農牧民們一定會行走在小康路的最前沿。

記者手記:

工作隊的組成人員對扶貧工作都充滿了信心,從幫助貧困學生到幫助貧困戶購買種子化肥,每一件事都做的腳踏實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每一件小事的解決,都離小康的道路更近了一步。他們沒有做驚天動地的“大事”,但群眾樹立的大拇指和口口聲聲的稱讚就是對工作隊工作最好的肯定。“四天三晚”的駐村規定時間已經完成,但工作隊的成員還是沒有回家,他們說:“嘎查裡還有一些事情需要解決,我們先將這裡的工作完成好......”有這樣一支隊伍在這裡努力奮鬥著,巴潤諾爾嘎查的小康路還會遠嗎?

如何關注

①複製“活力阿魯科爾沁”。

②點擊微信右上角的“+”,會出現“添加朋友”,長按粘貼“活力阿魯科爾沁”,搜索即可找到。

③掃描二維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